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战国之权谋暗涌》
第一章:密议阴谋
栎阳城内,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涌动。公子虔的府邸中,气氛压抑而诡秘,密室里烛火摇曳,映照出一众旧贵族们或阴沉或愤恨的面容。
公子虔坐在首位,目光阴鸷,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正是时机,卫鞅势大,若不趁此时将他扳倒,往后再无机会。”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仿佛已经看到了卫鞅倒台后的场景。
众人听闻,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那卫鞅仗着君上的支持,推行那新法,把咱们往日的荣光与特权都给剥夺了,此仇不报,更待何时!”一位头发花白却满脸怨愤的贵族拍着桌子说道。
“哼,那新法严苛至极,让咱们这些贵族在百姓面前都失了体面,可君上却一味偏袒他,如今君上病重,正是咱们出手的好时候啊。”另一个身着华丽锦袍的贵族也跟着应和。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情绪越发高涨,密室里充斥着对卫鞅的不满与愤恨。
“咱们得想个周全之策,不能贸然行事啊。”一位较为谨慎的贵族皱着眉头提醒道。
公子虔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已有计较,咱们先买通宫中侍卫,让他们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有了这等‘铁证’,再联名上奏太子,定能让卫鞅万劫不复,到时候,咱们便可恢复往日的荣光与特权了。”
众人听了,皆是眼前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当下便开始细细谋划起来,如何买通侍卫,怎样伪造证据,每一个环节都讨论得极为细致,仿佛卫鞅已经成了他们砧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
而此刻,在城中另一处,卫鞅正在处理着变法的诸多事务,丝毫不知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第二章:卫鞅警觉
卫鞅这几日总感觉心头隐隐有些不安,变法推行多年,虽让秦国日益强盛,百姓富足、军队精锐,但也触动了太多旧贵族的利益,他深知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这日,卫鞅正在府中书房查看各地送来的关于新法实施情况的奏报,亲信李义匆匆走进来,神色略显紧张:“大人,属下听闻一些风声,那公子虔近日频繁与诸多旧贵族往来密切,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卫鞅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奏报,站起身来,踱步沉思了片刻后问道:“可探听到具体所谋何事?”
李义摇摇头:“暂时还未确切知晓,只是看他们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定不是什么好事,大人您可得早做防备啊。”
卫鞅点点头,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我料他们也憋不出什么好主意,无非是想在这关键时候对新法动手,想扳倒我罢了。你多派些可靠之人去暗中留意他们的动静,一有情况,立刻来报。”
“是,大人,属下这就去安排。”李义领命退下。
卫鞅重新坐回书桌前,心中却难以平静,他知道,与旧贵族之间的这场争斗,已然到了最关键、也最凶险的时刻,稍有不慎,不仅自己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恐怕连性命都堪忧,可他又怎会轻易退缩,为了秦国的未来,他必须要顶住这重重压力。
第三章:买通侍卫
公子虔这边,已经开始着手实施计划的第一步——买通宫中侍卫。
他派出心腹之人,带着重金悄悄潜入宫中,找到了几位平日里就对卫鞅变法心怀不满、又贪图钱财的侍卫。
在宫中一处偏僻的角落,公子虔的心腹赵四压低声音对那几个侍卫说道:“几位兄弟,如今有个能让你们飞黄腾达的机会,就看你们愿不愿意把握了。”
几个侍卫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长些的侍卫问道:“赵爷,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好事,您不妨直说。”
赵四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包沉甸甸的金子,在几人面前晃了晃:“只要你们帮着做一件事,这些金子就是你们的了,而且日后公子虔大人还会保你们荣华富贵。”
那几个侍卫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贪婪之色尽显,忙不迭地问道:“赵爷,到底是什么事啊?您快说呀。”
赵四左右看了看,确定无人后,才压低声音说:“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到时候往太子那儿一送,把卫鞅扳倒了,你们可就是大功一件啊。”
几个侍卫一听,顿时面露犹豫之色,谋反可是大罪,万一事情败露,那可是掉脑袋的事啊。
赵四看出了他们的顾虑,又加了把火:“你们怕什么,有公子虔大人在背后撑腰,况且咱们做得隐秘些,哪会那么容易被发现,你们就甘心一辈子当个小小的侍卫,守着那点微薄的俸禄过活?”
