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的指尖在「破晓号」控制台划出幽蓝光轨时,第七星系的星尘正撞在舰体护盾上,炸开成细碎的银红色。护航编队的全息星图里,科研船队的六艘白色舰体像群温顺的绵羊,而被他们护在中央的「熵能重构器」,正通过暗物质管道渗出墨色的能量雾——那是宇宙中最危险的「逆熵光尘」,接触常规物质时会让分子结构逆向重组,就像把拼图拆回碎片状态。
“能量读数异常。”通讯器里传来科研船船长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颤抖,“重构器的熵值稳定在132.7,刚好是联盟安全阈值的132%,误差率和第一百三十二步的温度波动区间完全吻合。”
陆川突然想起星瞳曾传输的加密档案,林夏父亲的手稿里藏着行星尘批注:“熵能的本质是时间的橡皮擦,当重构效率超过132%,擦除的就不只是物质结构。”他猛拍警报器,红色警示灯瞬间淹没驾驶舱,而就在这时,科研船的引擎区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那不是常规能量过载的颜色,是逆熵光尘与金属反应产生的「时间漂白色」。
第一百三十三步的预兆藏在白光的光谱里。那些分裂的光粒在舱顶拼出半张残缺的公式,正是「熵能安全平衡式」,此刻被猩红笔迹圈出错误项:科研团队擅自将「文明责任系数」替换成了「扩张参数」,导致重构器像匹挣脱缰绳的野马,正以婴儿步频的133%增速吞噬周围的时空结构。
“他们在测试武器化应用。”陆川的战术屏突然接入星瞳传来的实时数据,银红色的流体内浮现出科研日志的碎片,“第七星系的暗物质带存在天然的熵值洼地,在这里激活重构器,能让逆熵光尘的传播范围扩大133倍——刚好覆盖联盟与边缘星系的所有殖民星。”
「破晓号」的主炮突然自动充能,瞄准镜里的科研船舰桥映出张熟悉的脸——是前联盟科学院院长魏明,三个月前被宣布因“学术不端”撤职,此刻正举着个闪烁的控制器。陆川的星尘血液瞬间在血管里凝成冰粒,他认出那是「熵能引导器」,按钮的光泽与第一百三十三步的足迹完全一致。
“重构器的核心编码被篡改过。”星瞳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指挥台,她指尖划过的光轨正在修复公式,“原始设计里的‘四族平衡锁’被换成了单族控制程序,人类的情感责任参数、硅基的逻辑安全阈值、暗物质文明的波动缓冲系数、翡翠族的生态守护变量,现在只剩下人类的扩张指令在运行。”
当陆川下令开火拦截时,魏明按下了控制器。科研船中央的重构器突然裂开,墨色的逆熵光尘像条巨蟒窜向暗物质带,所过之处,小行星带的碎石开始逆向聚合——不是变回完整行星,而是变成亿万个旋转的微型黑洞,每个黑洞的视界半径都稳定在1.33光年,刚好是第一百三十三步的步长换算值。
“必须注入平衡参数。”星瞳的声音带着光粒震颤,“用第一百三十步的责任辉光中和熵值,再以第一百三十一步的使命声纹校准频率,两种能量的配比要严格等于133:100,就像用正确的音符纠正跑调的旋律。”
陆川的星尘血液顺着操纵杆注入武器系统,「破晓号」的主炮突然喷射出银红色的光流。当光流与逆熵光尘接触时,无数破碎的时空片段从裂缝中涌出:有魏明年轻时在科学院宣誓的画面,有他篡改数据时颤抖的指尖,还有暗物质带深处沉睡的「熵能守护者」——那些由纯能量构成的生物,正被逆熵光尘唤醒,眼中的愤怒像团燃烧的星云。
“守护者的熵值频率和重构器完全相反。”陆川突然发现光流中浮现出组新的公式,“他们的自然波动频率是133赫兹,刚好能抵消133%的过载熵能,就像正数遇上负数。”
他的战术屏自动生成三维投影,四族文明的徽记正在光流中重组:人类的情感责任光纹构成核心,硅基的逻辑安全框架形成外层,暗物质文明的波动缓冲层与翡翠族的生态守护光膜交织成网,将失控的熵能牢牢锁在中央。当最后一道光轨闭合时,所有微型黑洞突然停滞,边缘渗出银白色的液滴,落地时炸成完整的「熵能平衡式」,最后新增的项正是“守护者协同系数”。
魏明的逃生舱被「破晓号」的牵引光束捕获时,暗物质带的逆熵光尘已退回到安全阈值。陆川看着全息屏里的公式,突然明白第一百三十三步的意义——不是阻止熵能的应用,而是教会所有文明:真正的力量,永远等于责任乘以克制,再加上对宇宙法则的敬畏。
「破晓号」的幽蓝尾迹重新舒展,这次不再是冲锋的箭头,而是道守护的弧线。陆川的星图上,第七星系的坐标旁多了个新的标记——133,既是危机解除的密码,也是四族与守护者达成新契约的起点,像枚嵌在星空中的银色封印,等待着更多文明用克制与担当去擦亮。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