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夏澜就站在村口的那段泥泞山路前,眉头紧锁。昨夜一场大雨,将本就坑洼不平的路面变成了泥潭,几处低洼地段积了半尺深的水。一辆旅游大巴陷在泥里,司机正骂骂咧咧地试图脱困,车轮卷起的泥浆溅在乘客的行李箱上,引来一片抱怨。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辆被困的车了。\"村委会主任陈大山蹲在路边,手里的树枝无意识地戳着泥水,\"夏书记,再不修路,游客都要跑光了。\"
夏澜掏出手机,拍下路况照片。七仙女民俗节爆火后,游客数量激增,但基础设施的短板也日益凸显——道路狭窄泥泞、停车位不足、厕所紧张、网络信号差...这些问题像一根根刺,扎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咽喉上。
\"陈主任,咱们上次申请的'以工代赈'项目批下来了吗?\"夏澜收起手机,问道。
陈大山摇摇头:\"县里说资金紧张,先批了一半,只够修1.5公里。\"
夏澜咬了咬嘴唇。这段路总长3公里,按标准每公里造价20万计算,至少需要60万。现在只批了30万,缺口太大。
\"先开工!\"她突然下定决心,\"用村集体资金垫付10万,剩下的...我想办法。\"
回到村委会,夏澜立刻召集村干部开会。投影仪上,她展示了连夜制作的\"乡村旅游设施提升方案\",从道路拓宽到停车场建设,从厕所改造到wiFi覆盖,每一处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各位,\"她指着屏幕上的规划图,\"现在每天来村里的游客超过300人,但我们的接待能力只有150人左右。基础设施跟不上,再好的文化资源也留不住人。\"
老支书赵德柱抽着旱烟,眉头紧锁:\"理是这个理,可钱从哪来?村集体账上那点钱,修路都不够,更别说其他了。\"
夏澜点开下一页ppt:\"我算过了。道路工程30万已经到位,村集体出10万,我再向县旅游局申请20万专项补助。停车场可以先用碎石铺临时场地,成本不超过5万。厕所改造申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应该能批10万...\"
她一项项分析资金来源,把各类政策吃得透透的,甚至想到了利用废旧建材、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等节省成本的办法。
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村干部们交换着眼神。这个城里来的女书记,比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村里人还了解农村政策,还懂得精打细算。
\"夏书记,\"陈大山第一个表态,\"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明天就组织劳力开工!\"
就这样,在夏澜的统筹下,云溪村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她将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先解决\"进得来\"的道路问题,再解决\"停得下\"的停车场问题,最后解决\"玩得好\"的导览系统和休闲设施。
修路是最艰难的阶段。虽然申请到了部分资金,但材料费和机械费还是捉襟见肘。夏澜白天跑工地协调施工,晚上熬夜写追加资金申请,常常忙到凌晨。有次为了争取县里的旅游专项资金,她在局长办公室外等了三个小时,终于用详实的数据和规划打动了领导,额外争取到15万。
施工到第二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毁了刚铺好的路基。夏澜冒雨赶到现场,看到村民们站在泥水中,满脸沮丧。包工头老李蹲在路边抽烟,摇头叹气:\"这活没法干了,料都被冲走了...\"
夏澜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就下了工地,抄起铁锹开始清理淤泥。雨水顺着她的头发流下,制服湿透贴在身上,但她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村民们愣了一会儿,纷纷跟上来。老李扔了烟头,招呼工人们重新启动机器...
那天晚上,夏澜发起了高烧。但她只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出现在工地上,带着浓重的鼻音指挥施工。村民们看在眼里,私下议论:\"这姑娘,比咱们还能吃苦!\"
道路工程终于在一个月后竣工。3米宽的沥青路平整光滑,两侧还种上了观赏花卉。通车那天,村里像过节一样热闹,老人们摸着黑亮的路面感慨:\"这辈子没想到村里能修这么好的路!\"
紧接着,停车场和厕所改造工程也相继完工。夏澜别出心裁地在停车场周围种植了本地果树,既美观又能为村民增加收入;厕所则按照旅游景区标准改造,干净整洁,还设置了残疾人专用间。
基础设施的改善立竿见影。旅游大巴能直接开到村口,游客不再为找停车位发愁,厕所排队现象也大大缓解。村里的民宿预订量直线上升,连平日都有游客光顾。
但夏澜并不满足。她注意到,游客们在参观时常常迷茫——不知道景点在哪,不了解文化背景,甚至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于是,她启动了\"智慧旅游\"项目:在主要景点设置二维码标牌,游客扫码就能听到语音讲解;开发简易的电子导览图,标注餐饮、厕所等位置;甚至为文化展览馆引进了AR技术,游客用手机就能看到\"七仙女\"在古井旁起舞的虚拟场景。
最让村民惊讶的是夏澜对夜间经济的打造。她申请专项资金,在古井周围安装了柔和的景观灯,夜晚投射出仙女起舞的光影;动员村民制作萤火虫灯笼,沿路悬挂;还组织妇女排练夜间实景演出《七仙女传说》...这些举措让游客留宿率大幅提升,民宿收入翻了一番。
设施完善的过程中,夏澜特别注重保留乡村特色。路灯是竹节造型的,垃圾桶做成树桩模样,连指示牌都用的是老木匠手工雕刻的木板。她的理念是:\"现代但不失乡土,方便但不失韵味。\"
