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风云之变法危途》
第一章:阴云笼罩的栎阳:孝公病重的消息,如同阴霾一般迅速笼罩了整个栎阳城。大街小巷,人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忧虑与不安。往日热闹的集市,如今也显得有些沉闷,商贩们吆喝的声音都小了许多,仿佛生怕惊扰了这压抑的气氛。
在太傅府中,甘龙坐在书房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得意神情。他摩挲着手中的玉如意,对着前来商议的一众旧贵族说道:“诸位,如今孝公病重,那卫鞅没了最大的靠山,正是咱们废除新法,恢复旧制的大好时机啊。”
众人纷纷附和,公子虔却微微皱眉,沉声道:“虽说如此,可那卫鞅也不是好对付的,这些年他在秦国根基渐深,咱们还需谨慎行事。”
甘龙冷笑一声:“哼,再深的根基又如何?他卫鞅不过是个外来客卿,变法本就触动了秦国诸多士族的利益,只要咱们振臂一呼,还怕没人响应?”
而此时,在商君府内,卫鞅同样面色凝重。他深知旧贵族们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必定会想尽办法来破坏新法。他叫来亲信景监,吩咐道:“景监,你即刻安排人手,严密监视甘龙、公子虔等人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景监领命而去,卫鞅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心中暗自思忖:“变法之路,艰难险阻重重,可绝不能在此时功亏一篑啊。”
第二章:暗中的谋划
甘龙等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谋划。他们先是暗中联络了不少在朝堂上对新法心怀不满的官员,许以重利,让他们在朝堂上附和废除新法的提议。
同时,甘龙还派人在栎阳城中散布各种关于新法的谣言,说什么“新法触怒了上天,才让国君病重”,“继续施行新法,秦国将大祸临头”等等。一时间,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对新法产生了怀疑。
而卫鞅这边,也没闲着。他一方面加强了对城中治安的管控,让士兵们在街道巡逻,一旦发现有人蓄意散播谣言,立刻抓起来审问。另一方面,他召集了支持新法的官员和一些有威望的百姓代表,向他们说明情况,稳定人心。
在军营里,那些靠着军功获得爵位和土地的士兵们,听闻了旧贵族的动向,个个义愤填膺。黑坨子如今已经是个小队长了,他站在士兵们面前,大声说道:“兄弟们,咱们如今的好日子可都是靠着商君的新法得来的,要是让那些旧贵族得逞了,咱们又得回到从前那苦日子去,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士兵们齐声高呼,纷纷表示愿听从商君调遣,保卫新法。
第三章:朝堂上的交锋
几日之后,朝堂之上,气氛格外紧张。
甘龙率先出列,向躺在榻上的孝公奏道:“君上,如今您龙体欠安,臣以为这是上天对我秦国施行新法的警示啊。新法施行以来,民怨沸腾,士族离心,长此以往,秦国恐有亡国之危,还望君上三思,暂且废除新法,以安民心啊。”
卫鞅立刻上前反驳:“太傅此言差矣!新法施行以来,秦国粮食产量大增,军队战斗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者众多,何来民怨沸腾之说?不过是有人蓄意造谣,妄图扰乱我秦国罢了。”
甘龙冷笑道:“哼,卫鞅,你莫要狡辩。且看如今栎阳城中,百姓人心惶惶,这难道不是新法之过?”
