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谷怨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21章 春天的接力棒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希望小学的紫藤萝爬满教学楼时,林砚之正在整理新收到的信件。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封堆成小山,最厚的那封贴着云南的邮票,信封上画着小小的向日葵,是母亲的笔迹。展开信纸的瞬间,紫藤萝的香气漫进窗来,混着字迹里的温暖:“之之,云南的孩子们学会了用钢笔写信,第一封就寄给了你,说想知道林叔叔当年是怎么保护证据的。”

信纸间夹着张照片。云南小学的教室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正义故事”,其中一幅画着穿警服的男人蹲在草垛后,远处是正在盖的教学楼,旁边歪歪扭扭写着“1988年的春天”。画的右下角,有个稚嫩的签名:“小向日葵”,正是母亲资助的那个孤儿。

“林老师,普法课要开始啦!”三年级的语文课代表跑进来,辫子上别着紫藤萝花,“赵老师说今天带了神秘嘉宾。”她手里捧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孩子们收集的“英雄信物”——褪色的红领巾、修好的铅笔刀、用了多年的橡皮擦,每个物件下面都压着张小纸条,写着它背后的故事。

林砚之跟着她走进操场时,忽然愣住了。赵峰正站在升旗台旁,身边的老人拄着拐杖,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耳后那颗朱砂痣被岁月打磨得愈发温润——是从云南赶来的陈校长,母亲的姐姐。她手里捧着个红布包,包着的东西在阳光下透出金属的光泽。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揭晓个秘密。”陈校长的声音带着云南口音,却像春风般温柔,“1987年那个雨夜,保护证据的不只是林叔叔,还有很多像你们一样勇敢的人。”她掀开红布,露出枚锈迹斑斑的警徽,警徽背面刻着个“陈”字——是老陈当年丢失的那半枚,原来被她捡去了。

操场边的紫藤萝架下,老陈正坐在轮椅上笑,护工在旁边给他剥橘子。老人的目光落在警徽上,忽然朝林砚之眨了眨眼,像个分享秘密的孩子。林砚之忽然想起医院的那盒遗物,父亲的工作证里,除了钢笔帽,还有半张撕碎的照片,上面的人举着警徽,背景正是1988年的希望小学。

“这枚警徽拼起来,就是完整的正义呀。”陈校长将两半警徽合在一起,严丝合缝的瞬间,孩子们发出惊呼。阳光穿过警徽的纹路,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普法课的主题是“平凡人的勇气”。赵峰给孩子们讲了1990年那场火灾,他如何抱着录像带冲出火场,眉骨的疤痕在讲述时微微发红:“当时我想着,就算被烧死,也要让这些证据留下来,因为那是林叔叔用命换来的。”他忽然指向台下,“那位张阿姨,当年只是个小学生,却敢把账本藏在书包里,躲过坏人的搜查。”

张岚笑着站起来,手里举着那支旧钢笔:“这是陈校长送我的,她说遇到困难时,就想想钢笔尖的方向——永远要朝着真相。”她从包里取出本法律手册,“现在这本手册有了新故事,上周咱们学校的孩子们用它帮邻居解决了宅基地纠纷,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课后,林砚之在紫藤萝架下整理孩子们的“英雄信物”。最小的那个男孩踮着脚,把自己的铁皮青蛙放进盒里:“这是赵老师修好的,他说勇敢不只是打架,还包括帮别人修东西。”他指着青蛙底座的刻字,“赵老师说这是‘1987年的手艺’,和当年修课桌的方法一样。”

暮色降临时,林砚之收到老陈的短信。老人今天出院,护工拍了张他在希望小学门口的照片,轮椅旁放着那盆云南寄来的向日葵,花盘正朝着教学楼的方向。配文写着:“你父亲说过,春天是用来播种的,不是用来怀念的。”

林砚之忽然想起父亲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没有字迹,只有片干枯的紫藤萝花瓣,夹在1988年4月的日期旁。她曾以为那是随手夹的,现在才明白,那是父亲看着学校里的第一株紫藤萝开花时,悄悄留下的春天。

第二天清晨,林砚之在操场边种下新的紫藤萝苗。赵峰帮她扶着树苗,张岚在旁边松土,陈校长撒下花肥,老陈坐在轮椅上指挥:“往左点,当年你父亲就喜欢在这儿看书。”孩子们围着树苗唱歌,歌声里混着紫藤萝的香气,像个温柔的约定。

树苗栽好时,林砚之将那枚完整的警徽挂在枝头。阳光穿过警徽的纹路,在地上拼出个小小的“林”字,与父亲工作证上的标记一模一样。她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把往事锁进博物馆,而是让那些勇气与善良,像紫藤萝一样,在新的土壤里扎根、开花。

云南的来信越来越多。孩子们在信里说,他们学会了用钢笔写举报信模板,说要像林叔叔那样保护弱小;母亲寄来照片,说赵峰在云南盖了新的图书馆,里面专门设了“正义书架”,摆满了老陈寄去的刑侦故事;张岚发来消息,说1987年的案子被编成了普法剧,下周要在希望小学首演,让她一定来看。

首演那天,操场被孩子们布置成了剧场。舞台背景是孩子们画的1987年雨夜,穿警服的小演员举着用硬纸板做的“证据袋”,躲在草垛后面,眼神里满是认真。当“坏人”冲上台时,台下的孩子们齐声喊:“保护证据!”声音清亮,像穿越时空的回响。

演出结束后,林砚之收到了份特别的礼物。孩子们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支崭新的钢笔,笔帽上刻着“希望小学”四个字。代表给她戴钢笔时,眼里闪着光:“林老师说过,钢笔不只是写字的,还能写下真相。”

夕阳西下时,林砚之站在紫藤萝架下。新栽的树苗已经抽出嫩芽,挂在枝头的警徽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像在诉说未完的故事。她摸出手机,给远方的人们发了条消息,附上了张照片: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举着那支新钢笔,在阳光下笑得灿烂,背景里的紫藤萝开得正好。

消息发出的瞬间,回信接踵而至。母亲说云南的向日葵开了,孩子们正在花田里写生;赵峰说图书馆的书架摆满了,下周要带孩子们来希望小学交流;张岚说普法剧要去别的学校巡演,让更多人知道平凡人的勇敢;老陈发来段语音,声音里带着笑意:“你父亲要是看到这场景,肯定会说,这才是最好的春天。”

晚风吹过紫藤萝架,花瓣簌簌落下,像场温柔的雨。林砚之握紧了那支新钢笔,笔尖在暮色里闪着光。她知道,这场跨越三十多年的接力,还在继续——从1987年的雨夜到今天的阳光,从父亲的钢笔到孩子们的铁皮盒,从藏在阴影里的坚守到阳光下的传承,每个春天都在长出新的希望。

而她,会带着这支钢笔,带着那些温暖的故事,继续走下去。就像紫藤萝会爬满整座教学楼,那些关于正义与善良的种子,也会在更多人的心里,开出春天的花。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