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坐在榻上,身形已经佝偻,满头银发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双手也显得枯瘦,需要两个仆役在旁搀扶。
这还是那个当年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亲力亲为的治水大师吗?那个站在江心指挥若定、谈笑间驯服洪水的郡守吗?
\"先生...\"李明衍的声音哽咽了。
他快步上前,扑通跪倒:\"晚辈明衍,拜见先生!\"
泪水模糊了视线。十三年的光阴,把一个壮年人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者。而这十三年里,老师一定也在惦记着他这个一别不见的晚辈吧?
\"明衍啊...是明衍吗?\"李冰的声音苍老而颤抖,但依然带着那份熟悉的温暖。
\"快...快扶他起来。\"老人挣扎着想要起身,被仆人劝住,\"我的好孩子,你终于回来了...\"
李明衍起身,走到李冰面前,紧紧握住那双枯瘦的手:\"先生,晚辈来看你了回来了…\"
李冰的眼中也泛着泪光,但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容。\"我知道你在外面做大事。前些日子,听说巴地出了个能呼风唤雨的李仙人,我就猜到一定是我的明衍回来了。\"
他用另一只手轻轻拍着李明衍的手背:\"当年你是如何离开咸阳的,我都知道。也是我写信鼓励你,天下这么大,年轻人就该出去看看,长长见识。\"
\"老师...\"李明衍的泪水再也忍不住。
\"来来来,坐下说话。\"李冰示意仆人搬来椅子,\"阿漓姑娘也请坐。这些年,你们的事迹我都有所耳闻,百越也有消息传过来...了不起啊!\"
待众人坐定,李冰仔细打量着李明衍:\"黑了,瘦了,不过眼里更有光了。看来这些年锻炼了不少。\"
\"这点苦不算什么。\"李明衍抹去泪水,\"先生,你的身体...\"
李冰摆摆手,语气豁达:\"人老了,总是这样的。我已年逾古稀,够老啦。\"
他的眼神变得深远:\"有时候夜里,我觉得二郎在召唤我。梦里,我们爷俩还在江边商量怎么分水......\"
提到早逝的儿子,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
\"不说这些。\"李冰振作精神,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快跟我说说,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我这把老骨头虽然走不动了,但耳朵还好使,最喜欢听故事了。\"
李冰打发走了仆役,堂内只有明衍和阿漓陪在左右。
李明衍组织了一下思绪,开始将这十三年的经历娓娓道来。
\"老师,我先从韩国说起。\"他的语速不自觉地加快,仿佛要把积压多年的话一次说完\"那次我们发现了韩国的禹工遗迹,里面记载着禹王传下来的技术。\"
\"禹工遗迹!\"李冰激动得身体前倾,\"快说说,里面都有什么?\"
于是话题转到了各地的禹工遗迹。李明衍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韩地中的预警系统,齐地遗迹中的湖泊设计、楚地遗迹里的船闸原理、赵地遗迹记载的草原水脉图。
每一处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发现都让李冰惊叹不已。
\"等等,你说楚地有种叫'斗门'的装置?\"李冰打断道,\"能详细说说结构吗?\"
\"是这样的,\"李明衍找来纸笔,边画边说,\"上下两扇门板,中间有个蓄水池。船只进入后,关闭下游门,开启上游门,水位自然上升...\"
师徒二人完全沉浸在技术探讨中。从水工建筑到治理理念,话题源源不断。
午饭送来时,两人都没有停下交谈。李冰一边就着粟米粥,一边追问百越的情况。
李明衍夹起一筷子菜,还在比划:\"百越的问题主要是雨季过于集中,我采用了'高筑低排'的策略...\"
说到百越,李明衍的话更多了。他详细讲述了如何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推广水利,如何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灌溉系统,如何培训当地人掌握治水技术...
\"最难的是改变观念。\"他感慨道,\"百越人习惯了靠天吃饭,要让他们相信人力可以改变自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这个我深有体会。\"李冰点头,\"当年修都江堰,蜀人也是疑虑重重。直到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真心拥护。\"
不知不觉,日头西斜。仆人送来晚饭,三人继续在堂中用膳,边吃边聊。
李明衍又讲起了各国朝堂的见闻。
韩国韩王术治的猜忌、赵国新王与郭开的合谋、魏国公族的醉生梦死、楚国李园的血腥清洗、齐国的无为、燕国的弱小...每一个国家的朝堂,回忆起来都让他感慨万千。
\"相比之下,秦国确实不同。\"他正色道,\"吏治清明,赏罚分明,上下一心。虽然法度严苛,但至少人人都知道规矩在哪里。\"
李冰微微颔首。
烛火摇曳,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气氛温馨而充实。
当李明衍终于把各国经历讲完,夜已经深了。李冰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良久。
\"明衍,\"老人睁开眼睛,目光深邃,\"听了你这一天的讲述,我想问你——你如何看待天下大势?\"
李明衍正色道:\"晚辈游历六国,所见所闻,让我确信一点——天下必将一统。\"
\"哦?\"李冰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李明衍沉默片刻,缓缓道:\"以学生这些年的观察,天下一统已是大势所趋。六国积弊已深,无力回天。而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正值巅峰。\"
\"商鞅变法的成果在秦国深入骨髓,耕战体系让秦国拥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反观六国,要么沉醉于往日荣光,要么内斗不休,要么苟且偷安。此消彼长之下,结局已定。\"
他看了看李冰,语气坚定:\"毫无疑问,秦国国力最强,朝堂上下也最为清正。在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统领下,必将六王毕、四海一。只是...\"
李明衍欲言又止:\"只是...\"
\"只是什么?\"李冰放下茶杯,目光慈祥而深邃,\"孩子,在我面前不必有顾虑。我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时日无多。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
他轻轻咳嗽了两声,声音却很坚定:\"这些年来,我虽身在蜀地,但对天下大势也有所思考。你的担忧,或许正是老夫想听的。说吧,明衍,把你心中所想都说出来。\"
喜欢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