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2章 沿途清理,诡异空城(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火点燃时已是午后,油浸的竹木遇火即燃,火焰瞬间窜起丈高,将土坑里的碎骸吞没。

焦臭的气味混杂着硫磺味弥漫开来,众人远远站着,看着火焰舔舐每一寸土地,直到所有残骸都化为卷曲的灰烬。

“还不够。”

高宇顺望着火堆,声音低沉,

“等火灭了,把灰烬全铲起来,扬到那边的泽地里去。”

没人反对。

等火焰彻底熄灭,队员们又拿起铲子,将带着余温的灰烬仔细收集起来。

黑色的灰烬轻飘飘的,一捧起来就顺着指缝飞散,像无数细碎的亡灵在挣扎。

“没办法,”

林有德一边铲灰一边低声道,

“只要留一块巴掌大的骨头,‘麻神毒’就可能藏着,指不定哪天就醒过来了。”

灰烬被尽数扬进泽地,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很快又归于死寂。

林有德掏出记录册,借着最后的天光清点:

“安南到占婆,不过一府之地,已经有二十三处焚烧点了。”

他的声音有些发涩,指尖在纸页上划过那串数字,

“真不敢想,要是活僵混进江南……

到时候怕是千万计的队伍,那得多可怕?”

这话让周围彻底安静下来,连风声都仿佛凝固了。

每个人脸上都掠过一丝后怕,江南的繁华、人烟的稠密,若是被活僵席卷,后果不堪设想。

沉默了许久,高宇顺率先转身:

“走,往西去。”

队伍重新整队,沿着山路继续前行,沉重的脚步踏过焦黑的土地,将阴影甩在身后。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突然传来哗哗的水声。

穿过一片密林,一条宽阔的大江赫然出现在眼前。

浑浊的江水奔腾南下,江面泛着粼粼波光,水汽扑面而来,洗去了些许身上的焦味。

“是兰沧江!”

有人认出了这条江,

“从云南流过来的!”

众人站在江边,望着江水蜿蜒流向南方的天际线。

没人知道,这条江进入南掌地界后,是否还叫兰沧江,就像没人知道前路还有多少凶险在等待。

但至少此刻,江水的流动带来了一丝生机,冲淡了山谷里的死亡气息,也给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力气。

兰沧江三角洲的江面在视野里渐渐开阔,左右两条支流像分叉的脉络,最终汇入远处的海口。

沿江走了大半日,没见到一座像样的城池,只有零星的集镇散落在岸边,竹制的吊脚楼一半架在水里,一半连着泥泞的江岸。

狂信徒里有位治水世家出身的中年人登上高处,眯着眼望了半晌,摇着头道:

“这地界建不了大城。

夏季海潮一漫,沿江三百里都得泡在水里,根本存不住人。”

这话倒是不假。热带的雨季漫长,兰沧江从高原奔涌而下,洪潮一来便如脱缰野马,沿岸的雨水排不进河道,整片区域转眼就成了泽国。

众人低头细看,岸边的河道果然杂乱无章,许多水域像人工挖的蓄塘,连成一串时便如湖泊相连,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断木和浮萍,连下脚的干燥地面都难找。

队伍沿着江岸向北行进,一路出奇地平静。

途经的集镇虽空无一人,竹屋却大多完好,门前晾晒的渔网还挂在竹竿上,陶瓮里甚至残留着半缸清水,看不出多少打斗的痕迹。

“怕是人早就没了。”

赵武头伸出车厢,望着集镇深处空荡荡的街巷,

“要么跑了,要么……

加入活僵队伍了。”

走至一处江道转弯的地方,水流突然变得湍急起来。

众人正沿着西岸小心翼翼地前行,林有德突然指着前方低呼:

“看!那是什么?”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西岸的平地上赫然矗立着一座大城。

与沿途的竹屋不同,这座城满是佛国建筑的风格,最显眼的是城中那座白色的圆塔;

圆形的塔顶在阳光下泛着柔光,虽带着舍利塔的形制,线条却更加圆润,远远望去竟像“歼城炮”那圆锐的炮弹头。

有人举起远望筒细看,只见塔的每层都立着黄铜色的雕塑,虽看不清具体模样,却能看出雕工精巧,连衣纹的褶皱都清晰可见。

“是真腊国的城!”

高宇顺很快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亮色。

中南半岛的佛国风貌独树一帜,这般精致的圆塔和佛城布局,除了信奉上座部佛教的真腊国,再无其他可能。

江风拂过江面,带着水汽吹向岸边,城墙上的旗帜早已腐朽脱落,只剩旗杆在风中摇晃。

这座突然出现在江岸的佛城,像一颗遗落在泽国里的明珠,安静地等待着他们靠近,只是没人知道,城里是否还藏着活僵肆虐的痕迹。

“真腊这名字,其实不是咱们明人起的。”

刘二逄望着远处的佛城慢悠悠开口,

“最早是波斯人这么叫。

宋元时候海上贸易,波斯商人跑遍南洋,沿途的地名都按自己的说法。

可真腊人自己从不这么叫,他们自称‘吴哥’或者‘乌葛’,听着就跟这名字沾不上边。”

他顿了顿,指尖在空气中虚点:

“听说波斯人当年在兰沧江三角洲建过据点,那地方叫‘真浦’。

当地人可能自称‘大叻’——

听着像是夸自己聪明的意思。

波斯商人没弄明白,就管他们叫‘真叻人’,传到中原就变了调,成了‘真腊’。”

林有德在一旁听得直点头:

“这倒像宋人的风格。

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天朝上邦,对南洋土着瞧不上眼,统统一句‘南蛮土人’打发了,至于地方叫啥根本不在意。”

张真至接话道:

“元朝更别提了,偌大个帝国,眼里只有中央之国,边边角角的地方能有个名儿就算给面子,管你实际叫啥?

反正按时进贡就行。”

说笑间,众人已经走到城门前。

高宇顺抬头看了看城头的匾额,上面刻着弯弯曲曲的文字,谁也认不出。

“别琢磨原名了,”

他挥了挥手,

“兰沧江以西,就叫兰西城吧。”

简单粗暴,却没人反对——

沿途的地名本就杂乱,这么叫反倒清楚。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