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1章 文化挖掘,丰富内涵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夏澜已经抱着笔记本走在村中的石板路上。昨晚整理材料到深夜,她发现村里的旅游发展缺了最关键的一环——文化灵魂。三家民宿开业后反响不错,但游客们普遍反映\"除了空气好、饭菜香,没什么特别印象\"。

村委会门口,老支书赵德柱正蹲在台阶上抽旱烟,看见夏澜来了,忙在鞋底上磕了磕烟锅:\"夏书记,这么早?\"

\"赵叔,我有个新想法。\"夏澜眼睛发亮,翻开笔记本,\"咱们村的旅游不能光靠吃住,得挖掘文化内涵。您知道村里有什么老故事、老手艺吗?\"

老支书眯起眼睛想了会儿:\"要说老手艺,村东头杨大爷的竹编算一个,年轻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至于故事...\"他摇摇头,\"都是些老掉牙的传说,现在年轻人谁爱听啊。\"

夏澜却来了精神:\"竹编好啊!非遗传统技艺!杨大爷还编吗?\"

\"早不编喽。\"老支书叹了口气,\"儿子车祸走了后,他就封了手艺,说编得再好也没人继承...\"

夏澜心头一紧,但还是记下了杨大爷的地址:\"那咱们先去拜访杨大爷,再找村里其他老人聊聊。对了赵叔,村里那座石拱桥有来历吗?我看桥头石碑上的字都磨平了。\"

老支书眼睛突然亮了一下:\"你说状元桥啊?那可是有来头的!\"他掸了掸衣角站起身,\"走,边走边说。\"

原来,这座不起眼的小石桥竟有四百多年历史,相传明朝时村里出了个进士,回乡捐资修建的。老支书边走边讲,夏澜飞快地记录,不时追问细节。走到桥头时,她已经记满了两页纸。

\"还有村口那口古井,\"老支书指着不远处,\"老辈人说有七仙女下凡在这儿沐浴,叫七仙女井...\"

夏澜眼前一亮:\"七仙女井?这不就是现成的文化Ip吗!\"见老支书一脸茫然,她笑着解释,\"就是能吸引游客的文化招牌。\"

两人来到村东头一栋低矮的瓦房前。院子里,一位白发老人正佝偻着背整理柴火。听到脚步声,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

\"老杨头!\"老支书高声招呼,\"夏书记来看你了!\"

杨大爷直起腰,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书记?我这老头子有啥好看的。\"

夏澜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杨大爷,听说您竹编手艺特别好,我想跟您学学。\"

老人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眼神飘向屋内:\"早不碰那玩意儿了。\"

夏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屋内墙角堆着几个泛黄的竹编篮子,虽然落满灰尘,但精巧的纹路依然清晰可见。她走过去,小心地拿起一个:\"真漂亮!这花纹是凤凰吗?\"

杨大爷没吭声,但夏澜注意到他的目光在篮子上一闪而过,手指无意识地动了动,像是在空中勾勒某种纹路。

\"杨大爷,\"夏澜轻声说,\"县里正在申报非遗项目,您这样的手艺不该失传啊。要是您愿意出山教教年轻人,村里可以给您申请传承人补贴,一个月八百呢。\"

老人摇摇头:\"钱不钱的...主要是没人愿意学。现在的娃儿,哪个还耐得住性子坐那儿编竹子?\"

\"我愿意学!\"夏澜脱口而出,\"还有村里那些留守妇女,她们正愁没个在家就能挣钱的手艺呢!\"

杨大爷抬头看了她一眼,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光:\"你?城里来的书记学这个?\"

\"真的!\"夏澜蹲下身,与老人平视,\"您看这样行不,明天我带几个妇女来,您就试试教教基础手法?材料村里出,编出来的东西我们负责卖,收入全归大家。\"

老人沉默了很久,久到夏澜以为他要拒绝。终于,他微微点了点头:\"试试吧...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离开杨家,夏澜兴奋地在本子上记下\"竹编工坊\"几个大字,又在旁边画了个星号。老支书看着她,忍不住问:\"夏书记,你真要学竹编?那玩意儿可扎手。\"

夏澜笑了:\"赵叔,文化传承不能光喊口号,得有人带头。再说...\"她晃了晃手指,\"我在大学可是手工社的,有点基础。\"

接下来的几天,夏澜带着五六个妇女天天往杨大爷家跑。第一天,她们的手指被竹篾扎得满是红点;第二天,杨大爷看着她们歪歪扭扭的\"作品\",摇头叹气;第三天,夏澜编出了一个勉强能看出形状的小篮子,老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手腕要活,力道要匀...\"杨大爷接过竹篾示范,粗糙的手指突然变得灵活起来,竹条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上下翻飞,\"看,这样起底才结实...\"

夏澜专注地模仿,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渐渐地,她找到了感觉,编出的纹路整齐多了。其他妇女也陆续有了进步,院子里开始有了说笑声。

一周后,夏澜带着第一批成品——十几个简单但结实的小竹篮去了县城,回来时带回了一份县旅游局的订单:五十个竹编果盘,每个定价三十元。

\"三十?\"杨大爷瞪大了眼睛,\"这种简单的玩意儿能卖三十?\"

\"杨大爷,您太小看自己的手艺了。\"夏澜笑着说,\"局长说就喜欢这种纯手工的质朴感,还问有没有更精细的作品呢!\"

