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桢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斥谢渊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斥谢渊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御极以来,待尔谢渊,恩非不厚!念尔永熙朝旧臣,昔年朕未登大位时,曾与尔同查贪腐旧案、共堵粮饷黑洞 —— 彼时江南漕运官侵吞百万税银,地方官朋比为奸,尔为兵部郎中,持玄夜卫密报,随朕微服查访,蹲守粮栈三日夜,亲执贪官送狱,拍案骂曰 “此等蛀虫,当剥皮实草以谢天下”!德胜门之役,瓦剌围城,尔裹创登城,与朕分守东西垛口,箭矢穿袖而不退,大呼 “死战保京师”!朕因此知尔忠勇,故登极后即授兵部尚书,兼掌御史台,寄望尔佐朕荡涤积弊、推行新政,岂料尔今日竟成此等畏首畏尾、推诿塞责之徒!

朕决意新政,非为虚名,乃为刮骨疗毒:汰去六部冗余冗官,省出银两米粮养边军、济灾民;疏浚黄河故道,防涝保收;督造新式火器,固我九边;严办贪墨之徒,整肃官场。此皆大吴生死存亡之要,尔身为兵部首官,当为朕冲锋在前,却事事托词:朕命尔彻查边军粮饷克扣之弊,尔奏 “旧党盘根错节,需缓图之”;朕命尔遴选京营精锐换防宣府,尔奏 “将士久疏战阵,需操练半载”;朕命尔牵头核查工部军器偷工减料之罪,尔竟奏 “臣年逾五旬,精力不逮,请另择贤能”!

尔年方五十二,鬓未全白、腰未全弯,较之元兴帝时年届六旬仍挂帅北伐的老将郭英,尚属壮年!昔年查漕运贪案,尔三日不寐仍目光如炬;今坐兵部衙署,竟日称 “气血渐衰”—— 所谓 “未老先衰”,不过是怕得罪旧党、怕担风险的懦夫托词!所谓 “精力不逮”,不过是不愿再涉险、想保官禄的圆滑借口!朕看尔不是老了,是丢了当年那股 “敢碰硬、敢担责” 的血性,只剩一副混日子的官皮囊!

至于太上皇之事,朕岂需尔置喙?朕已命户部多拨棉衣粮米、太医院遣三名御医往侍,保太上皇起居无虞。当此新政初创、国库尚紧之时,若遽然兴师动众迎驾,征羽林、葺南宫、备仪仗,徒耗数十万帑银,置边军饥寒、灾民流离于不顾,此乃 “假孝之名,行沽誉之实”!尔屡屡强谏,看似忠君孝亲,实则是避新政之难、借太上皇压朕!尔若真念太上皇,便该速查边军克扣之罪,把被贪官吞掉的粮饷追回来,让守边将士暖衣饱食,让太上皇在塞北无后顾之忧 —— 此乃真孝!而非捧着疏奏哭天抢地,做给百官看的假样子!

朕今日明告尔:限三日内,将边军粮饷核查清单、京营换防章程、军器整肃方案一并奏上,若再有半句推诿,朕即夺尔兵部尚书之职、削尔所有官阶,贬往宣府卫做苦役,让尔亲去城头尝尝冻饿之苦,看看尔口中 “需缓图” 的贪官,是如何盘剥将士!若能幡然醒悟,重拾当年查贪时的狠劲、守城时的勇劲,佐朕推行新政,朕可既往不咎,仍用尔为股肱。

太上皇之事,朕自有主张,尔再敢妄奏,以 “抗旨” 论罪!

钦此!

成武三年秋九月廿日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玄桢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