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血仇同忾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血鲨湾的烈焰舔舐着夜空,将半边天幕映照得如同地狱。倭寇主力战船在火海中发出垂死的呻吟,扭曲断裂,缓缓沉入漆黑的海水。冲天的火光与浓烟,宣告着鬼刀丸这支纵横东海的倭寇舰队,彻底断了脊梁。

然而,当张定边在常遇春的搀扶下,带着数十名浑身浴血、伤痕累累的陈汉死士,冲破倭寇残余的阻拦,杀入岛屿深处、关押陈善儿的岩洞时,眼前的一幕,让这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的铁血汉子,瞬间目眦欲裂,浑身冰凉,如坠冰窟!

山洞深处,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排泄物的恶臭。几支插在岩壁上的火把摇曳着昏黄的光,映照出一个令人灵魂颤栗的景象。

一个半人高的粗陋木桶,孤零零地放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桶中,盛满了浑浊发黑的污水。水面之上,赫然是一个人的躯干!陈善儿那张曾经带着几分骄矜的青年脸庞,此刻因极致的痛苦和虚弱而扭曲变形,惨白如纸,双目空洞地望着洞顶,嘴唇干裂翕动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的双臂,齐肩而断!双腿,自大腿根部消失!伤口处包裹着污秽不堪、浸透脓血的破布,如同被随意丢弃的残破玩偶!

人彘!

倭寇竟将堂堂陈汉太子,做成了人彘!

“少……少主——!!!”张定边发出一声撕心裂肺、不似人声的凄厉悲嚎。他猛地挣脱常遇春的搀扶,踉跄着扑到木桶前,魁梧的身躯剧烈地颤抖着,那双能开山裂石的手,此刻却只敢颤抖地、轻轻地触碰木桶冰冷的边缘。巨大的悲痛和滔天的怒火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一口滚烫的鲜血猛地喷在木桶边缘,与桶中的污秽混为一体!

“畜生不如!倭寇畜生不如啊——!”一名陈汉死士老兵看着桶中那不成人形的少主,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猛地拔出腰刀,狠狠劈在旁边的岩石上,火星四溅!

陈善儿看到张定边等人,目光恨意大盛:“张将军!倭寇无耻凶残,禽兽不如!我今日死不足惜,惟愿诸位将军日后杀尽倭寇,为我报仇雪恨。倘若有一倭寇漏网,孤天上地下长恨不绝!”说完头一歪,就此含恨而终。

“杀光他们!杀光这些东洋畜生!为太子报仇……!”所有幸存的陈汉将士都红了眼,发出泣血的怒吼,仇恨的火焰在他们眼中疯狂燃烧,几乎要将这罪恶的山洞彻底点燃!

常遇春看着桶中惨状,饶是他身经百战,见惯生死,此刻也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死死握住火神刀的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钢牙紧咬,发出咯咯的响声:“倭贼……竟敢如此辱我华夏儿郎!此仇不报,常遇春誓不为人!”

……

鄱阳湖大营,帅帐之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凝重。朱元璋正与刘伯温、李善长等谋士商议后续进军方略。

“报——!”一名传令兵疾步入内,单膝跪地,手中高举一枚系着红绸的细小竹管,“宋盟主,铁锁帮焦婉儿帮主,飞鹰急报!”

宋青书心中一动,上前接过竹管,迅速拆开,取出里面一张薄如蝉翼的密信。目光扫过,他清俊的面容瞬间沉了下来,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吴王!”宋青书声音凝重,将密信呈上,“焦帮主密报:倭寇残部自鬼牙岛惨败后,并未远遁。其首领鬼刀丸竟率残兵败将,投靠了平江张士诚。张士诚……竟已接纳倭寇,并允其盘踞于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沿海岛屿。更令人发指的是,张士诚竟以粮秣军械接济倭寇,纵容其在我沿海劫掠,补充实力。其用意,不言自明,乃欲借倭寇之力,阻我东进。”

“什么?!”刘伯温羽扇猛地一顿,须发皆张,“张士诚竟敢勾结倭寇?!此乃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与蒙元何异?其行径,比之陈友谅勾结成昆,更为可耻!更为祸国殃民!”

李善长亦怒道:“吴王!张士诚无道至此,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勾结异族,屠戮同胞。此等行径,人神共愤!请吴王即刻发兵,讨伐此獠!荡平倭寇,以正视听!”

