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祸”,这是几百年前欧罗巴人绝对不愿意提及的惨痛回忆。每当这个词被轻轻吐出,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那些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恐惧与绝望便会如潮水般涌来。欧罗巴人将这个词与死亡人数达到2500万人的“黑死病”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的惧怕这个词。
那是代表着成吉思汗那支无敌的骑兵部队给欧罗巴各族人民带来的不堪回首的记忆。在遥远的过去,草原上的雄鹰展翅翱翔,马蹄声如雷,震动了整个欧亚大陆。残忍的蒙古骑兵,自东向西,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暴,一路席卷而来。他们所到之处,城垣崩塌,生灵涂炭。无数个国家和民族在他们的铁蹄下颤抖,曾经繁华的城市化为废墟,百姓们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蒙古骑兵一路征战,跨越山川河流,穿越广袤的草原和沙漠,一直打到了多瑙河。多瑙河的河水见证了那场惨烈的战争,它的波涛中似乎还残留着鲜血的腥味。如果不是蒙古人头发长见识短,自以为打到了海边,否则,多瑙河以西的各个国家必定会被蒙古人蹂躏得欲仙欲死。想象一下,若那股凶猛的力量继续蔓延,欧洲的历史或许将被彻底改写,更多的文明会在战火中湮灭。
时光流转,几百年过去了,“黄祸” 的阴影却依旧笼罩在欧罗巴的上空。而此时,对于沙皇俄国的阿列克谢来说,新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消息的扩散需要时间,对阿列克谢而言,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可随着春天的到来,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温暖的春风吹化了冬日的积雪,却也吹来了朱由校带来的巨大威胁和压力。
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渴。此时,他无法寄希望于遥远的援助,还得亲自面对这迫在眉睫的困境。他深知局势的严峻,内心如同被乌云笼罩,焦虑和不安时刻啃噬着他的心。
募兵,疯狂募兵。在他的沙皇俄国,别的不多就是人多。广袤的国土上,有着众多的子民。阿列克谢下达了紧急的征兵令,一时间,村庄里、城镇中,到处都能看到征兵的告示。年轻力壮的男子们被从家中征召出来,他们有的满怀壮志,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有的则满心忧虑,不舍得离开家人,但又不得不服从沙皇的命令。
然而,仅仅有人还不够。没钱?没武器?不过这难不倒阿列克谢。荷兰人有的是。他迅速与荷兰议会取得联系,用各种利益交换,从荷兰购买武器和资金。面对共同的敌人,荷兰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们的商船满载着枪支弹药、火炮器械,跨越波罗的海,驶向沙皇俄国。那些冰冷的武器被运到军营,成为了阿列克谢手中对抗威胁的筹码。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原本充满希望的话,此时却带着一丝苦涩。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阿列克谢站在宫殿的窗前,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胜利的荣耀,还是失败的耻辱。但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在这 “黄祸” 的威胁下,为沙皇俄国的命运而战。
在沙皇俄国的各个角落,征兵的行动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村庄里,征兵的官员们挨家挨户地敲门,将征兵的消息传达给每一个家庭。男人们被聚集起来,接受简单的训练,学习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听从指挥。他们的脸上既有紧张,又有期待。紧张的是即将面对未知的战争,期待的是对即将到来的明人,他们究竟是否如同传说那样,打贵族,分田地。
在城市中,铁匠们被逼着日夜不停地工作,打造着武器。炉火熊熊燃烧,铁锤敲击声不绝于耳。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每一件武器都关系着国家的命运。荷兰的武器也陆续运到,那些先进的枪炮让士兵们眼前一亮。然而,武器的分配并不均匀,一些贵族子弟能够优先得到最好的装备,而普通士兵则只能使用较为简陋的武器。这也在军队中引发了一些不满的情绪,但在战争的压力下,这些情绪只能暂时被压抑。
阿列克谢在宫殿中忙碌地指挥着一切。他不断地与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分析敌人的情况。他深知朱由校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看着地图,思考着如何布置防线,如何调动军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但也隐藏着一丝忧虑。他不知道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不知道这场战争是否能够取得胜利。
而此时,朱由校的军队也在积极准备着。他们同样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士兵们加紧训练,磨砺着自己的战斗技能。将领们制定着详细的作战方案,准备在春天到来之时,给沙皇俄国致命的一击。后勤人员也没闲着,整个冬天,他们都在拼命的为大军准备着干粮物资。以骑兵和驮马为主的大明帝国远征军,一旦后勤补给跟不上,那绝对会是灾难级别的存在。
转眼进入四月,数十万明军终于继续了他们的征程。此时,广阔的伏尔加河再也不能阻挡大明铁骑的脚步。
萨马拉城、喀山城。两座被阿列克谢寄以厚望的坚城,明人挥手即定。他所设想的,俄国各族人民拼死抵抗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缺兵少将的两城,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就沦陷了。
明国人第一天抵达,第二天象征性的发射了几枚炮弹,城中受欺压已久的奴隶们就已经打开了城门,放这支在他们眼中是正义之师的大明铁骑进城。
而朱由校,这位大明皇帝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让起义的两城奴隶切身体验了一把乌法和彼尔姆百姓那种喜极而泣的感受。
喀山的失守,预示着大明兵峰距离莫斯科只有不到千公里。
让阿列克谢更加恐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进入五月,俄国各地冒出了无数支手持简陋武器的奴隶起义军。
沙皇俄国的统治,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