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7章 溏泄三月难安寝,岐大夫妙启肾中阳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六月的雨下得黏黏糊糊,把青溪镇的柏油路浸得发亮。岐仁堂的木门被风推得吱呀响,岐大夫正坐在靠窗的竹椅上翻《金匮要略》,鼻尖萦绕着苍术与艾叶混合的药香。他指尖划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那句,忽听得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抬头便见个穿藏青西装的中年男人站在檐下,裤脚沾着泥点,手里攥着块湿透的手帕。

\"是岐大夫吧?\"男人声音发紧,把帕子往裤腿上蹭了蹭,\"我是傅家的老周,我们家夫人病得厉害,求您去看看。\"

岐大夫放下书,慢悠悠起身。他穿件月白褂子,袖口磨得发亮,鼻梁上架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起来像两弯月牙:\"傅家?是开发区做建材生意的傅老板家?\"

\"正是正是!\"老周连连点头,\"夫人这病拖了快三个月了,一天拉七八回,稀得像溏泥,吃啥拉啥,身上冷得像揣着冰坨子,市里大医院跑遍了,查不出啥名堂,药吃了一箩筐,半点用没有。昨儿听人说您这儿能瞧这怪病,连夜就想过来,天没亮就派我来接您。\"

岐大夫从柜台后拎起棕色药箱,朝里屋喊:\"小艾,记着把晾在檐下的陈皮收进来,我去趟傅家。\"

里屋蹦出个扎马尾的姑娘,二十出头,白大褂上别着支银簪子,是岐大夫的徒弟艾铃:\"师父,用不用我跟着?\"

\"去看看也好,\"岐大夫摸了摸她的头,\"这病有意思,能学东西。\"

傅家住在开发区的别墅区,朱漆大门旁的石狮子被雨水冲刷得油亮。进了客厅,就见沙发上斜靠着位五十来岁的妇人,脸色白得像宣纸,嘴唇没半点血色,身上裹着件厚羊绒披肩,说话时气若游丝:\"岐大夫...劳您跑一趟...\"

\"傅夫人客气了。\"岐大夫在她对面的单人沙发坐下,\"伸个手我瞧瞧脉。\"

傅夫人的手从披肩里伸出来,手指虚浮,指甲盖泛着青白色。岐大夫三指搭在她腕上,闭上眼睛,指腹感受着脉象的跳动——慢,沉,弱,像深潭里挣扎的小鱼,半天才能顶一下指尖。他换了另一只手,脉象如出一辙。

\"这三个月,除了拉肚子,还有啥不舒服?\"岐大夫收回手,声音放得更柔。

\"冷...\"傅夫人喘了口气,\"从骨头缝里往外冒寒气,夏天穿棉袄都不觉得热,晚上盖三床被子还冻得睡不着。饭也吃不下,一碗粥得分三次喝,稍微多吃一口,肚子就咕噜噜响,接着就得上茅房。\"

艾铃在一旁记着,笔尖在纸上沙沙响:\"溏泄三月,日七八行,畏寒甚,纳差,神疲。脉迟微,舌淡苔白滑。\"

岐大夫看向傅夫人:\"是不是总觉得累?说话都费劲儿?\"

\"可不是嘛,\"傅夫人叹了口气,\"前阵子孙子满月,家里来了些亲戚,我就站着说了几句话,回来就躺了两天,浑身骨头像散了架。\"

\"师父,这是不是《黄帝内经》说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艾铃忍不住问,\"夫人这阳气看着是真虚了。\"

岐大夫点点头,转向傅夫人:\"您这病,根子在'阳'上。咱们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太阳不够暖,地上的庄稼就长不好;人身上的阳气不足,脏腑就没力气干活。您想想,脾是管运化的,就像家里的灶台,阳气是柴火,柴火不够,灶台烧不热,吃进去的东西就化不了,堆在肚子里,只能变成稀水拉出去——这就是您拉肚子的缘故。\"

