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宫中又大选了三回,只是崇庆朝的后宫一直无子嗣降生。
直到太子年及弱冠,朝政尽数知悉,朝臣尽在掌握之年,崇庆帝的身子才勉强养好,有了皇嗣。
只是再是珍贵的皇子,年岁都太小。
无权无势不说,更无法同羽翼丰满的太子较量。
彼时的太子,已然是众望所归,更是在崇庆帝这一年病重的时候,接掌了朝廷事宜,代为监国。
谢氏一族,秦氏一族,兴起的华阴杨氏一族,乃至忠王、寅王等备受皇帝看重的皇族亲王,都拥护太子之统。
崇庆帝曾经也隐隐察觉太子带来的危机,可太子是那样的孝顺敬重于他,淑贵妃更是十年如一日将他放在心坎上,比任何后妃都爱慕于他,他终究是心软了,更是没法子了。
这年京城冷得很早,一场场的雪下下来,催着他的身子倒了下来,虽是一场小风寒,好得也快,可到底还是叫他心思变了。
看着曹恩保同他禀报太子的种种仁君行劲,崇庆帝竟然不知该喜还是卑。
喜的自然是继承人已然养成,可以独当一面。
悲的却是太子太过能干了,他有的时候甚至会恐慌,揣测太子会不会为了早日登基,对他下了杀手。
淑贵妃再爱慕他,可比起儿子的前程来,只怕没有哪个女人会退步……
何况,还有皇后和德妃帮衬。
他思前想后,召了贤妃韩氏来说话。
多年过去,韩嫔一直无所出,许是被当初那碗茶里的药伤了身子。
只是她父兄得力,崇庆帝十年的时候,他晋封了她妃位,封号为“贤”。
崇庆帝召贤妃的消息很快传到椒房宫来。
彼时皇后德妃淑妃都在。
“这些年,陛下不知是否是老了的缘故,对太子的信任和宠爱也不如从前。”
谢皇后年方三十出头,因为没有生育的缘故,她的身体一直很好,举手投足间尽是尊贵气质与明艳大气。
“前年六皇子和七皇子接连降生,陛下便以为自己又可以了,到了这时候,竟生出想要制衡我们和太子的想法来,倒不如前些年般圣明睿智了。”
德妃年纪要大一些,只是有了二公主在身边陪伴,她时常都是笑呵呵的,也不见老。
二人看向另一侧正在喝茶的杨佩宁,女子一袭黄色凤穿牡丹锦裙,发间装饰素简,可大约是岁月也格外怜惜美人,她看起来比从前淑妃时期都要美艳明媚不少。
“事关太子,你也不说句话?”德妃嗔她。
杨佩宁慢悠悠放下茶盏,“太子乃是国本,岂可轻易废立?陛下即便有心,当下却是难如登天。”
皇后十分赞同她这一说法,“也是,本宫这些时日瞧着太子的做法,虽然年轻略显青涩稚嫩,但比起陛下登基之初,也是不遑多让了。”
“那是自然。”提起太子来,德妃虽非生母,却也止不住的骄傲,“这可是集皇家和咱们三族一同教养起来的储君。我瞧着啊,太子是顾及着陛下还在,有意收敛锋芒,否则早该叫朝野赞颂得没有陛下的立足之地了。”
话是如此,皇后觉得也需要未雨绸缪,“当初陛下让你我三族合力供养太子,是因为皇子不兴,后嗣艰难。如今十二年过去,皇子们又渐渐长了起来,陛下虽然身子不济,却也还不到暮年,只怕另有打算。”
说着,德妃也提起了一桩事,“前儿个,新晋封的良嫔去紫宸殿侍寝,特意说起太子在朝廷内外受尽赞誉的事情来,陛下当时便沉了脸色。足可见陛下如今对太子的长成,有多么忌惮。”
崇庆帝期盼太子成为合格的储君,却也担心他太过出色,让他失去了掌握朝堂的力量。
一直大权在握的人,到了接近晚年的时候,总是害怕恐惧大权旁落的。
皇后幽幽评判,“良嫔生下六皇子后,野心是越发大了。”
“她家世显赫,又有皇子傍身,难得又是年轻漂亮风华正茂的好时候,自然要为自己筹谋。”德妃依旧讨厌狐媚子,“说起来,都是陛下这进退都有余地的年岁惹的祸。”
“不止良嫔,就连陛下自个儿都觉得,自己身体健壮到可达百年了。”
说话间,外头雪簌簌地又下了下来,雪催枝丫,压弯了经年老树的枝干。
皇后和德妃难得都没有再开口,等着杨佩宁说话。
毕竟太子是她的亲儿子,陛下却又是她毕生所爱。
她若为了那风花雪月的情情爱爱可以忍受陛下猜忌,皇后和德妃再如何劝告也是无法的。
她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天儿愈发冷了,陛下整日忙于朝政,却也对后宫子嗣上心。陛下有意多添皇嗣,我们三人身为后宫掌权者,也该顺应陛下心思,多多添美人献上。只是也要教导美人们,莫要因为争风吃醋伤了陛下身子,否则这可怎么好呢?”