帐内群情激愤,讨伐之声四起。朱元璋脸色阴沉如水,眼中杀机涌动。张士诚此举,已彻底触碰了他的底线。然而,未等他下令,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欢呼声!

“教主!是教主回来了!”

“张教主!张教主到了!”

……

欢呼声如同潮水般由远及近,帐帘猛地被掀开,一股清朗而温和的气息瞬间驱散了帐内的肃杀。只见一身布衣、风尘仆仆却依旧温润如玉的张无忌,在杨逍、范遥、韦一笑、殷天正、周颠等明教群豪的簇拥下,大步走入帐中。他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却蕴含着坚定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忧急。

“无忌兄弟!”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起身相迎。宋青书亦起身上前。

“朱大哥!宋师兄!”张无忌抱拳回礼,来不及寒暄,目光便急切地扫过帐内,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韩林儿兄弟何在?韦蝠王探得消息,张士诚趁朱大哥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无暇他顾之际,悍然发兵偷袭毫州。刘福通刘帅已然力战殉国……韩林儿兄弟……已被张士诚俘虏,现已押往平江,生死不明!”

此言一出,如同晴天霹雳!

“小明王韩林儿被俘?!”

“刘福通刘帅…殉国了?!”

帐内明教群豪瞬间炸开了锅。杨逍、范遥等人脸上血色尽褪,眼中爆射出骇人的怒火。韩林儿乃明教拥立的“小明王”,是无数红巾军将士心中的精神象征。刘福通更是抗元元老,张士诚此举,不仅是背刺盟友,更是对明教根基的致命打击。

“天杀的张士诚,十恶不赦的狗贼!”周颠第一个跳起来,须发戟张,破口大骂,“教主,还等什么?点齐兵马,杀奔平江,救出小明王,将张士诚那狗贼碎尸万段!”

“对!救出小明王,踏平平江!”明教五行旗掌旗使、天地风雷四门门主齐声怒吼,声震屋瓦!昔日共同抗元的情谊,对韩林儿的关切,以及对张士诚背信弃义的滔天怒火,瞬间点燃了所有明教中人的热血。

丐帮传功长老、掌棒龙头亦霍然起身,脸色铁青。传功长老沉声道:“张教主!韩林儿小友宅心仁厚,昔日与我丐帮亦曾误中奸计有负韩小哥。眼下张士诚勾结倭寇在前,背刺盟友、囚禁小明王在后,实乃武林公敌,汉家败类。我丐帮弟子愿尽微薄之力,情愿随教主同往,救出韩小友,共诛国贼!”

帐内气氛,瞬间被推到了顶点。讨伐张士诚,救出韩林儿,剿灭倭寇,已成众望所归。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坚定的决心和凛然的威势。他猛地一拍案几,声如洪钟,响彻整个大营:

“张士诚勾结倭寇,屠戮我沿海百姓。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偷袭盟友,囚禁小明王。其罪滔天,罄竹难书。此等无道之贼,与蒙元鞑虏何异?不诛此獠,天理难容!不灭倭寇,何以告慰沿海死难同胞之灵?何以慰刘帅在天之英魂?!”

他目光如炬,扫过帐内群情激愤的明教群豪、丐帮长老、以及闻讯刚刚赶回、被亲兵搀扶着、脸色惨白却眼中燃烧着刻骨仇恨的张定边等陈汉旧将。

“传令!”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即日起兵,东征平江!讨伐国贼张士诚!剿灭倭寇,救出小明王!”

他目光落在浑身浴血、气息不稳却挺立如松的张定边身上,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赏与号召:“张将军,倭寇残害陈汉太子,此乃不共戴天之血仇,亦是我华夏儿女之奇耻大辱!张士诚勾结倭寇,更是自绝于天下!今日,孤与你,与所有心怀忠义、不忘血仇的将士约定:此去东征,凡戮力同心,共讨国贼、共灭倭寇者,无论昔日阵营,皆为我大明袍泽。过往恩怨,此战之后,一笔勾销。咱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再无外侮内患的——朗朗乾坤!”

“吴王圣明!”帐内群雄轰然应诺。声浪直冲云霄!