在赵四的威逼利诱下,几个侍卫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点头答应了下来。
公子虔得到消息后,嘴角泛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仿佛已经看到卫鞅在劫难逃了。
第四章:伪造证据
那几个被买通的侍卫开始按照公子虔等人的吩咐,着手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
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存放宫中杂物的库房,从里面找出一些陈旧的兵器,又弄来一些写有疑似与他国往来密信的纸张,然后在上面编造一些模棱两可却又似乎暗藏玄机的话语,意图将卫鞅与他国勾结谋反的假象坐实。
其中一个侍卫一边写着那伪造的密信,一边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有些发虚:“我说哥几个,咱们这事儿真不会被发现吧,我这心里怎么老是七上八下的呢。”
另一个侍卫瞪了他一眼:“都到这份上了,你还说这些,现在收手也来不及了,只要咱们做得像那么回事,再加上公子虔大人的运作,肯定没问题的。”
几个人忙活到天快亮,才总算把那些所谓的“证据”准备妥当,然后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地方,等待着公子虔下一步的指示。
而此时的卫鞅,通过亲信的打探,也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他加强了府中的戒备,同时也在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知道,那些旧贵族肯定不会只是小打小闹,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第五章:联名上奏
公子虔看着眼前这些伪造好的证据,满意地点点头,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召集那些旧贵族们再次来到府邸密室。
“诸位,证据已然备好,咱们现在就联名上奏太子,让太子知晓那卫鞅的狼子野心,尽快将他拿下。”公子虔神色振奋地说道。
众人纷纷响应,一个个在那奏疏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狠毒,仿佛已经看到卫鞅被打入大牢,受尽折磨的场景。
随后,公子虔带着这份联名奏疏,亲自前往太子府。
太子驷正在府中读书,听闻公子虔求见,心中有些疑惑,便让人将他请了进来。
公子虔行过礼后,便呈上了奏疏:“太子殿下,臣等近日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那卫鞅竟妄图谋反,这是臣等搜集到的证据,请殿下过目。”
太子驷接过奏疏,看着上面那一个个熟悉的贵族名字,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泛起一丝疑虑,他深知卫鞅变法对秦国的重要性,可如今这证据摆在眼前,又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叔父,此事非同小可,你等可有十足的把握?这些证据可都是属实的?”太子驷严肃地问道。
公子虔赶忙回道:“殿下,臣等怎敢拿这等大事开玩笑,这些证据皆是千真万确,那卫鞅仗着变法之功,在秦国日益骄纵,早有不臣之心啊,还望殿下为了秦国的安稳,尽快处置此事。”
太子驷看着奏疏,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一旦此事坐实,那秦国必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自己必须要慎重对待。
第六章:卫鞅自辩
卫鞅很快也得知了公子虔等人联名上奏太子的消息,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当下便决定进宫面见太子,为自己辩白。
在太子府的大殿中,卫鞅见到了太子驷以及在场的公子虔等人,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卫鞅,你可知罪!如今有人联名上奏,说你妄图谋反,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公子虔指着卫鞅,厉声呵斥道。
卫鞅面不改色,先是向太子行了一礼,然后从容地说道:“太子殿下,臣一心只为秦国,变法多年,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让秦国强大,让百姓富足,何来谋反一说,这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还望殿下明察啊。”
说着,卫鞅看向那所谓的证据,冷笑一声:“这些伪造的东西,也敢拿来当做证据,实在是可笑至极。殿下您细想,臣若真有谋反之心,为何还要尽心尽力推行新法,让秦国日益强盛,这于理不合啊。”
太子驷听着卫鞅的话,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便看向公子虔:“叔父,卫鞅所言,也不无道理,这些证据,是否真的可靠?”