皇后和德妃对视一眼,盟友多年,她们第一时间便读懂了淑贵妃话中深意。
这不是第一次淑贵妃在她们面前锋芒毕露,却又一次让她们觉得可靠。
她们二人自打那年过后,都不再得崇庆帝青眼,唯有杨佩宁,盛宠不衰,若非陛下忌惮太子,有意疏远淑贵妃,这两年哪有那些新人们的事情。
只是也大约是这样,伤了淑贵妃的心,让她坚韧起来,关键时刻没有摇摆心思,被男人左右。
皇后德妃被崇庆帝做派打击的那一点点灰心,瞬间烟消云散,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回倚华宫后,杨佩宁则是第一时间召了太子入宫来。
……
宫里又添了新人,端的是姿容艳丽,情趣无穷,崇庆帝爱不释手,不过几日便累封至美人位份。
除此之外,良嫔、舒嫔、柳氏等也不甘落后,日日勤谨奉上,个个妩媚动人不说,尽都知晓帝王心思。
还没喊渴就已经端上七分烫的龙井来,只要一有倦态嫔妃们立马陪着他就寝,日日花样也多,不过一月时间,崇庆帝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多岁的巅峰时刻,连日日请脉的太医都不用了。
精力回笼的崇庆帝开始从各个方面打压太子。
其实他对太子很满意。
只是他不太满意朝廷内外对太子的高度赞誉,那会让他觉得他的权力在渐渐被转移到太子身上。
加上几个嫔妃在身边环绕,日日抱着小儿子来相见,太子越勤谨恭顺,崇庆帝便越觉他居心叵测了。
直到这一日,崇庆帝在良嫔宫中的时候,突然气血上涌,一口血吐了出来便昏倒过去。
事后一查,才发觉昔日杨婉因用在他身上的药物又卷土重来了!
最令他震怒的是,那迷情之药,不仅是良嫔在给她用,而是最近他宠爱的新人嫔妃们都在往他身上使,这才使得他突然急症发作晕倒在床。
程让将查到的消息禀报,“是庆王余孽所为,除了良嫔,还有张美人,禾婕妤,谭宝林等,在她们宫中都搜刮到迷情香的痕迹。”
崇庆帝怒不可遏,“杖毙!通通杖毙!”
他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身子,又被这帮贱人毁掉了!
他还说自己近日来怎么会这样的贪图男女之欢,原来是被人害了!
“皇后贵妃等不能掌宫,放任迷情香在宫中肆虐,尽数剥夺宫权!即刻召回金册金宝,令贤妃掌宫!”
