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五章 顶级“盗圣”大富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

寒来暑往。

十几载光阴如白驹过隙,时代巨轮轰隆隆地驶入了千禧年。

当年的轧钢厂厨子何雨柱,如今已是名动香江的顶级富豪。

他的发迹史堪称传奇,靠着娄振华留下来的偌大产业为起点。

精准抓住地产黄金期,又大胆涉足新兴行业,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浪潮之巅。

硬是凭着一股闯劲和来自未来的模糊记忆,打造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商业帝国,走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众人提起这位“香江猛人”何雨柱,总会津津乐道于他那同样三位出色的子女,纷纷竖起大拇指。

长子何晓,沉稳内敛,早早展现出惊人的经商天赋和魄力。

何雨柱的商业帝国,如今大半日常事务已交由他打理,做得井井有条。

甚至青出于蓝,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

长女何晓敏,继承了父亲的胆识和母亲的细腻,不愿只做守成之主。

在家中的支持下,她毅然返回了那片父亲时常念叨、并已飞速崛起的的热土——鹏城。

创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与投资公司,目光敏锐地搜寻着未来的之星。

何雨柱对女儿的投资公司格外上心,他凭着记忆,模糊地列出了几个名字和方向。

叮嘱何晓敏:“留意这几类企业,特别是搞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的等。

只要对方有资金需求,不要犹豫,赶紧投资!

初期的那几家,爸给你出钱,投到的股份,平均分给你们兄妹三人。”

何晓敏深知父亲常有惊人之语,且每每应验,她将此视为一种难得的商业直觉。

她不负重托,多方打听,几经波折,根据父亲那有些“稀奇古怪”的嘱托。

真的在茫茫商海中找到了那几家最初名不见经传,甚至有些寒酸的小公司。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费尽周折找到一位还在大学宿舍里埋头编程、天天啃馒头的大学生。

当何晓敏代表公司提出愿意投资一百万,只要求其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并表示后续资金不足还可追加时。

那个年轻人瞪大了眼睛,反复确认了好几次,几乎怀疑自己连续熬夜产生了幻觉。

他当时正因为资金匮乏,几乎就要以五十万的价格,将自己辛苦开发出的程序彻底卖断。

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

何晓敏的投资,如同精准的甘霖,洒在了一颗颗尚未破土但注定参天的种子之上。

这些如今还显得稚嫩的公司,在何雨柱模糊的“预言”和何晓敏专业的运作下。

获得了至关重要的初期动力,它们未来的成长轨迹,必将远超这个时代任何人的想象,成为一个个庞大的商业巨擘。

当然,在何雨柱上辈子去世之时,这些公司也仅仅是初露锋芒。

达到了一定的知名度,远未真正到达其辉煌的顶峰。

但这一世,有了何家这笔带着“先知”色彩的雪中送炭。

它们的未来,无疑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何雨柱用这种方式,不仅为子女铺就了通往未来的金桥,更悄然改变了商业历史的进程。

何雨柱的皮鞋踏在香江国际机场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他刚刚从日内瓦辗转欧罗巴再回到香江,四十小时的行程在他脸上刻下不易察觉的疲惫。

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何先生,欢迎回来。”司机老陈接过他的行李箱,低声说:“太太已经问过三次您的航班情况了。”

何雨柱微微一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纽扣。

没有人知道,今天再次轰动全世界的神秘大盗。

此时身上藏着海量的文物出现在香江机场。

空间里藏着他刚刚在欧罗巴一家私人银行保险库里,取回的传世之宝——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唐代摹本。

回浅水湾别墅的路上,他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霓虹,思绪却飘到三天前自己出手时的画面。

那是在不卤塞尔一栋不起眼的古堡里。

拿到商周青铜方彝时,明显感觉到会场里有几道不善的目光。

这些年来,他越来越敏锐地察觉自己是不是被对方国家的什么组织给盯上了。

思索间,他推门回到了家里。

“还知道回来?”娄晓娥站在门厅,穿着他去年从米蓝带回来的真丝睡衣。

语气里带着嗔怪,眼睛却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说带我去欧罗巴!

结果临时你又自己偷偷跑了!下次再这样!我可自己去了!哼!”

何雨柱笑着将妻子揽入怀中,闻到她发间熟悉的茉莉香气。

“下次……。”他说着,手指轻轻拂过她的后背。

这个动作既温柔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

不知不觉间,俩人头发已经出现了许多花白。

夜深时分,等娄晓娥睡熟后,何雨柱轻轻起身。

书房的红木书架后,隐藏着最新的虹膜识别系统。

验证通过后,一道暗门悄然滑开。

他走进去,从空间中取出几件文物,轻轻放在特制的展台上。

他仔细的打量着——这一批文物数量很多。

除了《快雪时晴帖》和青铜方彝,还有一对精美的明代斗彩鸡缸杯等等。

“老伙计,欢迎回来……”看着这这文化瑰宝,何雨柱心里十分高兴。

观看了许久,他又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一一收回了系统空间内。

次日凌晨,何雨柱独自驾车通过鹏城的口岸。

在鹏城湾一栋不起眼的仓储大楼前,他经过三重身份验证,最终进入地下密室。

当合金门缓缓开启时,冷白色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这个足有三千平米的地下宝库。

这里不像普通的收藏室,而更像国家级博物馆的珍品库房:

恒温恒湿的展柜里,商周青铜器静默伫立,唐宋书画在特制灯光下泛着千年幽光。

明清瓷器在防弹玻璃后流光溢彩。

在密室东南角,整齐码放着他这些年顺手带回的“副产物”——金条、外币和稀有宝石。

这些看似随意的收藏,实则是在等待时机,将这些文物交托给国家。

而目前只能尽量多拿回这些被劫掠走的文物,可以更多的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

喜欢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