公子虔脸色一变,赶忙说道:“殿下,卫鞅巧舌如簧,这些证据都是经过多方查证的,绝无伪造可能,您可莫要被他蒙蔽了啊。”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太子驷一时之间也难以决断,心中十分纠结,不知该相信谁才好。
第七章:暗中调查
太子驷看着眼前争执不下的两人,心中明白,此事不能仅凭这些所谓的证据和双方的言辞就仓促定论,必须要暗中调查清楚才行。
“此事事关重大,本太子也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做决断,本太子会派人暗中彻查此事,在结果出来之前,你们都莫要再生事端。”太子驷严肃地说道。
公子虔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太子驷一个眼神制止住了,只得悻悻地闭上了嘴。
卫鞅则松了一口气,他相信只要认真调查,这些伪造的证据定会被识破,自己的清白也能得以证明。
太子驷派出了身边最为得力的亲信赵高,让他秘密去调查此事。赵高领命后,先是从那几个提供证据的侍卫入手,不动声色地开始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同时也派人去核实那些所谓密信中提到的与他国往来的情况。
而公子虔等人见太子要调查,心中有些慌乱,他们一边暗中警告那些侍卫不要露出破绽,一边又想着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整个局势变得越发紧张起来。
第八章:真相渐明
赵高经过几日的仔细调查,渐渐发现了一些端倪。
他发现那几个侍卫近日行为举止十分可疑,时常偷偷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而且神色慌张,似乎在害怕着什么。
于是,赵高找了个机会,趁其中一个侍卫落单时,将他悄悄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威逼利诱之下,那侍卫终究还是扛不住,将公子虔买通他们伪造证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赵高又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核实,越发确定了这是一场针对卫鞅的阴谋。
他赶忙回宫将调查结果禀报给太子驷:“殿下,属下已经查明,那所谓卫鞅谋反的证据,皆是公子虔等人买通侍卫伪造的,他们意图陷害卫鞅大人,好恢复旧贵族的特权啊。”
太子驷听后,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没想到自己的叔父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心中既失望又愤怒。
“好你个公子虔,竟敢欺瞒本太子,妄图扰乱朝堂,其心可诛!”太子驷气愤地说道。
当下,太子驷决定要严惩公子虔等人,同时也要还卫鞅一个清白,让这场阴谋彻底大白于天下。
第九章:严惩阴谋者
太子驷带着赵高以及一众侍卫,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公子虔的府邸。
公子虔看到太子驷突然到来,心中暗叫不好,却还强装镇定地迎了上去:“殿下,您怎么突然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太子驷冷哼一声,怒目而视:“叔父,你做的好事,还敢在这里装糊涂!你买通侍卫,伪造证据,陷害卫鞅的事,本太子已经全都知晓了,你还有何话可说?”
公子虔一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殿下,臣……臣也是为了秦国着想啊,那卫鞅的新法实在是太过严苛,损害了太多贵族的利益,臣这才出此下策啊,还望殿下恕罪。”
“哼,为了秦国着想?你这分明是为了一己私利,妄图扰乱朝堂,破坏秦国的变法大业,本太子绝不能轻饶了你!”太子驷厉声说道。
随后,太子驷下令将公子虔以及参与此事的一众旧贵族全部拿下,关进大牢,等候发落。同时,他还在朝堂上宣布了此事的真相,还卫鞅一个清白,让众人都知晓这是一场阴谋。
卫鞅得知后,对太子驷感激不已,他明白,经过这场风波,变法之路虽依旧艰难,但至少暂时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第十章:变法继续
经此一事,秦国朝堂上下都对卫鞅的变法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些原本还摇摆不定的官员,也看到了卫鞅的决心以及太子对变法的支持,纷纷坚定地站在了卫鞅这一边。
卫鞅更是趁热打铁,继续深化变法的各项举措。
他在农业方面,推行新的耕种之法,鼓励百姓开垦更多的荒地,并且承诺只要开垦成功,土地便可归百姓私有,大大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一时间,秦国的田野间处处都是劳作的身影,粮食产量也稳步提升。
在军事上,卫鞅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强度,选拔了一批有勇有谋的年轻将领,同时提高了军功的赏赐,让士兵们更加奋勇杀敌,秦军的战斗力愈发强悍。
在商业上,他制定了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各地的商人互通有无,秦国的集市日益繁荣,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变法的持续推进,秦国变得越发强盛,百姓们安居乐业,对卫鞅更是赞誉有加,而卫鞅也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还远未完成,他要让秦国成为真正的天下强国,任重而道远。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历代风云五千年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