一个周末的下午,夏澜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俯瞰焕然一新的村庄。道路如黑色缎带蜿蜒伸展,停车场整齐排列着各色车辆,古井旁游客们举着手机拍摄灯光秀...远处,杨大爷的竹编工坊前排着长队,老支书正带着一群游客参观文化展览馆。
\"夏书记!\"小张匆匆跑来,\"省旅游局的领导来了,说要见您!\"
夏澜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快步走向村委会。会议室里,几位领导正在翻阅她准备的资料册,不时点头称赞。
\"夏澜同志,\"省旅游局王局长站起身,热情地握住她的手,\"你们村的做法很有示范意义!尤其是这种'政策整合、多方投入'的模式,值得在全省推广!\"
夏澜谦虚地笑笑:\"这都是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把各项政策用好用足了。\"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啊!\"王局长爽朗地笑道,\"下周省里有个乡村振兴现场会,请你去做经验交流,没问题吧?\"
夏澜正要回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瞥了一眼,是县医院的电话。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抱歉,我接个紧急电话。\"她快步走出会议室。
电话那头,护士的声音很急促:\"夏书记,您母亲刚才晕倒了,现在在抢救...\"
夏澜的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阵发黑。她扶住墙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我马上过来。\"
回到会议室,她的脸色已经煞白。王局长关切地问:\"出什么事了?\"
\"家里有点急事...\"夏澜强撑着微笑,\"王局长,现场会我一定参加。现在得先请假回去一趟。\"
老支书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夏书记,车准备好了,我送你去县城!\"
一路上,夏澜紧握手机,指节发白。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这次突然晕倒...她不敢往下想。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近一年的驻村生活像电影般在脑海中闪回——初来时的陌生与抵触,如今的信任与依赖;破败的村貌一点点改变,村民的眼神从怀疑到敬佩...
医院走廊里,夏澜见到了主治医生。诊断结果是过度劳累引发的心肌缺血,需要住院观察。
病房里,母亲已经醒了,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好。看到女儿,她虚弱地笑了笑:\"怎么跑回来了?村里不是正忙着吗?\"
夏澜握住母亲的手,喉咙发紧:\"妈,您吓死我了...为什么不早说身体不舒服?\"
\"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母亲轻轻拍着她的手,\"你那边干得那么好,妈不想拖你后腿。\"
夏澜的眼眶瞬间红了。这一年她全身心扑在村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连母亲病情加重都没察觉。
\"夏书记,\"老支书在门口轻声说,\"村里的事你别操心,有我们呢。你好好陪陪老人家。\"
母亲却摇摇头:\"赵大哥,您带她回去吧。村里离不开她,我这儿有医生呢。\"
夏澜左右为难。一边是生病的母亲,一边是正值发展关键期的村庄...
最终,她决定白天回村工作,晚上来医院陪护。老支书二话没说,主动提出每天接送。村里的妇女们轮流炖汤做饭,让夏澜带到医院。连杨大爷都特意编了一个小竹篮,装上新鲜水果送来...
一周后,母亲病情稳定出院。当夏澜搀扶着她走到村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愣住了——道路两旁站满了村民,手里拿着自制的欢迎牌:\"欢迎夏妈妈康复回家!\"
杨大嫂捧着一束野花走上前:\"阿姨,这是我们自己采的,希望您喜欢!\"
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紧紧握住杨大嫂的手,哽咽着说不出话。
夏澜环顾四周,看着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个曾经陌生的山村,早已成为她的第二个家;而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村民,已然是最亲的家人。
傍晚,安顿好母亲后,夏澜独自来到七仙女井边。夕阳的余晖给井水镀上一层金边,微风拂过,泛起细碎的波纹。她俯身舀起一捧水,清凉甘甜,仿佛带着仙气的祝福。
\"夏书记,\"身后传来老支书的声音,\"省里现场会的材料准备好了吗?\"
夏澜直起身,擦掉手上的水珠:\"准备好了。赵叔,我想在现场会上提个新想法——打造'乡村微度假'模式,让游客不仅来玩,还能体验农耕、学习手艺...\"
老支书笑着点头:\"你尽管放手去做,村里全力支持!\"
夜幕降临,村口的灯光次第亮起。七仙女井旁的光影秀准时开始,游客们的惊叹声远远传来。夏澜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迈步向灯光处走去。
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再难的坎也能跨过去。这个小小的山村,正以她未曾想象的速度,向着美好的未来奔跑。
喜欢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傻女逆袭:兵哥宠爆空间妻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