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辽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1章 改革先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想那曲阜孔家,不久前刚被朱元璋整治,实因他早瞧不惯这些自恃圣人后裔、固步自封之辈。

若不是顾虑重重,想徐徐谋划,他哪会容得这些酸臭儒生在朝堂上整日满口之乎者也、因循守旧。

此刻见他们这般纠缠,朱元璋心中愈发厌烦,面上威严更盛。

若辽东改革功亏一篑,朱元璋或许还会对传统儒生所执旧道有所妥协。

可如今辽东新政推行顺遂,成效显着,教育革新亦大获成功。

所育人才,皆能将理论与实践相济,尽是实干能臣。

大明正需革新人才培育之制,断不可任由这些传统儒生得寸进尺,抱残守缺,阻碍国家之兴盛!

一众传统儒生如梦初醒,陡然忆起朱元璋手段狠辣,心中大惊失色。

忙不迭连连磕头,口中不住告罪:“陛下息怒,臣等一时糊涂,冒犯天威,还望陛下恕罪!”

众人面色惶恐,生怕朱元璋降罪于己。

那辽东出身的官员见状,岂会错失良机,当即出列,躬身道:“陛下,这些官员平日仗着读了些圣人典籍,便目中无人,于朝堂之上只知空谈,阻碍新政推行。今又以圣人之名胁迫陛下,实乃居心叵测。恳请陛下一并惩治,以肃朝堂风气!”

浙东集团的官员们面色骤变,没想到这辽东官员如此睚眦必报。

其中一人当即站出,手指辽东官员,义正言辞地斥责道:“汝这等小人,竟趁势落井下石!儒家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汝心怀私怨,借机构陷,实非君子所为,有辱朝堂!”

辽东出身的官员面露笑意,朗声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辽东研习物理之学,其中便有‘力之作用相互’一说。他们既对我步步紧逼,又怎怪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朱元璋听得厌烦,大手一挥,高声道:“莫要再吵!传统儒生这一派,各罚俸半年。此事就此作罢!”

语毕,便起身退朝,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下得朝来,一众传统儒生官员面色阴沉,其中一人恶狠狠地盯着那辽东出身的官员,咬牙道:“汝最好晌午出门,否则……哼,早晚有汝好看!”

言罢,甩袖而去。

那辽东出身的官员听闻这般赤裸裸的威胁,顿时怒从心头起,不假思索便追上前去,狠狠踹出一脚,嘴里骂骂咧咧道:“尔等鼠辈,竟敢威胁老子!光天化日之下,还敢使这般腌臜手段,真当老子怕你们不成!”

宫廷侍卫见此情形,瞬间一拥而上,迅速将那辽东出身的官员拿下。

其中一名侍卫不敢耽搁,急忙赶去通报朱元璋,将朝堂外突发的这起冲突事宜告知于他。

朱元璋闻知此事,不禁扶额长叹,暗自思忖:“这辽东出来的人,怎这般莽撞?着实太能招惹事端!”

心中既觉无奈,又有些许恼怒。

朱元璋转头望向朱标,开口问道:“标儿,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欲听听朱标对此事的见解。

朱标拱手,恭敬答道:“父皇,据宫廷侍卫所言,乃那些官员先出言威胁,这辽东出身的官员才一时激愤,踹了对方一脚。依儿臣之见,不妨先将其停职,以作惩戒。”

朱标心中暗忖,这辽东出身的官员可是东宫旧人。

所谓停职,不过做做样子,日后寻个由头便能官复原职。

自己又怎会真对其施以重惩?于是面上虽一副秉公而论之态,心底实则早有计较。

朱元璋似看穿了朱标心中所想,不禁笑骂道:“你这小子,打的什么算盘,朕还能不知?不过是想袒护你东宫旧人罢了。但此事也不能就这般轻易揭过,总得有个交代,不然朝堂威严何在?”

言罢,眼中满是无奈与宠溺。

朱标赶忙赔笑,说道:“父皇,如今教育改革已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此时若对辽东出身官员重罚,恐寒了革新之士的心。不重罚,既能给众人一个交代,又可彰显父皇求新求变之决心,鼓励更多官员投身改革,于大局有利啊。”

朱元璋略作思忖,觉得朱标所言在理,微微点头道:“罢了,就依你所言。但下不为例,往后行事,需更谨慎些,切不可因私情坏了朝堂规矩。”

朱元璋深知,教育改革诚需有人敢为人先、奋勇前行。

且日后朱标执掌政务,亦需新派官员鼎力支持,此次从轻发落,权当为朱标铺就前路、奠定根基,心中虽有考量,却也默认了这般安排。

未几,朱元璋于大本堂之中,特意安排辽东新派出身之师登台授课讲学。

顷刻间,大本堂内的翰林学士们皆如临大敌,气氛陡然紧张,剑拔弩张之势尽显。

此乃传统儒生与新派学士间的争斗,究其根本,实乃道统之较量。

这道统之争,绝非寻常龃龉,其残酷与严重远超想象。

于传统儒生而言,道统乃祖宗千年传承,是治国理政、教化万民的根本准则,不容丝毫撼动。

新派学士欲破旧立新,恰似在他们心中扎下尖刺,关乎信仰与立身之本,故而拼死扞卫。

新派学士亦不示弱,他们深知旧有道统陈腐之处,束缚国家发展,若不革新,大明难有未来。

双方理念针锋相对,毫无调和余地。

在这大本堂内,每一次讲学争辩,皆如战场交锋,一言一语皆为利刃。

传统儒生以古圣先贤经典为盾,新派学士则以时务之变、辽东改革成果为矛,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一旦失势,不仅个人仕途尽毁,所秉持之道统也将面临被埋没之险,可谓生死攸关,影响深远。

朱允炆素为传统儒学之坚定拥趸,对辽东新学甚是不喜。

每逢辽东学士登台授课,他便以打瞌睡之态,公然表示抗议。

那眼皮似有千斤重,不住耷拉,脑袋亦不时低垂,尽显倦怠不耐之色。

然朱雄英与其他诸位皇子皇孙,却大异于朱允炆。

他们甚是喜爱辽东学士授课,皆觉比起翰林学士,辽东学士所讲更为有趣。

其讲授之法别出心裁,所涉内容新奇独特,引得皇子皇孙们兴致盎然,全神贯注聆听。

喜欢大明辽国公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辽国公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