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夜里,紫禁城的角楼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钟声。这是召集百官的“景阳钟”,可敲了一遍又一遍,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依旧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吓破胆的太监缩在角落里发抖。
乾清宫内,崇祯帝朱由检背着手来回踱步。他身上的龙袍皱巴巴的,袖口磨出了毛边——这位刚过三十的皇帝,登基十七年里没穿过几件新衣服,可眼下,再节俭也救不了这江山了。窗外,隐约传来城外的炮声,那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在攻城。
“王承恩!”崇祯猛地停下脚步,声音沙哑。
“奴才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连忙跪下,他是这宫里少数还肯留在皇帝身边的人。
“传旨,让皇后、贵妃、皇子、公主都到坤宁宫来。”崇祯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异样的平静。
王承恩磕了个头,匆匆去了。他知道,皇上这是要做最后的打算了。
坤宁宫里,气氛凝重得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周皇后穿着一身素色宫装,三个皇子——太子朱慈烺(lǎng)、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zhāo)都换了平民的衣服,吓得直往皇后身后躲。
长平公主站在母亲身边,她才十五岁,刚被许配给太仆寺卿周显,嫁衣还在绣房里没完工。她看着父亲通红的眼睛,小声问:“父皇,外面吵得厉害,是不是要搬家了?”
崇祯没回答,只是盯着三个儿子,喉结动了动:“你们记住,从今天起,你们不是皇子了,是老百姓。出去后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好好活着……别像父皇这样,做个亡国之君。”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三个锦囊,里面是皇子的身份证明和一些碎银子,塞到他们手里。
“父皇……”太子朱慈烺哭了出来。
“走!”崇祯猛地别过头,不敢看儿子们的脸,“王承恩,送他们出宫,交给外戚家藏起来,快!”
王承恩含泪应着,拉着三个哭哭啼啼的皇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太子回头看了一眼,只见父亲背对着他们,肩膀在微微发抖。
皇子们走后,崇祯转向周皇后,声音低了下去:“国家亡了,你是国母,不能受辱。”
周皇后早有准备,她对着崇祯盈盈一拜:“陛下保重,臣妾去了。”说完,她走到梁下,解下腰间的白绫,毫不犹豫地套上了脖子。崇祯闭上眼睛,不忍再看。
接着,他又看向袁贵妃,这位妃子哭得浑身发抖。崇祯从墙上摘下一把宝剑,递到她面前:“你也……去吧。”袁贵妃接过剑,颤抖着往脖子上抹去,可手一软,只划了道血痕就倒在了地上。崇祯闭着眼,举起剑又刺了几下,直到她没了声息。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长平公主身上。
长平公主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拉着崇祯的龙袍哭道:“父皇,儿臣不想死,儿臣想活着……”
崇祯看着女儿梨花带雨的脸,心如刀绞。他想起这孩子小时候总缠着他讲故事,想起她第一次骑马摔在地上却咬着牙不哭,想起她亲手绣的荷包还在自己的袖袋里……可他是皇帝,是即将亡国的皇帝,他不能让自己的女儿落入乱兵之手,受那些污辱。
“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家啊!”崇祯大吼一声,举起宝剑,朝着长平公主的左臂砍了下去。
“啊——”公主惨叫一声,倒在血泊里,晕了过去。鲜血溅了崇祯一身,他看着女儿断落的手臂,手抖得握不住剑,“哐当”一声,宝剑掉在地上。
他以为公主死了,转身又去了昭仁殿,那里还有他六岁的昭仁公主。没等小公主反应过来,崇祯闭着眼又是一剑……
处理完家人,崇祯回到乾清宫,写了最后一道诏书:“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写完,他把诏书揣进怀里,带着王承恩,踉踉跄跄地出了宫门。
街上已经乱成一团,宫女太监四处奔逃,大顺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崇祯和王承恩沿着宫墙,一路走到了煤山(今景山)。山顶上有棵老槐树,树枝歪歪扭扭地伸着,像一只只求救的手。
崇祯摘下冠冕,散开头发,用发辫遮住脸——他不想让列祖列宗看见自己这副模样。王承恩在树上系好白绫,崇祯回头望了一眼灯火通明的紫禁城,那是他奋斗了十七年的地方,如今要亲手告别了。
“王承恩,你走吧,找个地方活下去。”崇祯说。
“奴才伺候陛下半辈子,陛下去哪,奴才去哪。”王承恩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奴才先去前面等陛下。”说完,他也找了根树枝,系上白绫,自缢了。
崇祯深吸一口气,把脖子套进白绫里。最后看了一眼天边的启明星,然后猛地蹬开了脚下的石头。
三月十九日黎明,大顺军攻破了北京内城。当士兵们冲到煤山时,只看到两具悬挂的尸体,一个是大明的末代皇帝,一个是他的太监。
谁也没想到,长平公主竟然没死。她晕过去后,被一个好心的宫女偷偷藏了起来,五天后醒来,左臂已经废了,只剩下一口气。李自成进城后听说了这事,没再追究,后来清军入关,顺治帝(清世祖)把她接到宫里,还帮她完成了当年的婚事,让她嫁给了周显。
可长平公主的心早就死了。国破家亡,父亲自缢,兄弟姐妹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她一个断了臂的公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婚后不到一年,她就病倒了,临死前给顺治帝写了封信,说“九死臣妾,局蹐(ji)高天,愿髡(kun)缁空门,稍延残喘”,意思是想剃发为尼,了此残生。可顺治帝没同意,没过多久,她就去世了,年仅十七岁,死的时候还怀着身孕。
《明史·公主传》里记载:“长平公主,年十六(实际十五岁),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斫(zhuo)其臂,主仆地。帝不忍杀,挥手令去。”
这段记载里的“不忍杀”,或许是崇祯最后的温情。可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刻,活着比死更难。
煤山上的那棵老槐树,后来被清朝的皇帝用铁链锁了起来,叫“罪槐”,意思是它“害死”了崇祯。直到民国时期,铁链才被取下,可那棵树早就枯死了。
三百多年后,再看那段历史,总让人唏嘘。崇祯不是个荒淫的皇帝,他勤政、节俭,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可他性格多疑、刚愎自用,杀了袁崇焕,逼死了卢象升,到最后众叛亲离。他努力过,却终究没能拦住明朝灭亡的脚步。
正如他在遗诏里写的,“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可祖宗们若在天有灵,看到这个拼尽全力却一败涂地的后代,又会说些什么呢?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中国野史大甩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