他还以为自己这小病随时都可以好,不遗余力地打压太子和淑贵妃一党,且没有任何缘由。
消息传到宫外,朝臣们一时间心情万分复杂。
历来帝王到了身子不大行的时候,总会做出种种荒谬之举。
他们原以为崇庆帝这些年在朝政上如此眼明心亮,到了晚年是不会犯前人之错。
谁知这还没到暮年呢,只是晕倒,就让陛下失了明君风范。
后宫接连杖毙那么多嫔妃宫女,宫外又死死压制太子,连太子施粥赈灾都要被批斗两句。
种种事件累加起来,朝臣们不约而同地想:陛下,大抵也到了昏聩的年纪了。
只是他脑袋昏了,其他人却还清醒得很。
贤妃正是其中之一。
圣旨传来的时候,底下人纷纷恭贺她即将成为后宫实际掌权第一人,她却一点儿都欢喜不起来。
她是亲眼看着淑贵妃如何受尽宠爱,又是如何错事丁点儿不犯就被冷落了的,如今还牵连到了太子身上,她再有勃勃野心,也被崇庆帝这阴阳反复的性子给消下去了。
要紧的是,她膝下没有儿子,即便陛下把已故良嫔的儿子给她养,她也不觉得自己能争过淑贵妃和皇后德妃那个联盟。
毕竟后宫被三人牢牢掌控多年,已经不是她随随便便就能接手过来的了。
于是她得权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着拜见的名头,到了椒房宫,见了三人一面。
崇庆帝只以为她是得意了故意去气皇后,心中还鄙夷嫌弃,可他不晓得,他捧起来要去对付皇后贵妃等人的贤妃,早就倒戈对面阵营了。
说来也不巧,彼时时气不好,正是风寒肆虐的时候,崇庆帝这一倒下去,竟是觉得浑身处处都不舒服起来。
病痛将他困在床榻边上,一开始他还能理事见大臣,到了后来是愈发不行了。
他以为是太医的问题,又寻了好多医师来瞧,可得出的结论都是他太过操劳政事,加上迷情香伤身的缘故,身子已经是大大的损了。
不仅以后再也不能有子嗣,就是身子要养好,也是未知数了。
崇庆帝才发现,自己的身子原来早就不算好了。
身子越发不济,可要批阅的奏折堆积得却越来越多。
事实是,自打他打压太子,不让太子理事过后,政令的发布就显得有些滞后了。
如今他病着,则更甚从前。
大臣们终于忍不住,齐齐跪倒在他床榻前,求他恢复太子理事之职,并让太子在他病重之期监国。
崇庆帝本是不愿的,可太子在他病的时间里,是那样的恭谨顺从,任打任骂,连朝臣们都是那样的拥戴太子。
他比起从前更不喜欢这样的太子,可如今他连床都起不来,还能作什么呢?
无能发了几天火后,只能同意让太子监国。
他仍旧不放心,日日让曹恩保程让还有小银子等他的心腹之臣监视太子和皇后贵妃等人,随时观察其动向,以备来日他养好身子后,可以随时拿捏几人。
但他不知道,他再也好不了了。
从他开始打压太子,被嫔妃蛊惑着想要抬举小儿子的时候,他就注定了不能寿终正寝。
可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他死后太子继位已经是事实,许是回光返照,他终于对太子亲和了好多,同太子说了许多推心置腹的话,包括如何治理江山的,一件件地交给他。
临终前,他见了很多人,独独将杨佩宁留到最后,说了许多后,他问杨佩宁:
“宁儿,你我夫妻多年,你可愿陪伴朕一起吗?”
他想要杨佩宁殉葬。
杨佩宁太清楚他的性子了,他都将这件事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便一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要她去死的。
他怕后戚专权,所以要解决掉她。
可惜,皇宫已不是他登基时的皇宫,以他为至尊。
她一如既往地温婉,帮他掖好被角,“臣妾很想陪伴陛下走到最后,只是太子年轻,妙仪还未出嫁,臣妾怎能忍心错过儿女幸福而去呢?所以,只好请陛下先行。”
崇庆帝像是第一天才认识她,灰败的脸上尽是不可思议,“你说什么?”
杨佩宁莞尔,“臣妾说,恭请陛下殡天!”
崇庆帝立刻剧烈挣扎起来,可是他越挣扎,越觉得生命流逝加快。
他惊恐无比,后知后觉地发觉太多事情已经脱离了自己掌控。
杨佩宁靠近他的耳边,温声软语,“陛下交给暗卫的众妃殉葬诏书,臣妾已经收好了。不过陛下不必担心,黄泉路上,陛下不会孤单。先皇后,杨婉因,良嫔等人都等着和陛下相见呢。”
崇庆帝怒瞪着眼,死不瞑目。
他至死也不知晓,为何淑贵妃会变成这副模样?
她不是,最深爱他的吗?
可他不知晓,无情凉薄利用真心之人,本就不配拥有他人的真心。
……
崇庆十七年腊月初五,帝崩于京师。
太子即皇帝位,尊杨谢两宫皇太后。
新帝无后,后宫嫔妃更是稀少,礼部主持秀女的大选。
新的一届嫔妃们即将入宫,新的故事又将来拉开序幕……
(全文完)
《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宫斗不如养崽,娘娘一路稳赢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