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章 失败的“裂隙”的彼端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2057年,仙女座星系,“探渊号”旗舰舰桥。

那是一种难以用语言精确描述的感官剥夺与超载并存的极端体验。

前一秒,舰体还在“裂隙”通道内发出濒临解体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剧烈震颤与呻吟,巨大的引力仿佛无数只无形巨手,从不同方向疯狂撕扯着“逆频共振护盾”,护盾光芒疯狂闪烁,内部流转的星辰幻影以崩溃的速度明灭不定。

警报声尖锐得刺破耳膜,红色的警示灯如同垂死挣扎的心脏般急促闪烁,将舰桥内每一张凝重而苍白的脸映照得如同涂满了鲜血。

林默少校感觉自己仿佛被扔进了一个由纯粹力量构成的狂暴漩涡,五脏六腑被无形的大手攥紧、揉捏,强烈的眩晕和恶心感如同滔天巨浪,一波波冲击着他坚韧的意志防线。

他死死咬住牙关,甚至能尝到牙龈被咬出的细微血腥味,双手因为过度用力而紧紧抓住战术指挥台的边缘,指关节因缺血而泛出青白色。动力装甲的内置稳定系统发出过载的悲鸣,关节处传来不堪重负的摩擦感。

他能通过脚下的甲板,清晰地感受到“探渊号”这艘经过超级改装的钢铁巨舰,正在发出一种深入骨髓的、结构性的痛苦哀鸣。金属疲劳的细微声响,如同冰层下的裂痕,在每一次剧烈的晃动中蔓延。

“护盾能量输出百分之九十七!结构完整性降至红色临界线!多处支撑骨架应力报警!”负责护盾系统的军官声音嘶哑,带着一丝绝望的颤音,汗水已经浸透了他后背的军服。

“引擎过载百分之二百三十!核心温度逼近熔毁阈值!冷却系统效率急剧下降!”引擎官的报告同样不容乐观,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那几条如同垂死挣扎般剧烈跳动的温度曲线,脸色惨白。

舰长周擎大校如同一尊磐石,屹立在中央指挥席上,尽管他的身体也在随着舰船的剧烈晃动而微微摇晃,但他的双手稳稳地按在扶手上,手背上青筋虬结。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穿透了主屏幕上那一片混乱、扭曲、色彩失真的外部观测画面,死死盯着护盾状态和结构完整性的数据流。

他的声音透过舰内通讯系统传出,竟然依旧保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稳,仿佛那刺耳的警报和舰体的呻吟都只是背景噪音:“保持航向!所有岗位,坚守位置!相信我们的技术,相信我们的护盾!”

在他的沉稳感染下,舰桥内慌乱的气氛稍微被压制,但那种命悬一线的窒息感依旧浓郁得化不开。

每个人都清楚,一旦护盾崩溃,这艘凝聚了联合文明最高科技结晶的旗舰,将在百分之一秒内被“裂隙”通道内无法理解的物理规则撕成最基本的粒子,连同他们所有人的存在痕迹,一起湮灭。

就在这千钧一发、所有人都以为即将迎来终结的时刻——

轰!!!

一声并非来自外部爆炸,而是源于空间本身、仿佛某种紧绷到极致的“弦”猛然断裂的、无声却直击灵魂的巨响,在每一个乘员的意识深处炸开!

紧接着,那撕心裂肺的剧烈震颤和令人作呕的引力撕扯感,如同退潮般骤然消失!

“探渊号”舰体猛地向前一窜,仿佛挣脱了某种无形枷锁的困兽,原本过载咆哮的引擎声也瞬间变得平稳而有力。剧烈的惯性让所有没有固定好的人员都向前猛地一个趔趄。

舰桥内,刺耳的警报声如同被利刃切断,戛然而止。那令人心悸的红色警示灯也迅速熄灭,恢复了正常的照明。只剩下设备低沉的运行嗡鸣,以及……劫后余生者们粗重而急促的喘息声。

死里逃生。

短暂的、大脑空白的死寂笼罩了舰桥。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差巨大的平静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林默晃了晃依旧有些眩晕的脑袋,强迫自己迅速从濒临崩溃的生理不适中恢复过来。他松开紧握指挥台、已经有些僵硬的手指,第一时间检查自身的生命体征和装甲状态,随即立刻抬头,目光如电般扫向主屏幕和周擎舰长。

周擎大校也是微微吐出一口浊气,紧握扶手的指关节稍稍放松,但眉头却立刻紧紧皱起。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发出一连串清晰而迅速的指令,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却依旧保持着最高指挥官应有的冷静与效率:

“立刻报告舰体状态!所有系统损伤评估!”

