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那张断裂图从看板里调出来的时候,会议室还没坐满。老陈端着杯子进来,瞥了一眼屏幕:“又放这?人都看腻了。”
“没腻。”刘好仃把投影切到数据报表,“这是第十二次结构性失效,不是运气。”
林晓彤刚坐下,耳机还挂在脖子上,“可客户不会天天盯着我们测对手模块,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机器能不能跑。”
“那就看他们关心的。”刘好仃点开另一份表,“优化前七天,客户咨询转化率三成一,超时响应十八;优化后,转化率四成九,超时降到六。”
小李凑过来,“这数据是算上华南那三家?他们上个月还在比价。”
“算。”刘好仃把柱状图拉到底,“他们没下单,但询盘频次翻倍。问题从‘能不能便宜点’变成‘上次那个护航卡还能加人吗’。”
老陈嘬了口茶,“所以你是说,人还没进来,心先留住了?”
“心不留,订单留不住。”刘好仃打开录音文件,点播放,“听听。”
音响里传出一个中年男声:“你们现在不光东西稳,人也找得着了。上次半夜炸模块,我拨卡上电话,二十分钟人就到,还是上次来过的师傅。”
声音停了,没人说话。
林晓彤低头翻自己的本子,“可这算我们强,还是对手弱?他们样件断了,我们才显得好。”
“你要是医生,病人好了,你还非得等对面医院死人,才敢说自己治得好?”刘好仃打开运维记录,“过去七天,三起报障,两小时内闭环,责任人全在岗,交接记录完整。这不是谁断了才有的,是我们自己接上的。”
小李举手,“那要不要在客户群发个总结?比如‘服务升级成果汇报’之类的。”
“不发。”
“为啥?数据都摆这儿了。”
“因为客户不关心汇报,只关心问题有没有少。”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我们不是开发布会,是修机器。”
老陈忽然笑了一声,“你这人,赢了都不让喊一句。”
“没赢。”刘好仃切回老化房实时画面,“你看。”
屏幕里,新一批样件刚放进去,编号N-04,表面光滑,焊点整齐。
“他们换材料了。”林晓彤凑近,“这次看着挺规整。”
“所以昨天的断裂,是他们的试错。”刘好仃说,“今天我们开这个会,不是庆功,是确认一件事——我们跑的方向没错。”
小李挠头,“可方向对了,是不是也该喘口气?”
“喘可以。”刘好仃拉开抽屉,拿出一包薄荷糖,扔桌上,“但别关机器,别撤人,别删提醒。”
老陈把搪瓷杯蹾在桌上,“我刚算了一下,b类电容省的那点钱,还不够请人吃顿庆功宴。”
“那就别请。”刘好仃打开会议纪要模板,在末尾敲字:“本次优化策略达成预期目标,客户侧响应提升显着,竞争被动局面逆转。即日起,所有优化措施纳入标准作业流程。”
他敲完,抬头,“今天不是庆祝日,是备案日。”
林晓彤问:“那‘情报日更’看板呢?还每天更新?”
“更。”
“客户能看的部分呢?”
“照发。挑三个最近犹豫的,发温差对比图,附一句:‘您关心的稳定性问题,我们一直在测。’”
小李嘀咕:“这话都说了半个月了。”
“那就再说半个月。”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可靠=产品不出事+人能找得到”下面画了一横,“现在加一条:持续=不停机+不松劲。”
老陈摇头,“你这是要把人逼成机器。”
“我不是逼人。”刘好仃把笔丢进笔筒,“我是让人别忘了,咱们一开始为啥要动。”
林晓彤合上本子,“因为客户说,反应快不如价格低。”
“对。”刘好仃走到门口,回头,“现在我们反应快了,产品稳了,人也找得着了。接下来,得让价格也跟上。”
没人接话。
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省三成七的成本已经冒了风险,再压,怕出事。
他没解释,只说:“我昨晚翻了三年的物料单,有个地方,还能动。”
小李眼睛一亮,“哪?”
“先查数据。”刘好仃掏出手机,点开仓库系统,“把过去十二个月非核心模块的耗材清单导出来,按损耗率排个序。”
林晓彤立刻打开电脑,“要细分到型号吗?”
“要。”
老陈皱眉,“你该不会想动那个吧?”
“哪个?”
“胶圈。”
“就是它。”
“那玩意儿一年才用几千个,省不了几个钱。”
“单个省不了,可它连着换三次人工。”刘好仃调出维修记录,“上次华南客户炸模块,拆下来发现胶圈老化,卡口裂了,换了模块,顺带换了胶圈,又换了密封盖——三道工序,两小时人工。”
林晓彤反应过来,“你是想换材质,延长寿命?”
“对。”
“可标准件换非标,质检不会批。”
“不换非标。”刘好仃打开供应商目录,“找一家,生产同规格但加了抗UV涂层的,单价高两分,寿命翻倍。”
小李算得快,“一年材料多花八千,但人工能省……”
“省不了那么多。”老陈泼冷水,“客户不会因为你胶圈耐用就少炸模块。”
“但他们炸完修得快。”刘好仃关掉页面,“换新胶圈的模块,拆装时间能缩四十秒。一个运维一天跑三个现场,省下的时间够多跑半单。”
林晓彤笑了,“你是想用省下的时间,把服务密度提上去。”
“服务密度上去了,客户停机时间少了,自然觉得我们快。”
老陈盯着他看了两秒,“你这哪是优化,是拿秒表拼命。”
“拼对了,命就不是拼的。”刘好仃拿起桌上的薄荷糖,撕开一颗扔进嘴里,“我现在去仓库拿样品,下午三点前给质检组送两组测试件,一组旧,一组新,标清楚工时对比。”
小李问:“要写申请单吗?”
“写。”
“理由填什么?”
“提高运维效率。”
“就这么写?”
“就这么写。”
老陈哼了一声,“你每次都说‘就这么’,结果每次都搞出一堆事。”
“事是人做的。”刘好仃走到门边,手搭在门把上,“现在我们有数据,有流程,有人能找得到。缺的,只是再往前推一步。”
林晓彤忽然说:“刘师傅,你昨天半夜又进系统了吧?我看见你主机远程登录记录,两点十七。”
没人说话。
刘好仃没回头,“老化房自动拍照,我得确认第一帧有没有标错。”
“你不是说让AI筛了吗?”
“AI筛,人还得看。”
“可你连续三天都是两点登录。”
他顿了顿,“机器能替人盯,但不能替人想。”
说完,开门走了。
走廊灯光打在他后背上,影子拉得很长。
林晓彤看着屏幕上的登录记录,时间戳是02:17:03,持续在线47分钟。
她把记录截图,存进“非标材料耐久性对比-中期”文件夹,顺手改了命名:
“胶圈测试准备-第1次”。
鼠标点下回车时,仓库那边传来金属柜门关闭的声响。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