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斥候的消息,百姓在西迁路上的夜晚休息,几乎谈不上“休息”二字。
夜间,往往只能在路边、荒野或废弃的村落里随意蜷缩。
老弱病残挤在一块,用破布、茅草勉强裹住身体抵御风寒,饿了就啃几口发霉的干粮,渴了只能喝路边浑浊的泥水。
孩子的哭声、病人的哼哼整夜不断,稍有声响就会被巡逻的兵卒呵斥打骂,连安稳闭眼都成了奢望,稍有不慎还可能被马蹄踩踏,或是在睡梦中再也醒不来。
董卓的兵马则截然不同。他们在沿途最好的地方扎营,用帐篷划分出区域,轮流守夜巡逻。
他们有充足的粮草,对百姓的死活毫不在意,看护更像是“看管”,用临时栅栏封堵住路段,将百姓圈在里面,防止有人逃跑。
一旦发现异动,便是直接砍杀,整夜都能听见他们的呵斥声、狂笑声与百姓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在黑暗中格外刺耳。
夜色如墨,泼洒在连绵的山谷间。
赵剑按着腰间的霸王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最后面的百姓队伍,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了。
斥候带回的消息是:“董卓后军的兵马,约莫两千人,正沿官道扎营。”
“出发。”赵剑低声下令,声音裹着山风的寒意。
三千骑兵早已整装待发,马蹄裹着麻布,甲胄上的寒芒被夜色吞尽。
夜露凝结时,队伍已悄无声息地滑出山谷,马蹄踏过泥土,只留下转瞬即逝的闷响,仿佛夜行动物掠过荒原。
官道上的一处营地里篝火正旺,隐约能看见帐篷外巡逻的士兵,更远处,十几处火把影影绰绰,是在被圈禁的百姓群里巡逻的董卓士兵。
赵剑避开百姓所在的边缘,当距离敌营不足百步时,他猛地扬起大戟,月光在戟刃上炸开一道冷辉。
“杀!”
喊杀声骤然撕裂夜空,如同惊雷滚过平原。
赵剑一马当先,大戟劈开迎面而来的火把,火光映照下,他眼中的寒芒比戟刃更烈。
董卓的后军显然没料到会在此地遇袭,营寨里的混乱如同被搅翻的蚁穴。
这不是厮杀,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突袭与杀戮。三千对两千的优势,加上出其不意的冲击,让董卓的后军瞬间崩溃。
远处几处能看到的火把向营帐疾驰而来,应该是那些巡逻队,显然,营帐处的喊杀声惊动了他们。
“三虎,带你的人告诉百姓们速速逃离,其余人随我截杀敌军,一个不留!”
赵剑大喊一声,催马迎着火把而去。
三虎带着一百手下,举起火把边缓缓前行,边对有点懵圈,还有点惊慌失措的百姓们喊道:“乡亲们,我们是雁门军,专门来救你们的,董卓看管你们的士兵已经让我们杀了,我军正在斩杀那些巡逻的士兵,你们赶紧趁夜逃生去吧!要是有追兵来了,有我们拦着。
赶快逃生去吧!”
一百人边走边大声喊着。
靠近营帐的老百姓见到了厮杀,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听是来解救他们的,有人立即往来路的方向跑去。
一群人跑开了,很快就成了一大群的人,往来路的各个方向跑去。
冲来的十几支巡逻队,很快被斩杀,逃跑的人群绵延不绝。
赵剑抬头望向夜空。此时距动手不过一炷香功夫,他不知道能逃走多少百姓,但他知道,随着逃跑的人群不断向前传递,总会被在前方看管的董卓士兵发觉的。
“乡亲们,大家分散开,不要往一块挤。”赵剑大声喊着。
路上黑压压的人群如溃散的蚁群,脚步声、孩子的哭喊声、老人的喘息声混在风里,像一股涌动的浊流涌来,除了涌动,似乎没有人在意他的话。
赵剑心里默默祈祷着,他能做的只有是提供这个逃生的机会。
他没有能力保护这些人。
能逃出去多少?能活下去多少?看天意了。
“三虎,带上五百弟兄回去押上俘虏,按原计划撤退。”
三虎带人走了,赵剑命令道:“隔五十步亮起火把,出发!”
赵剑一马当先,他身后亮起了一支火把,之后每隔五十多步也亮起了火把,数百支火把向前缓缓移动着。
赵剑大幅拉大火把间距,主要是为了减少火把的数量,最大限度进行隐蔽,能让部队前后呼应上,能给一侧的百姓照个亮,提个醒,不至于撞进队伍里就行。
百姓逃跑的队伍很是混乱,赵剑只盯着前方。他知道,这样的动静很快就会遇到董卓追杀的军队。
很快,前方出现了移动的火星,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接着就是惨叫声,和人群慌乱的奔跑。
赵剑催动战马,迎着光亮点杀去。
喜欢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