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9章 快把儿臣给您的晕船药服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我倒盼此情景出现,好将东瀛与高丽一并解决!”

“征服东瀛后,高丽便如砧上鱼肉,任我宰割。”

“汉中水师与朵颜三卫可由东瀛、辽东两面夹击高丽。”

“顺利的话,年前便能解决高丽之事!”

朱松笑容愈发灿烂。

他的计划,犹如自东海南端一路北上,席卷第一岛链所有地盘与岛屿。

其中,东瀛与高丽最为棘手。

但在朱松眼中,覆灭这两国轻而易举。

“此番,我是否能借机出海一游?”

朱元璋略显激动。

西征、北征,皆御驾亲征,战功赫赫,他显然已上瘾。

“父皇若欲同行,自然无碍。”

“如今有了蒸汽机战船,往返无需多时。”

“东瀛之战前,尚有六艘战船下水,父皇若去,我愿陪您一同出海,游览海外风光。”

朱松无奈点头。

东瀛、高丽,朱松并不放在眼里,秦武与郑和足以征服。

但朱元璋既有兴趣,陪他一游也无妨。

“好!亲自去看看!”

“不是说东瀛岛上金银铜矿丰富吗?”

“我倒要看看,这小小的东瀛是否真的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藏!”

朱元璋并非真的贪图这份功劳,实则对东瀛的金属矿产,尤其是银矿和铜矿兴趣浓厚。

“父皇尽管放心,东瀛的银铜矿藏,定不会让您失望。”朱松笑道。

回想历史,二战时期东瀛之所以能制造众多武器,不正是因为其本土拥有丰富的铜矿吗?

若能将东瀛的铜矿尽数开采,大明又能增添多少利器!

---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初五,东海捷报频传,琉球岛已被收复,岛上反抗的倭寇与土着被清剿三千余人。

十月初十,琉球群岛再次传来佳音,琉球三山皆已归顺大明,无人再敢反抗。

从琉球岛至琉球国,仅五日之隔,足见汉中水师的威猛。

无论是舰炮还是其他武器,都非岛上土着所能抵挡,如同降维打击,吓得土着们魂飞魄散,毫无反抗之意。

从北山至南山,汉中水师所到之处,众人皆俯首称臣。

因信息传递耗时,朱松等人在收到捷报时,事情已过数日。

得知琉球岛归顺后,朱松立即着手准备朱元璋御驾亲征的事宜。

六艘蒸汽机战船整装待发,因水师全员出动,朱松特地从汉中军中调拨六千兵力增援。

十月初十,三山王归顺大明的消息传来,朱元璋与朱松亦整装完毕。

在汉中码头简短誓师后,二人率耿青及六千汉中军,携补给装备,顺江而下,直指东瀛。

“老九,我们何时能与汉中水师会合?”

朱元璋于船启航后,急向朱松问询:“按常规速度,五日内应可达北山,与汉中水师会合。”

朱松笑答:“儿臣已通知郑和、秦武,令他们于北山候父皇。”

自长江口出海,至多三日可达海,北山亦不过两日之遥。

“十月十五,时日紧迫,盼能归汉度新年。”朱元璋皱眉,显有冬日将至之忧。

朱松安慰:“父皇放心,归家过年无虞。”

“关键在于大哥须尽早筹备东瀛驻军与官员,一旦东瀛平定,我等即可凯旋。”朱松信心满满。

“但愿如此。”朱元璋缓缓颔首。

忽而,朱元璋好奇问:“老九,船上为何载此多柑橘、番茄?海上便以此为食?”

朱松解释:“出海老手皆知,柑橘、番茄等蔬果乃海上必需。

海上环境特殊,加速人体代谢,维生素易流失,柑橘、番茄则为快速补充维生素之上选。”

“原来如此!”朱元璋佯装恍悟,实则对代谢、维生素等语茫然不解。

为保父亲威严,他故作领悟状。

但有一点他确信,老九所带蔬果皆为出海所需。

此外,每船皆备有淡水箱,存水足以供船上一二月饮用。

大海之上,淡水稀缺,缺乏它将危及生命。

朱松细心筹备,出海所需,从武器至日常用品,皆准备周全,无一遗漏。

相比之下,朱元璋对此则知之甚少。

他虽有过水战经历,如与陈友谅在鄱阳湖的较量,但内陆水域与浩瀚大海,实有天壤之别。

“海上事务,父皇勿需忧虑,儿臣皆已妥当安排。”

