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天鼋负图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上古时期,有个叫“有熊”的部落,首领是少典氏,他娶了有蟜氏的姑娘附宝做妻子。

有一天,附宝在野外劳作,忽然看见一道雷电绕着北斗星转了好几圈,吓得她赶紧躲起来。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怀上了孩子。更奇异的是,她足足怀胎二十五个月,才在一个叫寿丘的地方,生下了一个男婴——这就是后来的黄帝。

黄帝长大后,成为了有熊部落的首领,有天夜里,他看见紫微星黯淡,预示有大事发生,于是黄帝领着长老们,斋戒沐浴,带着祭品来到洛水边上,筑起一座土坛,对着上天祈祷:“请上天保佑天下百姓!”

就在这时,洛水中间突然“哗啦”一声,水面鼓起来一块,像座黑沉沉的小山慢慢浮上来。

众人仔细一看,是一只巨大的神鼋(yuán),背上青一块黑一块,纹路跟龟甲似的,可脑袋却像龙,脖子一伸就有好几尺长,眼睛冒则金光。

这只天鼋顺着水流往土坛这边游,到了黄帝面前,它抬起头,低低地叫了一声,声音像打雷似的。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天鼋背上的纹路突然亮了起来,那些纹路里的星点连在一起,竟然变成了八个清清楚楚的图案——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八卦”,乾、坤、震、巽(xun)、坎、离、艮(gèn)、兑。

只见黄帝恭恭敬敬地跪下来,对着天鼋拜了三拜,说:“多谢上天降下祥瑞神兽,把这么重要的图交给我!我一定顺赢天意,善待百姓,平定四方!”

天鼋又低叫了一声,慢慢沉回洛水里,不见了踪影。

说起来神兽献图这种事,这不是第一次了,当年伏羲统治四方得时候,黄河里出来一匹龙马,背上驮着“河图”,伏羲照着河图画出了八卦;现在黄帝受了天命,洛水里就出了天鼋驮着“洛书”。有本叫《春秋运斗枢》的古书里写到:“舜帝到河边的时候,有黄龙背着图出来;黄帝遇到天鼋,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因为他们是贤明的君主。”

天鼋没有一下子消失,它在洛水里待了七天,白天沉在水里,晚上就浮上来,背上的纹路还会跟着日光、月光变幻颜色。黄帝知道这图太重要了,就叫史官仓颉过来,让他把天鼋背上的纹路画下来。

仓颉是个特别聪明的人,他天天守在洛水边,盯着天鼋背上的星点和纹路看。看着看着,他突然开悟了:“原来这些纹路、星点,都像天上的云、地上的山、水里的鱼啊!我能不能照着这些东西的样子,造出字来?”

以前人们记事,都是用绳子打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时间长了,结多了就记岔劈了。仓颉照着天鼋背纹的样子,又根据日月、山川、鸟兽的形状,造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比如画个圆圈代表太阳,画个弯月代表月亮,画座小山代表山。有了文字,就能把事情写在竹片、木片上,再也不用靠打结记事儿了。

天鼋送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九黎部落蚩尤的耳朵里。蚩尤大怒:“黄帝这小子,凭什么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天下本该是我的!”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八十一个兄弟,还把铜炼成了刀、矛、戟,又指挥山里的老虎、豹子,甚至召来山里的精怪,组成了一支厉害的军队,朝着黄帝的部落杀了过来。

蚩尤的军队一路打到了冀州,他的军队利用法术,升起一长大雾,把整个冀州都笼罩住了,黄帝的士兵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打了好几场败仗,最后只好退守到涿鹿这个地方。

晚上,黄帝坐在帐篷里,绞尽脑汁,可就是想不出怎么破蚩尤的大雾。迷迷糊糊中,他忽然看见那只神鼋走进帐篷,开口说话:“以前我把图交给你,是给你讲上天的道理。现在大雾弥漫,分不清方向,你可以照着图上的方位,做一辆指南车,就能破了这妖雾。”

黄帝一下子醒了,拿过图来仔细一看:可不是嘛!图上的八个方位清清楚楚,只要能做出一辆永远指着南方的车,士兵们不就知道方向了?

他立刻找来工匠,照着天鼋背纹的方位,用磁石做了辆指南车——车上立着个木头人,不管车怎么转,木头人的手始终指着南方。

第二天,蚩尤又布下大雾,整个战场白茫茫一片,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可黄帝的士兵有了指南车,一点都不慌:“跟着木头人的手走,向南就是蚩尤的大营!”他们找准方向,突然冲出去,打了蚩尤一个措手不及。

黄帝还请来了应龙和女魃(bá)。蚩尤本来想让风伯刮大风、雨师下大雨,把黄帝的军队冲散,可应龙一吸气,雨师的雨就没了;女魃一出现,风伯的风也停了。

蚩尤急了,带着残兵拼命反抗。黄帝找来夔(kui)牛的皮(夔牛是东海里的神兽,只有一只脚,叫声像打雷),做成了一面大鼓,再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槌。敲起来的时候,鼓声能传到五百里外,震得蚩尤的士兵耳朵都聋了,军心一下子就涣散了。

最后,黄帝在中冀这个地方抓住了蚩尤,把他的尸体分成几块,埋在四方,警告其他部落不要再作乱。至此,天下才算平定下来。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中国野史大甩卖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