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谷怨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14章 《长街暖阳里的约定》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雨水过后,银杏巷的石板路还带着潮意。陈爷爷蹲在院子里侍弄那株新栽的薄荷,沈曼站在廊下看着他,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条。“1980年写的,”她把纸条递过去,上面用蓝黑墨水写着“春分前后,薄荷该下种了”,字迹边角被水浸得发皱,“当年托人带给你,一直没收到回信。”

陈爷爷的指腹抚过纸条上的褶皱,忽然从画室的旧笔筒里抽出支钢笔。笔杆上刻着片小小的银杏叶,笔尖的铱粒已经磨平。“这支笔写过回信,”他翻开压在画纸下的信笺,1980年春分那页写着“已种薄荷,在窗台下,等你回来摘”,字迹和纸条上的如出一辙,“寄到农场时,说你已经搬走了。”沈曼望着窗台上冒出的薄荷嫩芽,忽然笑了:“你看,它还是长出来了。”

陈念在整理社区的“老物件档案”时,发现份1990年的“银杏巷居民通讯录”。在“陈念安”的名字旁,有人用铅笔添了行小字:“隔壁沈姓人家何时归?”翻过几页,在空白处看到同样的笔迹:“1992年冬,闻其在城东定居,待雪化寻访。”她把通讯录拍给林深看时,林深正在翻母亲的旧电话本,某一页写着“银杏巷陈念安”,号码后面画着片银杏叶。

“你们看!”陈念举着通讯录跑回家,沈曼的手指点在“城东定居”那行字上,眼眶忽然红了,“那年深儿刚上小学,我们就住在城东的银杏小区。”陈爷爷摸着电话本上的号码,忽然想起1993年的春天,他确实往这个号码打过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小男孩,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不在家”——那正是幼年的林深。

春分那天,他们去了城东的银杏小区。当年的单元楼还在,楼下的石榴树已经长得比三楼还高。沈曼指着二楼的阳台:“我们就住那儿,阳台摆着你寄的薄荷种子种的花盆。”陈爷爷抬头望着阳台,忽然说:“1994年夏天,我来过这儿,看见阳台上的薄荷,就知道你住这儿。”他在楼下站了整整一小时,看见个穿红裙子的身影在阳台浇花,却没敢上楼。

林深忽然想起,那年夏天母亲总说“楼下好像有人”,每次浇花都会往楼下望。他翻出母亲的相册,1994年夏天那页有张阳台照,照片角落的石榴树下,隐约能看见个穿棉布衬衫的背影,胸前别着枚发亮的东西——正是那枚银杏叶胸针。“原来你们早就站在彼此的目光里,”林深把照片举到两位老人面前,“只是隔着层时光的玻璃。”

清明前的周末,社区组织“老邻居茶话会”。当年住在银杏巷的老人们聚在活动中心,张奶奶拉着沈曼的手笑:“记得你当年总在窗台上摆野菊,有个青年总在巷口假装看报纸,眼睛却盯着你家窗台。”李爷爷接着说:“那个青年还总往我家借酱油,其实是想打听红裙子姑娘的事。”陈爷爷的耳朵红了,沈曼却笑得坦荡:“我知道,我总在窗台放两朵野菊,一朵谢了就换,像在发信号。”

陈念在茶话会的留言簿上,看到段1998年的字迹:“愿银杏巷的风,能把牵挂吹到该去的地方。”署名是“念安”。她忽然想起爷爷的日记,同年秋天那页写着:“今日见野菊又开,知她一切安好,足矣。”原来有些懂得,从不需要直白的言语,一朵花、一个眼神,就足够让对方明白心意。

谷雨那天,林深带着两位老人去了他设计的“银杏文化长廊”。长廊的壁画上,画着老渡口的旧景:木桥横跨两岸,穿红裙的姑娘站在桥头,穿棉布衬衫的青年在对岸挥手,背景是漫天飞舞的银杏叶。“这是根据你们的故事画的,”林深指着壁画角落的小字,“写的是‘桥会旧,人会老,唯有牵挂永远年轻’。”

沈曼的手指抚过壁画上的红裙,忽然想起1999年的秋天,她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则“老渡口重建规划”,设计者署名“林深”。“当时就觉得这名字眼熟,”她望着林深笑,“原来冥冥之中,早就有人在为我们架桥。”陈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片塑封的银杏叶,是1999年从老渡口捡的,背面写着“等桥成”。

立夏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他们在银杏巷的老院子里办了场家宴。藤桌上摆着陈爷爷炒的银杏果、沈曼腌的桂花糖,还有林深和陈念买的新鲜菜蔬。阳光穿过新抽的银杏叶,在桌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当年总说要一起吃顿家常饭,”沈曼给陈爷爷夹了块糖醋排骨,“现在的菜,比当年想的还丰盛。”

席间,陈念忽然拿出个丝绒盒子,里面是两枚新做的银杏叶胸针,背面分别刻着“曼”和“念”,比旧的那对更精致些。“社区的银匠师傅听说了你们的故事,特意打的,”她把胸针递给两位老人,“说要祝你们‘岁月常新,情意永存’。”陈爷爷把新胸针别在旧的上面,两枚叠在一起,像两片依偎了半生的叶子。

傍晚收拾碗筷时,沈曼发现陈爷爷的画架上多了幅新画。画面是银杏巷的长街,暖阳铺在青石板上,穿红裙的她和穿棉布衬衫的他并肩走着,手里牵着两个年轻人的手,远处的银杏桥隐约可见。画的右下角写着:“错过的长街,要用余生慢慢走;未说的约定,会在暖阳里一一兑现。”

林深望着画里的场景,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记得去银杏巷看看,那里有我们没走完的路。”晚风穿过院子,带来薄荷的清香,混着远处的桂花香,像时光在说:别急,剩下的路还长,我们慢慢走。

沈曼靠在陈爷爷的肩头,看着天边的晚霞,忽然说:“等银杏叶黄了,我们去拍张四世同堂的照片吧。”陈爷爷握紧她的手,两枚新旧胸针在夕阳下闪着光:“好啊,还要在照片背面写上,‘长街暖阳里,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