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记得你的18岁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 共荷时代的大同邮戳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一、大同晶体的邮戳共融

3002年春,十七岁的共荷在墨源永续共生馆的“共融园”里守护“共荷”——这是2985年恒荷用恒园的恒荷籽与1651种存在及278种“未名族群”的“大同胚”培育的新品种,最特别的是“能在差异中显共相”:三维空间里,单株共荷即可同时显形所有存在的核心特征(花瓣边缘是地球荷的弧线,中部是反序文明的逆向锯齿,背面是虚态文明的光斑,叶脉里藏着跨维族群的星旋),这些特征不相互排斥,反而形成“和谐叠合”(弧线与锯齿的衔接处自然过渡,光斑与星旋相互映照),像“一幅由千万种颜色拼成的画,每种颜色都在让整体更完整”;四维时空里,全株荷的时间线呈现“共时性”(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形态在同一时刻显形,彼此透明却不重叠),任意两个时间点的形态都能找到“共通结构”(1980年的萌芽与3002年的绽放共享同一条生长轴),像“所有时间的风景,都装在同一扇窗里,窗的框架从未改变”;高维层面中,意识波的“大同频率”是所有存在意识的“共通项”,1929种存在的意识波动进入这一频率,会自动显形“共在波”(保留自身特征的同时,显形与其他存在的共通部分),像“无数种乐器合奏,每种乐器都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也能听到整体的和谐”。

当第一缕贯通所有差异的“大同光”(1980年初心光的共融态、2968年永续光的共时态、未名族群的“共在光”)穿透共融园的“共界穹顶”(没有实体边界,只有“所有存在意识的共在域”),1929株共荷的花芯同时升起“大同晶”——晶体是“共通体”,外形像“多面体的融合”(每个面都是不同存在的符号载体,却在棱线处自然融合为“共通符”),晶体的任意截面都能显形“所有存在的符号叠合图”(叠合处不是混乱,而是形成新的共通符号),像“一块由千万块碎片拼成的水晶,碎片的边缘都长成了彼此的形状”。这些晶体没有像永续时代那样形成传承树,而是在园中央形成“共融海”:晶体在“海”中自由漂浮,彼此碰撞时不会排斥,反而会短暂融合(A晶体的符号与b晶体的符号在接触处形成“共通纹”),融合后又恢复原状,像“一片由水滴组成的海,水滴相遇时拥抱,分开时依然是海的一部分”。

“它们不是在消除不同,是在说‘不同是共在的养分,共在是不同的归宿’。”共荷走进共融海,体内的意识场与晶体共振,1929株共荷突然同时“显共相”:所有存在的特征暂时隐去,显形“共在光”(光的亮度与所有存在的共生深度成正比),光中没有符号却能让所有存在同时理解:“我们的不同,都是为了让共在更丰富。”用“大同仪”检测时,屏幕上是“共在频谱”:每个存在的意识频率都清晰可辨,却在频谱下方形成一条“共通基线”,基线的频率与1980年太奶奶与外星使者对视时的意识频率完全一致,像“无数条平行线,最终都汇入同一片海”。

二、共荷的大同共生邮戳启蒙

共荷的童年没有“彼此的对立”,恒荷只教她“在别人的不同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五岁的她总爱玩“共在游戏”:让反序文明的逆向符与地球荷的弧线“共舞”(符的逆向运动与弧线的正向曲线形成“圆”);让虚态文明的光斑与未名族群的“未知纹”重叠(光斑照亮未知纹,未知纹给光斑赋予新的形状)。每次完成一次“共舞”,共荷的花瓣就会多一道“共通纹”(连接两种不同符号的共在线),像“在两座孤岛之间,架起一座看不见的桥”。