傅老板这时从书房出来,手里端着杯热茶:\"岐大夫说得在理!之前有大夫说她脾虚,开了些补脾胃的药,吃了也不见好。\"

\"脾虚是真的,但不止脾虚。\"岐大夫接过茶,却没喝,\"脉迟为阴盛,脉微是阳衰。阴就像水里的寒气,阳就像火,现在火快灭了,寒气自然越积越多,所以您夫人怕冷得厉害,这是'阴胜则寒'。脾属土,土得靠火来温,这火不光是脾自己的小火,更得靠肾里的大火——肾是水脏,里面藏着一点真阳,就像水底埋的火种,这火种旺了,才能往上烧,把脾土烤得暖暖的,水湿才能化掉。\"

他看向艾铃:\"《难经》里说'肾者,牝藏也,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这肾里的真阳,就是'水中火',是一身阳气的根本。\"

艾铃恍然大悟:\"所以夫人不只是脾的问题,肾里的'水中火'也弱了?\"

\"先试试温脾阳看看。\"岐大夫提笔开方,\"脾是后天之本,先把脾补起来,说不定能带动阳气。\"他写的是四君子汤加干姜、肉桂:人参三钱,白术四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二钱,干姜二钱,肉桂一钱。

\"这方子是补脾气的基础方,\"岐大夫解释道,\"人参像老母鸡,能补气;白术像干柴,能燥湿健脾;茯苓像海绵,能吸水;甘草是调和的,让几味药劲儿往一处使。再加干姜、肉桂,就像往灶里添两把火,帮着脾土升温。\"

傅老板赶紧让人抓药,煎好后,傅夫人当天就喝了一剂。可连着喝了两天,腹泻不但没减,反而更重了些,那天早上竟拉了十回,人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老周又急急忙忙跑到岐仁堂,进门就跺脚:\"岐大夫,这可咋整?药喝了更厉害了!\"

岐大夫正在给一位老农看咳嗽,听完眉头微蹙:\"别急,我看完这位老乡,马上过去。\"

到了傅家,见傅夫人脸色比前两天更差,嘴唇泛着青,眼眶陷了下去。岐大夫再诊脉,还是迟微,但似乎更弱了些。

\"药喝下去,有没有觉得肚子里暖和点?\"岐大夫问。

傅夫人摇摇头,声音细若蚊蚋:\"喝的时候觉得嗓子眼有点热,往下走就没感觉了,肚子还是凉凉的,拉得更凶了。\"

艾铃在一旁小声问:\"师父,这是咋回事?四君子补脾胃,干姜、肉桂温阳,按理说是对症的啊。\"

岐大夫让傅家人都出去,只留艾铃在旁边,才缓缓道:\"之前我只看到脾土虚,没细想这脾土为啥虚。脾土就像田里的土,要想土好,不光要晒太阳(脾阳),还得有地下的水脉滋润,更得有地底下的火气往上冒——这地火就是肾阳。现在是地火快灭了,光在表面晒太阳,土还是冷的,水湿照样存不住。\"

他拿起桌上的茶壶,往茶杯里倒了点水:\"你看这水,要想烧开,得靠底下的火苗。如果炉子里的火快灭了,就算你往水里加两勺热水,也只能热一会儿,很快又凉了。傅夫人这就是'水中火'不足,肾里的真阳太弱,中焦的阳气没了根本,补再多脾阳也站不住脚。\"

艾铃恍然大悟:\"《脾胃论》里说'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可脾胃虚的根子,有时候在肾?\"

\"对喽。\"岐大夫重新开方,\"这次得把地火点燃。\"他写的是: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肉桂一钱,附子一钱。

艾铃看着方子:\"师父,白术加量了,还加了附子?\"