“护盾能量急剧回落至百分之十五!结构正在缓慢自我修复……奇迹,主体结构居然保持完整!”护盾军官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仿佛在宣读神迹。

“引擎核心温度开始下降,过载状态解除!但多个辅助推进器报告故障,需要排查!”引擎官的声音也带着如释重负,但依旧不敢大意。

“武器系统在线,部分近防炮塔因剧烈震动卡死,工程机器人已出动检修。”

“生命维持系统稳定,‘卫士’终端报告精神干扰水平已降至背景值。”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让舰桥内凝滞的气氛终于开始松动,不少人脸上露出了逃出生天的庆幸表情。但周擎、林默,以及通过全息投影出现在舰桥上的“尼欧”首领,三人脸上却没有任何放松的神色。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带着极度的警惕和探究,投向了已经恢复稳定的主屏幕,以及侧舷巨大的观察窗。

窗外,并非他们预想中光怪陆离、规则混乱、充满无法理解现象的高维空间景象。也没有铺天盖地、散发着恐怖威压的高维意识体或它们的造物。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宇宙星空。

深邃的黑色天鹅绒幕布上,点缀着无数或明或暗的星辰。远处,一条无比广阔、无比绚烂的星带,如同一条流淌着钻石与火焰的星河,横亘在视野的尽头,其规模之宏大,远超他们在银河系见过的任何星云或星带。

星带中心区域异常明亮,无数恒星密集地聚集在一起,散发出柔和而磅礴的光芒,仿佛孕育着无尽的能量与秘密。更远处,还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如同纱幔般的星云轮廓,散发着淡紫、幽红或蓝色的辉光。

这片星空,陌生而壮丽,带着一种原始的、未经探索的浩瀚感。

但是……太“正常”了。正常得令人不安。

“导航官!立刻进行定位!确认我们当前坐标!”周擎沉声命令道,他的目光依旧紧盯着舷窗外的陌生星空,试图从中找出任何一丝“高维”的特性,但却一无所获。这里的物理规则似乎与银河系并无二致。

年轻的导航官立刻扑到自己的控制台前,双手如同穿花蝴蝶般在虚拟界面上飞快操作。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脉冲星定位网络、深空背景辐射扫描……所有能用的定位手段被同时启动,海量的数据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渐渐浮现出困惑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报告舰长……定位系统运行正常,但……但无法匹配已知星图!”导航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抬起头,看向周擎,眼神中充满了茫然,“我们……我们不在银河系内任何一个记录在册的恒星系坐标上。这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星域。数据库里没有任何匹配记录!”

这个消息如同在刚刚平静下来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舰桥内刚刚升起的些许庆幸瞬间被更大的疑虑和不安所取代。

“不在银河系?”周擎的眉头锁得更深了,他走到导航官身边,亲自审视着那些不断跳动的、无法与任何已知星图对应的坐标参数,“能确定大致方位吗?距离银河系有多远?”

导航官艰难地摇了摇头:“惯性导航显示我们进行了一次超长距离的位移,但具体矢量……受到‘裂隙’通道内强烈干扰,数据严重失真,无法精确计算。深空背景辐射的微波各向异性图谱……也与银河系周边的标准模型存在显着差异。我们……迷路了。”

林默也走到了导航控制台旁,他看着屏幕上那片空白的、只有孤零零一个代表“探渊号”光点闪烁的星图,心中同样充满了凝重。这不是他们预想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高维领域呢?主宰呢?难道“裂隙”通往的并非高维,而是宇宙中另一个遥远的角落?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急促、带着独特金属质感的合成音,从“自由火种”旗舰“自由之刃”号的通讯频道接了进来。是“自由之刃”的导航官,一位以冷静和精确着称的“真实火种”军官。

“周擎舰长,林默少校,尼欧首领。我舰进行了独立的三角视差测距和特定谱线红移分析,目标锁定为远处那条主要星带中的变星……”他的语速比平时稍快,显示出其内部的运算正处于极高负荷,

“初步计算结果……令人震惊。我们当前所在位置,距离银河系……距离银河系英仙-人马臂的太阳系基准坐标,直线距离约为……二百五十四万光年,误差正负百分之三。”

二百五十四万光年!