“儿臣唯一挂念的是,父皇未曾出海,一旦置身大海,是否会晕船?”朱松转而问道。

实际上,不仅是朱元璋这样的长者,即便是汉中军的强健将士,初至大海,亦难免晕船。

秦武与郑和在回信中亦提及水师将士在海上遇到的问题,晕船尤为严重。

他们先前皆在汉江训练,与大海不可同日而语。

朱松预料到水师将士会有晕船现象,这也是他选择先用东海倭寇练兵的原因。

多数人在适应期后,晕船症状会减轻,唯个别体质特殊者难以适应大海,或许战后需转至其他兵种。

朱松认为,老爷子到了海上,很可能也会晕船,只是碍于颜面,此刻定不会承认。

“晕船?咱在鄱阳湖时,可从没晕过!”朱元璋闻言,拍胸脯道。

“父皇,大海与内陆湖泊,大不相同。”朱松无奈提醒。

老爷子性格刚强,要他承认自己可能晕船,绝非易事。

“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朱元璋不以为意地撇嘴。

“儿臣为您准备了晕船药,海上若有不适,请即刻服用。”

“每日早晚一粒即可。”

朱松不与朱元璋多言,递上一瓶早已备好的丹药。

此丹乃他出征前熬夜炼制,专为缓解晕船之用。

“好,朕知晓了。”

朱元璋心存感激,见朱松如此细心,当即接过丹药。

三日傍晚,六艘蒸汽战船已至应天府外长江之上。

望着应天府熟悉的景致,朱元璋感慨万千。

不过两日余,便自汉中至此,往昔即便是顺风顺水,木帆船也需半月以上。

“应天府已通电矣。”

朱元璋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城池,城门灯光尤为耀眼。

“发电厂建于两月前,年前各地应皆能通电。”

朱松介绍道。

目前,汉中、西安、应天三府已实现供电,西北数县亦陆续通电。

太原、长沙、成都、大宁、北平等地发电站正在建设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率先通电之地,除应天外,多不在江南。

按理说,江南乃大明富庶之地,虽不及西北,也不应仅应天有电站。

实则此乃朱松有意为之,或为政治考量。

朱松改革多惠及底层与北方百姓,却触动了江南世家利益,尤其是江南儒生。

他有意为之,欲以此牵制他们。

既然不赞同朱松的改革,那他限制江南地区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若非应天府乃南京重地,朱松根本不会考虑在此修建发电厂!

要知道,朝中那些儒官大多在应天府安享晚年,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优待了!

若他们能识大体,领略到改革的好处,从此收敛锋芒也就罢了!

若还有人胆敢滋事,仅凭江南等地的百姓就足以将这群儒官骂得无地自容!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西北及其他地域已然蓬勃发展,日后必将远超江南!

江南百姓得知此情此景,是否会心生艳羡?

儒家之所以能发展至今,全靠读书人的支持!

但读书人亦源自百姓,况且普通百姓不懂文绉绉那一套,他们只知汉王殿下让西北及他处百姓过上了富足生活!

儒家若再敢滋事,无需朱松动手,百姓便不会放过他们!

这便是朱松暂缓发展江南的缘由!

实则东部沿海的发展潜力远超其他地区,其发展速度亦将更快!

因临海之便,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待东瀛战事平息,朝廷全面开放海禁,沿海口岸设立市舶司通商后,江南经济必将迎来飞速发展期!

届时,朱松在百姓中的威望定将达到新的高度!

稍有智慧之人,都能明白是谁带来了这等美好生活!

“我曾梦想目睹万家灯火的景象,未曾想这一天竟来得如此之快!”

“老九,这一切皆归功于你啊!”

朱元璋心情愉悦,不禁开怀大笑。

“既已至应天府,父皇今晚是否入城歇息一晚?

明日清晨再启程也不迟!”

朱松向朱元璋提议道。

“无需多言,加快步伐,早日征服东瀛,我们也好早日返回汉中欢度新春!”

“日后有的是机会来应天府!”

“乘船不过两日有余。”

朱元璋却坚决摇头拒绝。

日月普照之地,皆为大明疆土。

当晚,朱松与朱元璋随船队抵达长江口,未做停留,在朱元璋的坚持下,六艘蒸汽战舰直向北山国驶去。

不久,朱元璋便显露出不适,他先前自信满满绝不会晕船,却首个出现了晕船症状,脸色由红润转为苍白。

“父皇,若不行就别硬撑,快把儿臣给您的晕船药服下!”

朱松见朱元璋难受的模样,哭笑不得地劝道。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更红了,只觉颜面尽失,刚出海便如此严重晕船!

胃中翻腾,仿佛随时会吐出晚餐。

顾及不得面子,朱元璋取出朱松给的晕船药,吞下一粒。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