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胜天之大夏再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9章 近乎于零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抑制住了‘创痕’的熵增!虽然只是模拟层面和极小尺度的实验验证,时间以皮秒计,但理论方向被完全证实了!”祁同舟的声音带着哭腔般的激动:“更不可思议的是,言语涵从‘星尘遗骸’本身的物质构成反向推导!她提出,要稳定这种强行打开的或修复中的空间结构,必须有一种能‘锚定’高维空间曲率、自身物理性质极端稳定、且能承载SLR场能量谐振的材料!她称之为‘空间拓扑绝缘体’(Spati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StI)!”

祁同舟的背景画面瞬间切换。那块拳头大小的仪器核心晶片被放大到极致。它呈现出一种非金非石、非晶非晶的奇特状态,表面流动着金属般的光泽,内部结构却如同凝固的星云,充满了复杂到令人目眩的分形几何和拓扑孔洞。

无数道细微到纳米级的SLR场能量流,正通过仪器精密的能量注入阵列,被导入这块晶片内部。

“看!”祁同舟的声音带着朝圣般的敬畏:“这就是我们基于言语涵的理论指导,结合火星基地的尖端制造工艺,在超高引力井和强磁场环境下,用‘冥河’暗物质能量轰击特定配比的超密态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首次合成出的类星尘材料!我们命名为‘息壤-1型’!它的内部拓扑结构,完美契合言语涵对StI材料的数学描述!虽然只是雏形,性能远不及真正的‘星尘遗骸’,但它……它能短暂承载!”

背景画面再次切换回核心实验室实时景象。那枚悬浮的“星尘遗骸”旁边,“息壤-1型”晶片被安置在一个更小型的、结构无比精密的力场约束装置中心。装置的能量指示条瞬间飙升到顶点!嗡——!

一道肉眼可见的、只有铅笔粗细、极其不稳定的幽蓝色空间漩涡,骤然在“息壤-1型”晶片表面上方不足一厘米处浮现!它疯狂地旋转、扭动、边缘模糊不清,仿佛随时都会崩溃,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空间波动。

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的惊呼和狂喜的呼喊!

0.0004秒!

那道微小的幽蓝漩涡仅仅存在了0.0004秒,便如同被戳破的肥皂泡,无声无息地湮灭了。晶片表面留下了一道细微的、如同灼烧过的痕迹,空间波动迅速平息。

“0.0004秒!陈上校!0.0004秒!”祁同舟的声音嘶哑了,他用力拍着桌子,虚拟影像都在晃动:“一个稳定的、人工诱导的、可定位的微型虫洞!虽然只是实验室尺度,持续时间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这证明了言语涵理论的正确性!证明了‘息壤’材料路线的可行性!证明了……我们人类,真的有可能掌握这把‘钥匙’!”

陈胜静静地听着,如同沉默的礁石。祁同舟激动的话语、实验室狂热的画面、那昙花一现的幽蓝漩涡……所有信息如同冰冷的洪流冲刷着他的意识。

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那双深潭般的眼眸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

空间晶格谐振场(SLRFt)……言语涵……她竟然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将自己一个模糊的直觉,点石成金般铸造成了通往空间奥秘的阶梯!用暗物质能量模拟空间结构的谐振来抑制熵增?以类星尘的“空间拓扑绝缘体”材料作为稳定空间的基石?

天才?不,这已近乎神迹!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全息模型上不断震荡的幽蓝色SLR场上,锁定在那昙花一现的虫洞漩涡上。

前世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再次翻涌:凯撒的“深渊之心”引擎、“叹息壁垒”护盾……那些强大到令人绝望的技术,其核心能量图谱与运行模式,此刻在这SLR场的震荡频率面前,竟隐隐显露出一丝……粗陋?

一种冰冷的战栗感顺着脊椎爬上陈胜的后脑。

“祁老,”陈胜开口了,声音低沉沙哑,却异常清晰,瞬间压下了祁同舟的激动:“抑制熵增,只是第一步。稳定虫洞,才是关键。‘息壤-1型’的承载极限是多少?虫洞开启所需的最低SLR场强度和频率阈值?可维持的稳定直径?能量消耗与空间坐标定位精度?有没有突破光速壁垒的理论可能性?还有……”

他的语速极快,问题如同连珠炮般射出,每一个都直指核心,带着军事指挥官特有的、对实用性和战场价值的极致苛求:“这0.0004秒的虫洞,能否进行物质或信息传输?哪怕一个原子?一个光子?”

祁同舟的激动被陈胜这一连串冰冷精准的问题浇得冷静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迅速调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和分析报告。

“陈上校,您的问题切中要害。”祁同舟推了推眼镜,语气恢复了科学家的严谨:“目前‘息壤-1型’只是初代原型,其空间拓扑结构稳定性、能量谐振承载阈值都极低。根据破坏性测试和理论模型外推,其极限承载时间不会超过0.001秒。开启一个稳定直径在1微米(μm)级别的虫洞,所需SLR场的最低能量阈值就相当于引爆一枚小型战术核弹,频率调制精度要求达到10^-18 hz级别,这需要行星级别的计算中心进行实时调控。”

他调出能量消耗模型,那夸张的曲线图让人望而生畏。

“至于物质传输……”祁同舟苦笑了一下:“0.0004秒,连一个光子都来不及完成全路径穿越。我们尝试注入过一个氦原子核,结果在穿越过程中引发了空间湍流,导致虫洞提前崩溃,并且对‘息壤-1型’晶片造成了不可逆损伤。信息传输理论上可行,但需要极其强大的量子纠缠稳定器作为‘锚点’,而且信息带宽在目前的虫洞尺度下……近乎于零。”

喜欢胜天之大夏再起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胜天之大夏再起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