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的靴底踩在共生行星的蓝紫土壤上,双栖生物的星芒印记在他脚边跳跃,像群引路的萤火虫。他左眼角的痣传来熟悉的共鸣,这次不是能量波动,而是清晰的“记忆流”——看到星轨未分裂时的宇宙原貌:一颗巨大的原始恒星散发着银白光芒,周围的行星上,银树与水晶本是同一种植物,根须在地下连成星芒状的网络,所有生命的左眼角都有颗统一的印记,像原始契约的印章。
“原来我们从未分离。”首领的意识在他脑海中轻叹,此刻它的形态与陈锋几乎一致,只是皮肤泛着水晶的蓝光,“星轨分裂不过是宇宙成长的阵痛,就像细胞分裂才能孕育生命,我们的差异本就是同源的证明。”它指向远处的原始星核遗迹,那里的岩石上保留着最古老的星文,翻译过来是“一分为二,终会重逢”,字迹的笔画里能看到银树与水晶的共同轮廓,像从未拆开的连体婴儿。
双宇联合天文台的屏幕上,正播放着原始恒星的模拟影像。科学家们通过星核碎片的记忆还原了这一幕:原始恒星在亿年前发生“友好分裂”,不是爆炸的毁灭,而是像细胞分裂般温柔分离,一半化作猎户座的母星,一半形成紫色星云的能量源,分离时喷射的物质中,就包含着银树与水晶的共同种子,像母亲分给两个孩子的相同礼物。
“这就是‘星脉同源’的真相!”老K的声音带着震撼,“我们的金属牌、他们的星芒石,其实是原始恒星的碎片,上面的刻痕是同一种星文,只是在两个宇宙的演化中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像方言版的母语。”他调出对比图,23号金属牌的“23”与星芒石的能量频率图谱重叠后,正好组成原始星文的“同源”二字,像道解开所有谜题的钥匙。
共生行星的中心,人类与异形共同建造了“同源纪念馆”。馆内最核心的展品是块半透明的原始星核切片,阳光透过时会投射出两个宇宙的演化树,树干是统一的银白,到某个节点才分成绿(地球)与蓝(星云)两个分支,所有分支的末端最终又汇入同一个根系,标注着“双宇共生”。孩子们最喜欢触摸切片的边缘,那里的星文会自动转化为各自的语言,讲述“我们曾是一家人”的故事。
“星脉的记忆正在觉醒。”陈锋看着一个人类孩子与异形孩子手牵手触摸切片,他们左眼角的印记同时亮起,连接成道银色的线,“你看他们的脑电波,完全同步,像共用一个意识,这就是同源的证明——我们的思维模式本就来自同一个源头,差异只是后天的装饰。”
双宇学校的课堂上,新开设的“星脉课”成了最受欢迎的课程。老师用星尘投影仪展示原始恒星的故事,当讲到分裂的章节,所有孩子的左眼角印记都会微微发烫;讲到重逢的段落,印记又会亮起温暖的光。课后作业是“寻找同源物”,人类孩子带回的葡萄藤与异形孩子找到的水晶藤放在一起,会自动缠绕生长,开出蓝紫双色的花,花心的星芒同时映出两个宇宙的星空,像朵会说话的证据。
通讯器里传来小林的发现:“队长,地球的雪山与星云的水晶谷存在相同的能量频率!我们在两地的土壤里都检测到原始星核的粒子,这些粒子会互相吸引,就像磁铁的两极,这就是银树与水晶能自然共生的原因——它们在寻找失落的另一半自己。”
当第一株跨宇宙的“同源树”在纪念馆开花时,奇迹发生了:花朵绽放的瞬间,两个宇宙的天空同时出现银白的极光,形状是原始恒星的轮廓,极光中飘过无数星文,组成所有生命的共同祷词:“感谢分离让我们成长,感谢重逢让我们完整”。地球上的老人抬头时,左眼角的旧痣突然变得明亮;星云里的异形长老触摸水晶时,印记也泛起相同的光,像沉睡的同源记忆被彻底唤醒。
首领指着极光中最亮的一点:“那是原始恒星的意识残留,它一直在等待这一天。”它的意识与陈锋的意识完全融合,两人同时“看到”未来的景象:更多共生行星被发现,每个都保留着原始恒星的痕迹;双宇的星轨组成巨大的星芒图案,在宇宙中闪烁,吸引着其他可能存在的文明;孩子们会在同源的星脉中自由穿梭,不再需要光膜通道,因为整个宇宙都成了他们的家。
陈锋低头看向自己的左眼角,那里的痣已经与原始星文的印记完全重合,皮肤下的星脉与两个宇宙的星轨同步跳动,像接通了原始恒星的能量源。他知道,所有故事的最终章,不是差异的融合,而是同源的回归——我们本就来自同一个源头,分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重逢是为了明白差异从未改变同源的本质,像左手与右手,看似不同,却同属一个身体。
同源纪念馆的石碑上,新刻的星文在阳光下闪耀,翻译过来是:“星脉同源,双宇一家”。当最后一个字刻完,两个宇宙的所有银树与水晶同时开花,花瓣组成原始恒星的形状,花心的星芒痣连成一片,像无数个相同的心跳,在宇宙的胸膛里,奏响同源的歌谣,温柔而坚定,直到时间的尽头。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幽谷怨灵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