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2章 那便是本王看错了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宁王朱权仗势欺人,李成桂被其震慑!

辽东铁岭卫。

三日之前,宁王朱权已率五万朵颜三卫精骑驻守铁岭卫。

与此同时,李成桂统领的高丽十五万大军亦在铁岭卫东南十里外集结。

“这李成桂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不知父皇与九哥那边的战事进展如何?”

朱权立于铁岭卫城楼之上,目光所及,既是高丽,亦是东瀛所在,心中暗自思量。

“殿下,陛下旨意是让我们守住铁岭卫!”

“陛下亲征东瀛,消息想必很快便能传至高丽!”

铁岭卫守将提醒朱权道。

他深恐朱权年轻冲动,不顾高丽大军挑衅,贸然出城迎战。

虽朵颜三卫战力超群,加之铁岭卫原有驻军,总数亦达十万之众,但与高丽十五万大军交锋,势必损失惨重。

朝廷兵马更是难与朵颜三卫精锐相比,伤亡只会更重。

朱元璋既命固守,铁岭卫守将自当坚守不出。

“李成桂已无胆攻铁岭卫!”

朱权轻笑,毫不在意。

“宁王殿下为何如此笃定?”

守将铁凝满脸疑惑,询问道。

高丽十五万大军压境铁岭卫,绝非游山玩水之举。

“王禑愚昧,但李成桂绝非等闲之辈!”

“十五万大军出征,不过是虚张声势!”

“李成桂不日便能引领这十五万兵马倒戈,无需我等动手,高丽自灭,你信不信?”

朱权对铁凝言道,神色莫测。

“这……怎么可能?”

铁凝一脸惊愕。

宁王殿下外表英武,怎会有如此荒诞的想法?

敌军压境,他竟寄希望于敌军将领反戈一击,攻打己国?

此等逻辑,岂是常人所能理解?

实则,朱权接朱元璋旨意后,已知朱松对高丽政局的分析。

对于朱松之言,朱权深信不疑,毕竟他是汉王朱松的忠实拥趸。

他只是在众将士前,借朱松之言故作高深。

“殿下,您看!”

“高丽大军这是要攻城吗?”

此时,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映入眼帘。

朱权取出朱松赠送的望远镜,细看之下,确是高丽骑兵,不过数百人。

为首的是位中年将领。

“区区数百人,也想攻城?”

朱权不屑。

他暗自揣测这队骑兵的来意。

“看他们直奔城下,若靠近,便以弓箭射杀?”

铁凝见对方仅数百骑,稍感宽慰。

“勿急,数百人而已,他们不至于送死。

待人至近前,问明来意再做打算。”

朱权制止了铁凝的冲动。

不久,那数百高丽骑兵已至城门下。

“来者何人?”

铁凝立于城楼之上,目睹数百骑兵止步于城门之下,随即朗声质问。

“吾乃高丽大将军李成桂,特访大明宁王殿下!”

不多时,高丽骑兵中的领头中年将领高声应答。

“阁下便是李成桂?”

铁凝听闻,满脸惊愕。

李成桂莫非疯了?仅凭五百人就敢来铁岭卫,还扬言要见宁王朱权?

他就不怕有去无回?

“让他进城!”

朱权亦是惊讶地瞥了李成桂一眼,随即迅速回神,心中暗赞九哥果然从不令人失望。

“殿下,万万不可!”

“这可能是李成桂的诡计!”

“此人身份难辨!”

铁凝闻此,脸色骤变。

“不过五百人,他们能有何作为?”

“若不让他进,那我便亲自出去!”

朱权对铁凝的不满溢于言表。

铁凝无奈,最终下令放李成桂一行入城。

令人意外的是,李成桂仅带了五十人左右进城,其余皆留城外。

铁凝困惑不已。

难道李成桂真的只为见宁王朱权?

不久,朱权与李成桂城内相见。

“高丽大将李成桂,拜见大明宁王殿下!”

身为高丽大将军,李成桂地位尊崇,但在宁王朱权面前,他毫无架子,下马拱手致敬。

“李将军,本王已等候多时。”

朱权亦下马,望着李成桂,含笑点头。

“宁王殿下早已知晓我要来?”

李成桂闻言,亦是诧异。

“世人皆道识时务方为俊杰,李将军之威名,本王亦有所耳闻。

以将军之智,自当明了与大明为敌之下场。”

“事实亦证明,李将军非愚钝之人。

是紧随高丽王至绝境,还是另寻明主,想必将军心中早有计较。”

朱权直言不讳,令李成桂满脸愕然。

他此行正是欲向宁王朱权示好,且怀揣着向大明索求承诺之目的。

若大明能助他日后登基,他愿率十五万大军,荡平高丽。

正如朱权所言,李成桂岂会不明与大明交战之后果。

单是辽东的十万朵颜三卫,便足以令高丽胆寒。

加之他心怀壮志,渴望上位。

“这……宁王殿下如何洞悉?”李成桂脱口而出。

“分析此事并不难。

即便李将军未做明智之选,于大明亦无损。”朱权道,“辽东有本王十万朵颜三卫,高丽倾国之兵,亦难撼动大明分毫。

若将军执意与高丽王同流合污,那便是本王看错了人。”