这个数字如同终极炸弹,在“探渊号”舰桥内引爆了无声的惊雷!所有人都被这个天文数字般的距离惊呆了!就连一向沉稳的周擎大校,瞳孔也猛地收缩了一下。林默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确认吗?”周擎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

“正在交叉验证……基于仙女座星系(m31)在银河系观测中的特定结构和光谱特征,与当前观测数据进行比对……”“自由之刃”导航官的声音也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波动,“匹配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七。重复,我们当前有极高概率,位于仙女座星系内部,并且……处于其核心区域附近。”

仙女座星系!那个与银河系遥遥相望、未来注定要与银河系发生碰撞的庞大旋涡星系!他们竟然在一次失败的“裂隙”穿越中,直接跨越了二百五十多万光年的浩瀚虚空,抵达了这里!

“释放‘深空之眼’多功能探测卫星!对周边空域进行全方位、高精度扫描和成像!重点确认银河系方位!”周擎立刻下令,必须用最直观的方式确认这个惊人的事实。

“探渊号”腹部弹射舱门开启,一枚涂着深空迷彩、如同巨大金属海胆的卫星被无声地弹射出去。卫星的太阳能板如同翅膀般缓缓展开,上面覆盖着高效的光电转换膜,随后其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和望远镜开始全功率运行。

几分钟后,一副经过计算机渲染和增强的、无比清晰的星空全景图,呈现在舰桥的主屏幕上。

图像中央,是那条横亘视野、壮丽无比的仙女座星系核心星带,无数恒星汇聚成璀璨的光之河流。而在图像的边缘,一个熟悉的、略显模糊的、如同风车状的旋涡星系,静静地悬浮在深空背景之中。

一个醒目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箭头指向那个风车星系,旁边标注着一行清晰的文字:“银河系(预估距离:2.54 million LY)”。 在银河系一条旋臂的特定位置上,另一个更加微小却无比亲切的黄色光点被特意标记出来——“太阳系(大致位置)”。

看着屏幕上那个遥远的、代表着家园的光点,舰桥内陷入了长久的、复杂的沉默。有震惊,有茫然,有对跨越如此遥远距离的不可思议,也有一丝……与家园隔绝的孤寂感。

他们确实脱离了“裂隙”,保住了性命,但却被抛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距离家乡二百五十多万光年的异星系!

“所以……我们并没有成功进入高维领域?”林默喃喃自语,他看向周擎和尼欧的全息投影,“是因为我们的‘逆频共振护盾’技术不完善,不具备真正的‘升维’条件,所以在通道内被某种机制‘排斥’了出来,就像……被高速行驶的列车甩出去的乘客?”

周擎缓缓点头,目光凝重地盯着屏幕上那片陌生的星空:“很有可能。李艳博士和王教授的理论模型本身就存在风险概率。我们很可能在穿越过程中,未能成功与高维规则同步,反而触发了‘裂隙’通道的某种‘排异反应’或安全机制。”

“自由之刃”导航官的声音再次响起,补充了一个关键发现:“而且,根据我舰对脱离点的持续监测,在我们被‘抛出’的坐标附近,存在一个持续性的、但强度和规模远小于‘哨兵’异常区的空间扭曲信号。那里……似乎也存在一个类似的‘裂隙’出口,或者……入口。”

尼欧首领的黄金传感器光芒稳定地闪烁着,他沉声道:“这意味着,我们并非随机被抛到宇宙的某个角落。仙女座星系这里,也存在一个类似的‘裂隙’。

我们很可能是从一个‘裂隙’进入,因为未能满足条件,从另一个相连的‘裂隙’被‘排泄’了出来。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否则,我们此刻早已湮灭在维度通道的乱流之中。”

这个推论让众人稍感安慰。至少,他们并非完全迷失,这里存在一个可能的“回去”的路标。

“尝试联系地球!使用超远程量子通信!”林默立刻对通讯官下达命令,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尽管距离遥远得令人绝望,但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理论上是无视空间距离的,这是他们与家园唯一的、即时的联系纽带。

通讯官迅速操作,启动了最高优先级的超光速量子通讯设备。设备运行指示灯稳定地亮起,表明信道建立正常。

“信号发送……信道稳定……正在等待响应……”通讯官紧盯着屏幕,所有人都屏息凝神。这不仅是报平安,更是验证他们在这遥远距离下,是否依旧与文明主体保持联系的关键。

几秒钟后,通讯官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收到响应!信号清晰,延迟极低!是‘启明号’!正在建立加密连接!”