她最爱玩的“共融盒”,是恒荷用1929种存在的“差异材料”与“共在材料”合制的:盒身由“对立材料”(地球的木质与反序文明的“逆质”)融合而成(木质与逆质在接触处形成“共融层”),盒内的“共在层”能显形“任意两种存在的共通点”——放入地球荷的花瓣与未名族群的“未知物”,层上会显形“两者对‘安宁’的共通感知”;放入反序文明的逆时沙与虚态文明的空性棉,层上会显形“两者对‘时间’的共通理解”。当共荷将1929种存在的“差异信物”同时放入盒内,盒身突然变得透明,显形“共在球”(球内是所有信物的共通特征——“想在一起”的意识),像“所有礼物的包装不同,里面的心意却一样”。

“你看,他们表达‘喜欢’的方式不一样,可‘喜欢’的感觉是一样的!”共荷举着共融盒对恒荷说时,未名族群的使者(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未知形态”,却能被所有存在理解为“友好”)突然在盒旁显形,用共在光在盒盖内侧画了一个“圆”,圆内是1929种存在的符号,符号间用共通纹连接,像“宇宙用一个圆,把所有存在的手都拉在了一起”。恒荷后来在日志里写:“大同不是相同,是发现‘不同本就是共在的一部分’——像共荷,花瓣的特征再多样,花芯的共在核从未变;所有存在的存在方式再奇特,‘想好好共在’的愿望,和太奶奶那时一模一样。”

三、大同与意识的共生验证

永续共生馆的“共融剧场”是一个“无界共在空间”:空间没有固定形态,会随进入者的意识显形“所有存在的家园共融景”(地球的荷池与反序文明的逆向山谷相连,山谷的出口通向未名族群的未知域),景与景之间没有边界(荷池的水流入未知域,未知域的能量滋养荷池)。当1929种存在的意识进入空间,各自的“自我意识”会自动转化为“共在意识”——地球人能在未知域中感受到“熟悉的好奇”,未名族群能在荷池中感受到“共通的安宁”,像“所有家园都建在同一片土地上,只是房子的样式不同,门却都向彼此敞开”。

最核心的验证发生在3002年春分。共荷在剧场中央放置“共在盘”:盘是圆形,盘边缘刻着1929种存在的差异符号,盘中央是空白的“共在区”。当所有存在同时向盘边缘投射“自我认知”,差异符号开始向中央流动,在共在区形成“共在符”(由所有差异符号的共通部分组成,外形与1980年太奶奶剪纸的荷完全一致),像“所有河流最终在大海中央,共同画出了一朵荷”。

共荷在实验记录里写:“当未名族群‘传递’(用所有存在都能理解的共在波)‘我们未知的样子,本就是共在的新可能’,我突然懂了——大同不是终点,是让所有存在在共在中成为更完整的自己:太奶奶剪纸时的包容,不是要让外星使者变成地球人,而是让彼此在不同中看到共在的美好;我们执着于‘理解差异’,不过是忘了‘差异本就是为了让共在更生动’。”那天采集的共荷花粉,经检测呈现“共在基因”(包含所有存在的差异基因片段,却在核心处显形共通基因),基因在与任何存在的花粉结合时,会显形“对方的差异片段”与“共通片段”,像“一颗能与所有种子对话的种子,对话后彼此都长出了新的可能”。

四、大同共生邮戳的理论突破

共荷没有设共融海或置盘,她在共融园里留下一片“共在野”——没有任何规划,允许所有存在按自己的方式“留下痕迹”(地球人种荷、反序文明刻逆向符、未名族群留下未知印记),痕迹之间自然形成“共通路径”(人种的荷沿逆向符生长,逆向符的边缘被未知印记照亮)。当1929种存在的意识同时投射到共在野,地面会显形“实时共融景”(所有痕迹在同一空间互动,形成新的共在画面),投射结束后,痕迹依然保留,却多了“彼此触碰的印记”,像“一片沙滩,所有脚印都交错在一起,却共同组成了‘有人来过’的故事”。