朱权显然打算继续隐藏,总不能坦言此乃朱元璋与汉王的分析,以免自取其辱,失了宁王之颜面。

“宁王殿下智谋超群,李某敬佩不已。”李成桂道,“在下从未有与大明为敌之意,此次亦是无奈之举,奉王命率军至此。

在下曾多次劝谏王禑,奈何他一意孤行,欲趁燕王就藩漠北之际,命在下对大明用兵。

此番亲至铁岭卫,实为投诚而来。”

李成桂对宁王之敬佩油然而生,先前的轻视也因宁王之年轻而收敛。

一旁的铁凝闻言,震惊不已,心中暗叹:宁王之言,竟一语成谶!

高丽大将军竟是来归顺的!

“提出你的要求吧。”朱权笑容满面地问。

“在下唯有一愿,望得大明之助!”

“若大明助后登顶,我愿为大明赴汤蹈火,且高丽将永世臣服,绝无二志!”

李成桂惊讶于朱权的爽快,猜自己的心思或许已被对方看透,于是直言不讳地道出了条件。

铁凝闻此,大喜过望。

若应允李成桂,那十五万高丽大军自会撤退,高丽不久也将陷入内乱,这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佳音!如此,铁岭卫之危便迎刃而解。

“若本王不允呢?”朱权反问,令李成桂与铁凝脸色骤变。

显然,二人均未料到朱权会有此言。

“在下不解宁王之意?”李成桂心中一沉,神色不定地望着朱权问。

此番寻朱权,他本是胸有成竹,认为目的必达。

但朱权的态度,却让他困惑不已。

他实在想不出朱权有何理由拒绝。

“你可知本王父皇与九哥此刻在做何事?”朱权含笑盯着李成桂问。

“这个……略知一二。”

“闻大明不久前已下令攻东瀛,只是在下尚未得东瀛消息。”李成桂神色更加变幻莫测。

朱权之言让他意识到,东瀛或将落入大明之手。

若真如此,高丽便如瓮中之鳖,将被大明四面围困。

“十日之内,东瀛战事必传至你高丽。”

“届时你便知晓,即便你不归顺,大明若愿,高丽亦将覆灭。”朱权自信满满地笑言。

此言一出,李成桂与铁凝皆露出震惊之色。

大明对东瀛的攻势已非秘密,但东瀛现状不明,朱权何以如此笃定?

谈及发现金矿,亲临东瀛似乎确有其价值。

不论东瀛局势,朱权之意已昭然若揭:大明绝不会支持李成桂重建国家。

朱权之言近乎威胁,直言高丽覆灭在即,李成桂若投降,尚可保富贵,称帝之念休矣,但至少能免于落魄;若不顺从,便是大明之敌,高丽一旦,李成桂及其家族亦难逃一死。

朱权此言毫无顾忌,未将李成桂放在心上,甚至带有些许戏谑。

李成桂心中怒火中烧,一度欲翻脸,欲率大军与明军一决高下,但终是隐忍不发。

他深知,稍有敌意流露,恐难离铁岭卫。

此刻,李成桂心生悔意,悔不该轻率前来铁岭卫与朱权谈判,方觉朱权远非稚嫩少年可比。

铁凝亦惊愕不已,未料朱权竟如此强硬,高丽内乱在即,却因朱权一语,或将化为泡影。

铁凝心急如焚,却不敢多言,以免自身难保。

“宁王殿下言重了,在下绝无轻视大明之意,即便殿下不允,在下亦愿为大明先锋,助大明灭高丽,擒王禑。”

未料李成桂竟突然改口,其机智可见一斑。

面对大明,李成桂深知高丽这个小国若对抗大明,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目前唯一的出路,便是主动向大明称臣,甘愿成为其附属。

而且,他还必须是有用且懂得逢迎之辈,否则大明何愁无人愿为其犬马?

“李将军,看来你颇为明智。”

“本王甚喜,你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朱权笑容满面,心中虽有忐忑,但因信任朱松的判断而心安。

见李成桂果然屈服,朱权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于是,高丽的十五万大军仅在铁岭卫外徘徊一圈后,便匆匆撤回。

在东瀛的九州岛上,朱元璋与朱松仅在鹿儿岛停留两日,便赶往佐贺城。

仅一日,佐贺城便被汉中水军攻克,整个九州岛亦落入其掌控之中。

汉中水军的强大战斗力,令东瀛武士与军队不堪一击,平民百姓更是无力反抗,稍有异动便被迅速。

汉中水师手中的火器犀利无比,非东瀛人的勇猛或人数所能抗衡。

即便九州岛的倭人全体反抗,也绝非汉中水师的对手。

首日的大洗礼后,负隅顽抗者皆被清除,不愿投降者则纷纷逃离九州岛,前往本岛。

东瀛大致分为四部分:九州岛、本岛、北海道与四国岛。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