卫鞅正色道:“那不过是有人暗中散播谣言所致,臣已派人查明,皆是甘龙大人一党所为,其目的就是为了废除新法,恢复旧制,好继续维护他们那腐朽的利益。”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新旧两法的官员们各执一词,争吵不休。孝公躺在榻上,虚弱地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说道:“此事容后再议,朕……咳咳……朕乏了。”
众人只得退下,可这朝堂上的交锋,却让双方的矛盾愈发尖锐了。
第四章:险象环生的局势
退朝后,卫鞅刚回到府中,景监就急匆匆地前来禀报:“商君,不好了,咱们的眼线发现,甘龙他们暗中召集了一批死士,似乎是准备对您不利啊。”
卫鞅眉头一皱,却并不慌乱:“看来他们是狗急跳墙了,不过,想对付我,没那么容易。”
他立刻安排府中的护卫加强戒备,同时又向军中调来了一队精锐士兵,守护在商君府周围。
而甘龙那边,见卫鞅防备森严,一时也有些头疼。公子虔劝道:“太傅,如今硬来恐怕不行,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先想办法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才是。”
甘龙点点头,又心生一计。他让手下的人去联络那些在变法中利益受损的地主富商,让他们出钱资助一些文人墨客,撰写文章抨击新法,还在民间组织一些所谓的“请愿”活动,要求废除新法。
一时间,栎阳城中的局势愈发混乱,新法的推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秦国的命运仿佛在风雨中飘摇,随时都可能被这股逆流所吞没。
第五章:意外的援手
就在卫鞅忙于应对旧贵族的种种手段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他国的书信。
原来是曾经被卫鞅在外交上说服过的魏国一位大臣,他在信中表示,虽然魏秦两国曾有诸多恩怨,但如今他也看到了秦国变法后的强大,若是秦国因为内乱而废除新法,重新陷入混乱,对周边各国也并非好事。所以,他愿意暗中帮忙,提供一些情报,助卫鞅稳定局势。
卫鞅看完信后,心中感慨万千。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竟会得到他国之人的援手。他立刻根据信中提供的情报,掌握了甘龙等人更多的暗中谋划,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
同时,卫鞅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前往城中各个工坊、田庄,向百姓们解释新法的好处,告诉他们如今的安稳生活来之不易,若是新法被废,大家又将回到过去那种被贵族欺压、食不果腹的日子。百姓们听了,纷纷醒悟过来,对那些要求废除新法的“请愿”活动也不再理会,甚至有些人还主动站出来,反驳那些被旧贵族收买的文人墨客的言论。
第六章:太子驷的抉择
太子驷这段时间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深知新法对秦国的重要性,自己这些年也亲眼看到了秦国在变法后的变化,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军队日益强大。可另一方面,旧贵族们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他们毕竟在秦国根基深厚,而且不少还是自己的亲族长辈。
公子虔找到太子驷,劝说道:“太子啊,那卫鞅的新法虽有成效,可终究是违背了祖宗之法,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如今正是您站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废除新法,才能让秦国安稳啊。”
太子驷皱着眉头,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说道:“太傅,我观这新法施行多年,秦国确实变得强大了许多,若此时贸然废除,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况且,父王临终前也叮嘱我要好好向商君学习,遵守新法,我不能违背父王的遗愿啊。”
公子虔听了,不禁长叹一声,知道太子驷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第七章:最后的较量
随着孝公的病情愈发严重,旧贵族们也越发急切地想要废除新法。
甘龙决定孤注一掷,他联合了朝中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立刻废除新法,还以“卫鞅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为由,请求太子驷下令捉拿卫鞅。
太子驷拿着联名上书,心中十分为难。他知道这是旧贵族们的阴谋,可又不好直接驳回,毕竟他们人数众多。
就在这时,卫鞅主动进宫求见太子。他向太子驷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又将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旧贵族们暗中谋划、蓄意破坏新法的证据一一呈上。
太子驷看了证据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参与联名上书的几位大臣抓起来审问,还宣布对甘龙、公子虔等人进行斥责,警告他们不得再妄图破坏新法。
甘龙没想到太子驷会如此决绝,他知道大势已去,可心中仍不甘心,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第八章:孝公驾崩与新法延续
然而,就在这场风波还未完全平息之时,孝公终究还是没能熬过病痛,驾崩了。
整个栎阳城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百姓们纷纷为这位一心想要让秦国强大的国君哀悼。
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牢记着孝公的遗愿,也深知新法对秦国的重要性。在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上,他就明确表示,新法将继续在秦国推行,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而那些旧贵族们,见新君如此坚定,也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卫鞅虽然失去了孝公这位知己与支持者,但看到新法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秦国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心中也感到了一丝欣慰。
此后,秦国在新法的推动下,继续稳步发展,国力日益强盛,逐渐成为了战国七雄中令人敬畏的强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历代风云五千年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