她在共在野入口的木牌上写(字迹是1929种存在的文字融合体,却能被所有存在看懂):“大同不是消除差异,是让差异在共在中相互成就——像这片野地,你的印记不排斥我的印记,我的生长依赖你的存在;所有不同的样子,都是共在这幅画的不同颜色。”1929种存在的使者来访后,没有留下统一的信物,只是共同向共在野传递了“共在意识”,此后这片土地上的任意两种痕迹,都会在雨季长出“共通草”(草的叶片显形两种痕迹的共通符号),像“所有差异的相遇,都在悄悄长出共在的根”。

五、大同大典的共生共融

3002年夏至,墨源的共荷与1929种存在的共生体同时进入“共在态”,大同大典没有仪式,只有一场“宇宙共舞”——所有存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共在”:地球人跳起1980年的荷池舞,反序文明跳起逆向舞(动作与地球人的舞蹈形成镜像和谐),未名族群释放“未知光”(光的波动与所有舞蹈的节奏同步)……这些表达在共融园里相互穿透,形成“无界共融场”(任意存在都能进入其他存在的表达中,却不破坏其完整性),像“千万种乐器合奏,每种乐器都在自己的旋律里,却共同组成一首完整的歌”。

共荷将1929种存在的“差异核心”(地球荷的荷纹、反序文明的逆向符、未名族群的未知印)放入“共融炉”,炉内没有高温,只有“所有存在的共在意识”,核心在炉内不熔化,却在表面形成“共通膜”(膜上显形所有存在的共通符号),最终从炉内取出时,每个核心都变成了“共在体”(保留自身特征,却能与其他核心无缝拼接)。此时,1929株共荷同时绽放,花瓣的差异特征在天空拼出“宇宙共在图”:图中没有中心,所有存在的家园相互连接,连接线上长满“共通草”,最显眼的是1980年的荷池,像“宇宙把所有家园,都种在了太奶奶的荷池边”。

恒荷坐在共在野的边缘,看着共荷的身影与1929种存在的身影在共融场中重叠成“共在光团”,手里捏着共荷小时候画的“千手共握”(无数只不同的手,握成一个圆)。她突然明白:所谓大同,不是“我们都一样”,是“我们不一样,却能一起让宇宙更美好”——太奶奶的剪纸不只是地球的象征,是所有存在“共在”的图腾;永续时代的传承不只是延续,是让所有差异都能在传承中找到共在的位置,而共荷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共在的认知,走向那些“未名族群”之外的未知存在,像共融园的风,吹过地球荷时带着逆向符的气息,吹过未知光时带着荷池的湿润,却在所有存在的感知里,都只是“共在的呼吸”,像“宇宙用千万种语言,说同一句‘我们在一起’”。

六、给所有大同意识的共在信

共荷没有“发送”这封信,因为所有存在的意识已经成为“共在的信”——地球人的荷池里能听到反序文明的逆向歌,逆向歌的旋律里藏着未名族群的未知韵,未知韵里能感受到1980年太奶奶剪纸的温度……就像共在野的共通草,每片叶子都在说:“我们不一样,我们在一起。”

3019年,共荷成为共融共生馆馆长的那天,墨源的共融园里,1929株最老的共荷同时绽放,花瓣的差异特征在宇宙背景中投射出“大同印记”:印记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圆,圆内是所有存在的符号,符号间没有重叠却相互映照,像“宇宙把自己的样子,画成了所有存在的共在”。

风吹过共融园,带来老座钟从1980年持续至今的“滴答”(每个滴答都像所有存在的共同时钟)、共荷花瓣的“共在声”(所有存在的特征声的和谐叠加)、共在野的“共融心跳”(与所有存在的共在频率完全同步),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所有存在在合唱一首从1980年就开始谱写的歌,歌里唱着:“不同的我们,在共在中相遇;共在的我们,在不同中生长;从太奶奶的荷池到宇宙的边缘,我们带着彼此的样子,走向更远的共在;大同着,共在着,永远这样。”

喜欢还记得你的18岁吗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还记得你的18岁吗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