老人沉默了很久,突然起身进了屋。出来时,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竹编花瓶,通体是细密的六角纹,瓶口还编着一圈梅花图案。

\"这个...能值多少钱?\"他小心翼翼地问。

夏澜接过花瓶,惊叹道:\"太美了!这至少值两百!\"

杨大爷的手微微发抖:\"我屋里...还有几个...\"

就这样,竹编工坊正式挂牌成立。夏澜申请了非遗传承人补助,又争取到县里的小微企业扶持资金,买来成套的工具和优质竹材。杨大爷渐渐从指导变成了主力创作者,他的作品在县里展销会上引起轰动,甚至有位市里的收藏家专程来村里订购。

与此同时,夏澜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成立了\"文化挖掘小分队\"。他们走访村中老人,记录下几十个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测量古桥、古井,整理出村子的历史脉络;还从各家各户搜集老物件——褪色的绣品、磨损的农具、泛黄的家谱...

最让夏澜惊喜的是,在走访中她发现村里还藏着不少能人:会唱山歌的刘奶奶、能做糖画的王大伯、精通草药的李婶...这些都被她一一记录下来,成为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

一个雨天的下午,夏澜召集村干部开会,墙上挂着新绘制的\"村子文化地图\"。

\"各位,我建议把废弃的周氏祠堂改造成乡村文化展览馆。\"夏澜指着图纸说,\"一楼做历史文化展区,二楼设非遗体验区,院子可以搞民俗表演。\"

村委会主任陈大山挠挠头:\"祠堂破成那样,修起来得花不少钱吧?\"

\"钱不是问题。\"夏澜翻开笔记本,\"县文旅局有传统建筑修缮专项资金,我已经做了方案,大约需要二十万。\"

老支书吐了口烟圈:\"钱是有了,展品呢?总不能光摆几张照片吧?\"

夏澜笑了:\"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向村民征集老物件。谁家有老家具、老工具、老照片,都可以借给展馆,村里给适当补偿。\"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有人担心没人愿意借,有人说老物件早当柴火烧了,还有的觉得城里人不会对这些乡下破烂感兴趣。

\"这样吧,\"夏澜合上笔记本,\"我们先试试征集,看看反响。明天广播通知,我在村委会等着收东西。\"

第二天一早,夏澜在村委会门口摆了一张桌子,心里忐忑不安。第一个小时过去了,除了几个看热闹的孩子,没人来。正当她有些灰心时,远处传来\"吱呀吱呀\"的声音。

杨大爷推着一辆独轮车缓缓走来,车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竹编制品——有鱼篓、食盒、针线筐,甚至还有一顶精致的竹斗笠。

\"这些...放展馆里吧。\"老人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年轻时做的,放着也是落灰。\"

夏澜眼眶一热,连忙上前接过:\"太谢谢您了,杨大爷!这些绝对是镇馆之宝!\"

仿佛打开了闸门,接下来不断有村民送来各种物件:刘奶奶捐出了母亲留下的绣花嫁衣;王大伯贡献了一套祖传的木匠工具;连五保户李爷爷都颤巍巍地捧来一个铜烟袋,说是他父亲留下的...

最让夏澜意外的是老支书。傍晚时分,他带着两个壮劳力,扛着一张雕花木床来了。

\"我爷爷那辈的婚床,\"老支书擦了把汗,\"一直堆在仓房里,擦擦还能看。\"

夏澜抚摸着精美的雕花,百感交集:\"赵叔,这...太珍贵了。\"

\"嗨,放着也是虫蛀。\"老支书摆摆手,却掩饰不住眼中的不舍,\"能让城里人看看咱老手艺也好。\"

就这样,展品越聚越多。夏澜请来县博物馆的专家帮忙分类整理,又招募了几个返乡大学生做解说员培训。祠堂的修缮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地上每天都有村民自发来帮忙。

一个月后,周氏祠堂焕然一新。青砖灰瓦修旧如旧,内部却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展陈设计。一进门是\"村落溯源\"展区,沙盘模型展示了村庄几百年来的变迁;\"农耕记忆\"区陈列着各式农具和生活用品;\"非遗传承\"区则重点展示竹编、刺绣等手工艺;最吸引人的是\"民间故事\"互动区,游客可以戴上耳机听方言讲述的传说故事。

开馆当天,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县里来了领导剪彩,周边村子也有人来参观。杨大爷坐在非遗区的展示台前现场编织,被一群孩子团团围住;老支书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把状元桥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刘奶奶甚至在院子里唱起了山歌,引来阵阵掌声。

夏澜站在角落,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忽然,她注意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杨大爷的小孙女,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正躲在爷爷身后,有模有样地学着编竹条。老人偶尔回头指点,眼中满是慈爱。

这一刻,夏澜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已经播下,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傍晚闭馆后,夏澜独自在展馆里整理物品。老支书悄悄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子。

\"夏书记,\"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太爷爷留下的《赵氏族谱》,里面记了不少村里旧事...放展馆里吧,让后人知道根从哪来。\"

夏澜郑重地接过,翻开泛黄的纸页,只见扉页上工整地写着:\"饮水思源,落叶归根。\"

她抬头看向老支书,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在这个瞬间,夏澜深深感到,自己不再只是这个村子的过客,而是成为了它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喜欢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