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双线攻势(2)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128章:双线攻势

战争的阴云犹如一块密不透风的厚重铅板,沉甸甸地压在苏联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与肃杀。德军指挥部精心炮制了一场野心勃勃的钳形攻势,妄图一举将苏联彻底击垮。

在遥远的远东地区,德军调集了规模庞大的日裔德军部队,人数多达50万之众。其中,以第101、102、103日裔德军师团为核心力量。第101师团作为先锋,拥有2.5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下辖三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配备炮兵连、侦察连与工兵连,装备着德制mG42通用机枪、pak40反坦克炮等精良武器。第102、103师团则作为后续梯队,负责巩固占领区域与补给运输。

这些日裔德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完成大规模集结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进发,目标直指苏联远东地区的战略要地——哈巴罗夫斯克。列车缓缓启动,第101师团的士兵们面色凝重,心中满是对未知战斗的恐惧与对命令的无奈。二等兵铃木一郎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思绪飘向了远在日本的家人,不知能否在这场残酷战争后与他们重逢。中士渡边健一则不断检查着自己的装备,深知即将面对顽强的苏军,丝毫不敢懈怠。

与此同时,苏军也察觉到了德军的动向,紧急动员了远东地区最后的军事力量,包括第22、23、24步兵师,以及大量地方守备部队和民兵,总人数达30万。第22步兵师师长安德烈耶夫少将深知局势严峻,在哈巴罗夫斯克周边精心部署防线,利用地形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包括战壕、碉堡与反坦克壕沟。

当50万日裔德军如潮水般抵达哈巴罗夫斯克近郊,战斗瞬间爆发。苏军依托坚固防线,以猛烈火力迎击。第101日裔德军师团在进攻初期遭遇顽强抵抗,前进受阻,士兵伤亡不断增加。但日裔德军凭借强大的炮火支援与密集冲锋战术,逐步突破苏军第一道防线。

在激烈的交火中,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枪炮声震耳欲聋。双方都在不断投入兵力,战况陷入胶着。日裔德军第101师团的联队长山本大佐亲自指挥部队冲锋,他挥舞着军刀,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但一颗苏军的子弹击中了他,他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而苏军第22步兵师的一个连队,为了守住一处关键阵地,全员壮烈牺牲,阵地上血流成河。

随着战斗的持续,双方都动员了最后的力量。苏军将地方守备部队和民兵全部投入战场,这些从未经历过如此残酷战斗的人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卫家园的决心,拿起武器冲向敌人。日裔德军则将第102、103师团全部投入进攻,试图一举拿下哈巴罗夫斯克。

在城市的街道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了争夺的焦点。日裔德军利用装甲车和火焰喷射器,试图清除苏军的抵抗据点;而苏军则凭借熟悉的地形,展开灵活的游击战,给日裔德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在欧洲战场,德军主力部队同样越过了伏尔加河,以超过80万的兵力向东发起凶猛进攻。德军的装甲集群如钢铁洪流,在河东岸的土地上肆意驰骋,目标是苏联的工业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周边集结了60万兵力,包括第62、63、64集团军,由崔可夫中将统一指挥。

德军的进攻异常猛烈,苏军防线遭受巨大压力。但苏军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对祖国的忠诚,拼死抵抗。双方在斯大林格勒的郊区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德军的飞机在空中不断轰炸,坦克在地面上推进,而苏军则依托战壕和简易工事,用步枪、手榴弹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在一处阵地上,苏军第62集团军的一个营,面对德军一个团的进攻,坚守了三天三夜。营长伊万诺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但依然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最后壮烈牺牲。德军虽然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据优势,但苏军的顽强抵抗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随着战斗的白热化,双方都陷入了绝境,不断投入最后的预备队。德军将后方的补充部队全部调往前线,苏军则动员了城市中的工人、学生,组成民兵部队投入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鲜血,城市在战火中沦为一片废墟,但双方都没有退缩的念头,为了各自的目标,进行着一场残酷的生死较量。

喜欢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