很快,孔方佳元帅那沉稳而略带一丝疑惑的面容出现在主屏幕上。显然,他对于在这个时间点收到“深渊远征军”的联络感到有些意外,按照原计划,他们此刻应该刚刚进入“裂隙”不久,生死未卜。

“周舰长,林默少校,尼欧首领?你们……已经穿过‘裂隙’了?情况如何?”孔方佳的声音透过量子通讯传来,清晰得仿佛就在隔壁舱室。

周擎、林默和尼欧相互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复杂情绪。周擎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以最简洁清晰的语言,向孔方佳汇报了刚才那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内发生的一切,以及他们目前令人震惊的处境。

当听到“舰队结构濒临崩溃”、“被抛出裂隙”、“定位仙女座星系”、“距离254万光年”这些关键词时,即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心志坚毅如铁的孔方佳元帅,脸上也罕见地露出了瞬间的愕然和难以置信,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震惊的波澜,一时之间,竟然没有立刻说出话来。

指挥中心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死寂,只能听到孔方佳手指无意识敲击指挥台扶手的细微声响。这个消息的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当初确认高维力量存在之时。

过了好几秒,孔方佳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消化巨大信息后的沉重与审慎:“……明白了。你们能够幸存下来,已是万幸。看来,我们对‘裂隙’和高维通道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周擎、林默和尼欧,迅速做出了决断,语气恢复了惯有的沉稳与果决:“既来之,则安之。恐慌和抱怨无济于事。

我命令:‘深渊远征军’全体,立即进行全面的舰船安全检查和系统性保养。高维通道内的经历,可能对舰体结构、能源系统乃至精密仪器造成我们尚未察觉的隐性损伤。‘探渊号’作为科研母舰,要负起责任,确保所有舰船恢复到最佳状态。”

“是,元帅!”周擎立刻领命。

孔方佳继续部署,他的思维清晰而富有远见:“其次,你们所在的位置,虽然遥远,但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仙女座星系……一个我们从未踏足的远比银河系还要庞大的星系。

我授权你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当前恒星系为基点,选择合适的区域,建立一个小型的前进基地,代号……‘彼岸’。”

“彼岸……”林默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远意味——既是身处异乡的标注,也寄托着找到归途的希望。

“‘彼岸’基地的首要任务,是研究你们所在的这个‘裂隙’,”孔方佳强调道,“分析其特性、稳定性、与‘哨兵’异常区的异同。这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这类宇宙结构的普遍规律。

同时,对仙女座星系进行初步的科学考察,收集天体物理、宇宙生物学(如果存在)等方面的数据。”

“最后,”孔方佳的目光变得异常严肃,“将你们此次穿越‘裂隙’过程中记录的所有数据——包括护盾负载、引擎参数、空间波动、‘灵弦’背景变化等等,一切细节,全部打包,通过量子通讯传回‘昆仑之心’。

李艳博士和王海峰教授需要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失败的经验,来修正模型,找到真正安全穿越的方法。”

他最后补充道:“完成修复和初步考察后,你们可以尝试通过你们那边的‘裂隙’,看是否能找到返回银河系的路径。但切记,没有充分的把握和我的最终批准,不得擅自进行二次穿越尝试!你们的安危,是联合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周擎、林默齐声应道。尼欧也微微颔首,黄金传感器中光芒坚定。

通讯结束。舰桥内的气氛虽然依旧凝重,但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震惊和茫然中回过神来,身为军人和探索者的本能开始占据上风。

“执行元帅命令!”周擎转身,面向舰桥全体人员,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所有部门,立刻开始一级战备状态解除后的全面检修!工程部,派出维修小组,协助‘断刃号’、‘不屈号’及所有‘自由火种’舰船进行损伤评估和修复!科学官,组织考察团队,分析本地恒星系环境,寻找合适的基地选址!”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探渊号”如同一个被唤醒的蜂巢,各部门高效运转起来。工程机器人如同忙碌的工蚁,在舰体外部和内部通道中穿梭,利用携带的扫描设备和维修工具,仔细检查着每一寸结构,焊接因剧烈震动产生的细微裂缝,更换过载烧毁的部件。