\"白术能燥湿,她腹泻这么久,肚子里水湿重,得多用点才能把水湿吸干。\"岐大夫指着方子解释,\"附子这药厉害,就像往快灭的炉子里扔块干炭,能一下子把肾里的真阳烧起来,《神农本草经》说它'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这就是说它能祛寒湿、温阳气,劲儿特别足。肉桂呢,就像根引火的柴,能把附子的火气引到该去的地方,不让它乱烧。再加上人参补气,白术健脾,这就叫脾肾同补,让底下的火能往上烧,脾土才能真正暖起来。\"

傅老板看着方子,有点犹豫:\"岐大夫,这附子是不是有毒啊?之前听人说这药厉害得很。\"

岐大夫笑了:\"附子是有毒,但炮制过的附子,再用慢火煎上一个时辰,毒性就去得差不多了。《本草纲目》里说'附子性大热,能除脏腑沉寒,回阳救逆',对付这种真阳衰微的病,就得用这药,就像冬天冻僵了,得用大棉袄裹着,还得靠火炉子烤,小炭盆可不管用。\"

傅家按嘱咐煎药,附子先单独煎了一个时辰,再下其他药,煎好后是浓浓的一碗,颜色像深褐色的琥珀。傅夫人捏着鼻子喝下去,没一会儿,就觉得肚子里像揣了个小暖炉,那股暖意慢慢往下走,一直到小腹,再从后腰往外散,之前骨头缝里的寒气好像被这股暖流赶得节节败退。

那天下午,傅夫人没拉肚子,到了傍晚,竟觉得饿了,让保姆煮了小半碗小米粥,慢慢喝完,肚子也没闹腾。

第二天再喝一剂,腹泻减到了三次,虽然还是稀的,但量少了很多。身上的冷劲儿也轻了,中午把羊绒披肩摘了,只穿件薄毛衣也不觉得难受。

连着喝了五剂,傅夫人的腹泻变成了一天一次,虽然还有点不成形,但已经不是溏泥状了。她能下床走几步,脸上有了点血色,说话也有力气了:\"岐大夫,这药真管用,我现在觉得身上暖烘烘的,晚上能睡四五个时辰了。\"

岐大夫诊脉,脉象比之前有力了些,虽然还是偏迟,但\"微\"的感觉轻了,像雨后的小鱼,游动得畅快了些。

\"阳气慢慢回来了,但还得巩固。\"岐大夫说,\"附子、肉桂是救急的,不能常吃,得用个平和的方子慢慢补。\"他开了八味丸的方子,让傅家按方配药,做成蜜丸,每天早晚各吃一丸。

\"这八味丸是《金匮要略》里的方子,\"岐大夫给傅夫人解释,\"有熟地、山茱萸、山药补阴,茯苓、泽泻、丹皮利水,再加上附子、肉桂温阳,阴阳同补,就像给肾里的小火添柴,慢慢烧,让阳气能持续往上走,脾土才能长久地暖和。\"

傅夫人吃了一个月的八味丸,腹泻彻底好了,每天能正常吃饭,早上还能跟着小区里的老太太们打半小时太极。那天她特意去了趟岐仁堂,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脸上带着笑,跟之前判若两人。

\"岐大夫,真是谢谢您,\"她递过一篮新鲜的桃子,\"这是老家院子里结的,您尝尝。\"

岐大夫笑着接过:\"您这是自己的阳气慢慢旺起来了,药只是帮了点忙。\"他看向正在碾药的艾铃,\"记住了,看病就像浇地,得先看看是水渠堵了,还是水源少了,找对根子,才能把地浇透。\"

艾铃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久泄不止,先辨脾阳,再察肾阳,水中火衰则脾土不温,非独补脾可愈,需温肾以助脾,阳回则湿化,病自瘥。\"

窗外的雨早就停了,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岐仁堂的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金子。药香混着桃子的甜香,在空气里慢慢散开,听着倒像是那句\"阳气升而万物生\"的老话,在风里轻轻晃悠。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