宋青书踏前一步,目光扫过张定边等陈汉旧将充满刻骨仇恨的脸,扫过明教群豪为韩林儿忧急如焚的眼,扫过丐帮长老义愤填膺的神情,最后朗声道:

“诸位!昔日红巾军内,朱吴王与陈汉之争,乃我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为这锦绣河山归属之内争。纵有嫌隙,亦是兄弟阋于墙!然而张士诚勾结倭寇,引狼入室,纵容异族屠戮我沿海父老兄弟姐妹,劫掠我财富,践踏我尊严。倭寇凶残,视我华夏黎民如猪狗,手段令人发指!此等行径,已非内争,乃是背叛祖宗,背叛血脉,乃是汉奸走狗!乃我华夏之死敌!凡有血性之汉家儿郎,皆当共击之!此等汉奸走狗,人人可得而诛之!此战,非为一己之私仇,乃为民族之大义!为子孙后代,永绝倭患!凡助纣为虐者,纵使逃得一时,也必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此战,当以雷霆之势,除恶务尽!”

宋青书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带着穿越时空的洞见和磅礴的民族大义,狠狠撞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尤其是“汉奸走狗”、“背叛祖宗血脉”、“永绝倭患”、“遗臭万年”等字眼,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烙印在张定边等陈汉旧将的脑海中!他们胸中对倭寇的滔天血仇,瞬间被拔高到了扞卫民族尊严、洗刷国耻的高度!

张定边猛地挣脱搀扶,尽管重伤的身躯摇摇欲坠,他却用尽全身力气挺直腰背,染血的拳头重重砸在胸口,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双目赤红,声音嘶哑却如同金铁交鸣,带着泣血的决绝:

“血仇未报,张定边死不瞑目!某愿率陈汉旧部残军,为攘除奸凶先锋,为我陈汉太子雪恨!为沿海死难同胞讨还血债!诛国贼,灭倭寇!纵使肝脑涂地,我等亦百死无悔!”

“诛国贼!灭倭寇!”

“救小明王!踏平平江!”

“大明万岁!驱除鞑虏!永绝倭患!”

……

震天的怒吼,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冲出帅帐,回荡在鄱阳湖的夜空,宣告着一场凝聚了血仇与大义的东征,即将拉开铁血的帷幕。

忽地有人来报,:“报吴王,归德侯陈理求见。”朱元璋瞥了一眼张定边,不动声色道:“请他进来。”

须臾,陈理双手捧着一个玄铁盒子进来,盒上刻有打狗棒与荷花交织的隐秘标记。

“吴王,宋盟主,这是在下整理先父遗物之时,在密室暗格里发现的,此物似非寻常金银。”陈理恭恭敬敬禀报道。

宋青书心头一动,手指一拂,一股阴阳相济的内力震开已有些锈蚀的锁扣。宋青书打开铁盒,展开卷轴,泛黄的绢帛上,线条精密繁复,标注着各种奇巧的机括结构与前所未见的火器图样。图卷一角,以娟秀又不失筋骨的小楷题着几行字:“火器奥义,守襄心得。后世有缘,慎之重之。丐帮黄蓉手书于襄阳城破前七日。”

“黄女侠的遗作!”饶是宋青书心志坚韧,也不由得呼吸一窒!这竟是当年襄阳城头,黄蓉为抵御蒙古铁蹄,集丐帮巧匠、自身智慧与桃花岛机关术之大成,呕心沥血设计的火器秘图!想必是被陈友谅以卑鄙手段从丐帮盗取,妄图倚之横扫天下,却不知此图分作三部分,他只得了一部,尚未完全改造便兵败身死。

宋青书如获至宝,他立刻联想到古墓派典籍中记载的细微部分,以及峨眉派传承的“金顶雷火铳”残图。这三者,皆是中原武林对抗异族入侵时凝聚的智慧结晶。

宋青书大喜过望,转头对朱元璋道:“吴王,此乃昔年郭靖大侠、黄蓉夫人遗留的火器图。陈友谅从丐帮盗取其中一部,却不知尚有另外部分在古墓与峨眉之中。因此他只得其形,未明其理。故而其战船火炮极易爆炸。以至功败垂成。”宋青书抬眼望向天空,“如今丐帮部分图纸终于失而复得,再加上古墓、峨眉部分,终于可以令郭黄遗策重现天下了……”

喜欢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