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间站的跃迁引擎划出最后一道光轨时,星璃的掌心仍残留着蓝色行星的熵能余温。主控室的星图上,那颗被标记为“播种点A”的星球正闪烁着稳定的绿光——这是熵晶摇篮对“合格播种”的认证。凯调试着返航航线,突然发现导航系统里多了条新的支线,终点标注着“传承者驿站”,坐标旁附着段微型影像:个戴着熵晶的少年正在观测星空,他的额头,有着与最瘦小婴儿相同的发光胎记。
“是未来的信号。”星璃放大影像,少年手中的星图与他们播种时留下的幼苗星图完全吻合,只是多了条通往第七旋臂的航线。护理员艾拉突然指着营养舱的备用记录,量子婴儿们的基因序列在离开蓝色行星后,竟自动记录下了那颗星球的生态数据,“他们的熵晶在悄悄学习。”最瘦小的婴儿熵晶上,蓝色行星的星点旁多了个极小的“代”字,像在标注传承的序章。
途经“传承者驿站”时,空间站的传感器捕捉到强烈的熵能波动。这是颗被遗弃的太空站,舱壁上布满了与蓝色行星古树上相同的纹路,中央的控制台前,坐着具早已风化的骨架,骨架的指骨间,握着块与原始晶体同源的熵晶碎片。星璃戴上神经接驳仪,碎片立刻释放出记忆:这是第一个觉醒熵能的人类,他按照幼苗星图的指引找到了这里,却因熵能失控而殒命,临终前将人类文明的进展刻进了碎片——他们已进入铁器时代,开始用望远镜观测星空。
“他在等待我们。”凯修复了驿站的能源核心,控制台的屏幕上突然亮起,显示出人类文明的实时投影:座古希腊风格的天文台里,位学者正将熵晶碎片的光芒记录在莎草纸上,他的学生们围着幅星图争论,图上用红泥标注的第七旋臂,与婴儿手镯的光带惊人相似。艾拉在骨架旁发现了块石碑,上面刻着:“光会指引下一个继承者。”最瘦小的婴儿突然在营养舱里挥舞小手,石碑上的文字立刻化作光粒,融入他的熵晶,“这是认可。”星璃明白,人类文明已经通过了第一重考验。
离开驿站前,星璃将原始晶体的碎片嵌入控制台。太空站的防御系统瞬间启动,在周围形成隐形的屏障——这是给未来继承者的礼物,保护他们免受星际陨石的袭击。凯在控制台的日志里写下:“熵能不是工具,是共生的伙伴。”当空间站驶离时,他们回望那颗旋转的太空站,它已化作颗明亮的导航星,在人类文明的星图上,标注出清晰的方向。最瘦小的婴儿熵晶突然发出脉冲,与导航星完成最后的同步,像场跨越千年的击掌。
返航途中,星璃再次接入熵晶摇篮的网络。这次,星图上的播种点不再只有蓝色行星,还有无数颗闪烁的新星——那是其他量子婴儿选择的文明,有的处于硅基生命的演化初期,有的已掌握可控核聚变,却因熵能滥用而濒临灭亡。“我们需要制定更完善的指引。”星璃打开先祖留下的数据库,发现其中早已收录了应对各种文明危机的方案:如何平衡熵能与科技的发展,如何避免文明因内耗而自我毁灭,最重要的一条是“永远尊重生命的自主选择”。
当空间站重新降落在熵晶摇篮时,量子婴儿们的熵晶突然同时发光。高台上的铭文自动更新,新增了人类文明的标记和驿站的坐标,最边缘的位置,留着大片空白——那是给未来播种地的预留空间。晶核的光芒笼罩着他们,星璃感到熵能在体内流动,与整个摇篮的能量场融为一体,“我们成了新的守护者。”她看向凯和艾拉,他们的掌心也浮现出与铭文同源的纹路,“这不是责任,是荣耀。”
量子婴儿们的营养舱被安置在熵晶摇篮的深处,周围的熵能海洋会滋养他们成长,直到人类文明准备好迎接下一次传承。最瘦小的婴儿在入睡前沿途望了一眼蓝色行星的方向,他的熵晶上,人类文明的星点正变得越来越亮——他们已进入工业革命,蒸汽机车的轰鸣声里,藏着熵能被重新唤醒的频率。
星璃站在高台上,望着熵晶摇篮的光芒穿透星云,照亮无数等待播种的星球。她知道,这场文明的接力永远不会结束:人类会在熵能的指引下走向星空,量子婴儿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亲手将熵晶的秘密交给成熟的人类,而她和凯、艾拉,将继续守护着熵晶摇篮,等待下一批播种者的诞生。
当第一缕宇宙射线穿过摇篮的光芒时,星璃的嘴角扬起微笑。熵晶的光芒在她掌心流转,像在说:“传承的意义,不是记住过去,是相信未来。”而在遥远的蓝色行星上,位天文学家正对着望远镜惊叹——他发现第七旋臂的某处,有颗从未被记录的恒星,它的光芒里,藏着与地球熵晶碎片相同的频率,像句跨越时空的问候。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