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0章 研讨活僵,圣皇论定(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话锋一转,朱有建的语气重了几分:

“倒是贵州地区,与云南山水相连,大概率已有活僵侵入;

而更多的尸群会向南推进,进入曾经的西南各宣慰司地界,也就是如今的东吁王国。

别指望崇山峻岭能挡住它们——

险峻山势或许能迟滞人的脚步,却拦不住野兽的迁徙路径,更挡不住这些逐生而行的活僵,它们会循着血气一路钻山越岭,继续蔓延。”

礼堂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众人望着舆图上贵州与东吁的位置,仿佛已能看到尸群翻山越岭的景象。

朱有建的分析字字清晰,将危机的蔓延路径剥茧抽丝般呈现,也让所有人更清楚地意识到:

这场仗,他们退无可退,必须在活僵逼近腹地前,筑牢每一道防线。

“东吁沦陷后,它们会进一步分兵东西两路,向东进入满剌加、暹罗与交趾,向西则再次汇入梆葛剌与莫卧儿的蔓延地区。

以四个月的扩散速度推算,这些地方恐怕已相继沦陷。

说不定此刻西洋人正隔着海岸与活僵对峙,只是不知眼下阶段的活僵能否渡海?

但愿它们还做不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恐惧像潮水般漫过每个人的心头。

没人能接受自己或亲朋变成毫无理智的活僵,可面对这种打不死、灭不尽,还能通过接触无限传染的怪物,他们又感到深深的无力——

这不是靠军队硬拼就能击退的敌人,也不是医科能对症下药的病症,比历史上最凶险的瘟疫还要可怕千万倍。

瘟疫尚有治愈的可能,尚可通过隔离阻断传播,活僵却仿佛能无限再生,碎块能潜伏,野兽能携带,根本无从根治。

过道里有工匠紧紧攥着工具,指节发白;

医科的年轻学生们低头看着记录的纸张,上面“麻神毒”“潜伏传播”等字样刺得人眼疼;

神谕科的狂信徒们则开始低声祈祷,祈求昊天上帝庇佑神国。

偌大的礼堂里,凝重的气氛几乎要凝固,唯有朱有建的声音还在回荡,带着一丝刺破绝望的冷静:

“但我们并非全无胜算。

知道了它们的扩散路径,便能用排盾筑防;

摸清了它们的弱点,便能针对性造器;

研究透了毒素特性,终能找到抑制之法。只要我们步调一致,就一定能撑到转机出现!”

此时,“神谕会”的汤若望、高宇顺等人,连同神子、布道者与一众狂信徒,都满眼炽热地望着主席台上的乾德皇帝。

在他们心中,神谕经典的源头正来自这位轩辕神国的圣皇,既然他能传达昊天上帝的启示,定然藏着解决危机的密钥。

此刻的朱有建,便是绝境中唯一的希望之光。

朱有建被这无数道灼热的目光盯着,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任谁被这么多双满怀期待的眼睛注视,都会感到沉甸甸的压力,更何况他心里清楚,自己并非真的能通神谕,所谓的“办法”,终究需要众人一同摸索。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朕查阅典籍时,发现古代天竺的《摩诃波罗多》中曾有记载:

在人类文明鼎盛的某个时期,某片大陆的实验室研究出一种诡异病毒,其特性疑似如今的‘麻神毒’。

因意外泄露,整座城市迅速被污染,那些被感染的生物竟渐渐进化出神智,以吞噬活物为乐,与世界为敌,典籍称它们是‘被魔污染之物’。”

台下众人屏住呼吸,连最嘈杂的议论声都停了,生怕错过一个字。

医科大匠们眼中闪过思索——

病毒竟能让生物进化出神智?

这与“麻神毒”当前的特性截然不同,却也隐隐指向了更可怕的未来。

现在居然还有古籍作为佐证,天竺就在大明的西南面,或许远古时发生的是真事,如今又照进现实,该如何应对?

朱有建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悠远:

“随后,世界爆发了神战。

记载称‘神自天外来’,带来了毁天灭地的武器:

一个巨型火球从天而降,迸发的炽白光芒让千里外的目击者瞬间失明,整座被污染的城市被高温彻底焚毁;

土地因极致热量熔成琉璃状,城中的‘魔’与病毒尽数化为灰烬,世界才重归秩序。”

这番话如惊雷般在礼堂中炸响。

汤若望的鹅毛笔猛地顿住,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痕,他喃喃自语:

“天火焚魔……这是上帝的终极审判!”

工匠们则盯着手中的工具陷入沉思,那“巨型火球”是否是某种超乎想象的武器?

医科大的人则更关注典籍中“病毒泄露”与“焚毁根除”的关联——

或许高温真的是克制毒素的关键?

朱有建看着众人各异的神情,继续道:

“典籍的真伪无从考证,但其中‘高温灭魔’的记载,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活僵惧怕烈火,毒素畏惧高温,这已是我们验证过的事实。

古天竺的神战虽带着神话色彩,却藏着应对之道:

找到能彻底摧毁毒素的力量,哪怕代价巨大,也要将污染连根拔起。”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语气重若千钧:

“我们或许没有‘天外来神’的武器,但我们有工匠的巧手、医者的智慧、士兵的勇气。

只要方向没错,未必不能造出属于大明的‘灭魔之火’!”

礼堂内的气氛悄然转变,恐惧渐渐被一种孤注一掷的决心取代。

神谕会的信徒们开始低声吟诵起祈福的短句,工匠们悄悄在掌心画着器械草图,医学生们则在纸上圈出“高温灭毒”的字样。

所有人都明白,圣皇口中的“天火”或许遥远,但“烈火”就在眼前——

这便是他们眼下最该抓住的希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息倾听的众人:

“典籍中对‘魔’的形貌、习性的描绘,与我们遭遇的活僵惊人地相似。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

那座被高温焚毁的城市,或许就是象雄地区的古格王朝旧址。

当年的神罚武器虽消灭了地表的‘魔’,但躲在地下暗河、洞窟中的幸存者可能未被根除;

历经千百年蛰伏,终于在近年因某种契机悄然复苏,才引发了这场蔓延千里的灾祸。”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