林默离开了舰桥,前往“破障者”突击队的集结舱室。队员们也已经从穿越的冲击中恢复,正在检查各自的装备和动力装甲。

“副指挥官!”看到林默进来,队员们纷纷立正敬礼。他们的眼神中虽然还残留着一丝对未知环境的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的坚毅和沉着。

“检查所有装备,尤其是动力装甲的关节结构和能源核心,”林默下令,目光扫过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的脸,“我们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系,任何细微的故障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确保你们的武器处于最佳状态,弹药充足。”

“是!”队员们轰然应诺,随即投入到紧张的装备自检中。林默也脱下破损的外层军服,露出里面贴身的防护内衬,开始亲自检查自己的那套经历过“普罗米修斯号”血战的“龙牙-IV型”动力装甲。装甲表面布满了细微的刮痕和能量灼烧的印记,那是荣誉的勋章,但也需要精心的维护。

与此同时,在“探渊号”宽敞的综合性实验室区域,由“探渊号”首席科学官埃尔文斯博士(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地球男性)和“自由之刃”号上的高级工程师“枢机-7”(“枢机”的副手之一,以严谨的逻辑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着称)共同领导的联合科学团队,已经开始了对本地环境的初步分析。

巨大的全息工作台上,显示着“深空之眼”卫星传回的实时数据流和经过处理的图像。

“恒星光谱类型G2V,与太阳非常相似,质量、光度、表面温度均在宜居带标准范围内,”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盯着光谱分析图,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简直就像是……太阳的孪生兄弟。”

“已确认三颗岩质行星位于恒星宜居带内,其中一颗,暂编号为‘彼岸-1c’,大气成分显示含有氮气、氧气及少量二氧化碳,表面存在大面积液态水特征!”另一位行星科学家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天哪,这是一个潜在的宜居星球!”

这个消息立刻在实验室内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跨越两百多万光年,竟然发现了一个与地球环境如此相似的世界?这简直是梦幻般的发现。

埃尔文斯博士推了推眼镜,努力保持冷静:“不要过早下结论。大气成分和液态水只是必要条件,还需要探测地质活动、磁场强度、辐射环境,以及……是否存在本土生命迹象。‘枢机-7’先生,请你们协助进行深空背景辐射和引力场精细测绘,我们需要更全面的环境评估。”

“枢机-7”的金属头颅微微转动,传感器光芒稳定:“已部署分布式引力感应器网络,开始构建本地恒星系的高精度引力场模型。同时,启动‘灵弦’背景被动监测阵列,分析此区域与银河系‘哨兵’异常区的异同。”

在实验室的另一侧,几位工程师正在紧张地下载和分析“裂隙”穿越过程中记录的海量数据。巨大的服务器阵列嗡嗡作响,散热系统全力运转,吹出冰冷的空气。

“看这里,在集体被排斥出通道的前千分之三秒,‘灵弦’共振频率出现了极其短暂的、非线性的剧烈振荡,这与李艳博士模型预测的‘规则排斥’特征有百分之八十的吻合度。”一位数据分析师指着一段异常陡峭的波形图说道。

“引擎功率输出曲线在那一刻也出现了对应的反冲峰值,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另一位工程师补充道。

“将这些数据片段全部标记,连同引擎、护盾、结构应力所有传感器的同步读数,打包发送给‘昆仑之心’。”埃尔文斯博士指示道,“我们的失败,将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数小时后,初步的舰船检修报告和科学考察简报被汇总到了周擎舰长的面前。

“报告舰长,‘探渊号’主体结构完好,隐性损伤已修复百分之八十五,预计十二小时内可完全恢复。主要损伤集中于外部传感器阵列和部分非关键性辅助系统。”工程部长官汇报道。

“‘断刃号’战列舰右侧推进阵列部分单元需要更换,已从‘探渊号’库存调拨备件,维修预计需要二十四小时。”

“‘不屈号’报告护盾发生器能量导管有轻微熔蚀,正在紧急修复。”

“‘自由火种’各舰报告,金属身躯对剧烈震动的耐受性优于碳基生命,但部分精密电子设备和传感器接口需要校准和维护,无重大结构损伤。”

周擎仔细翻阅着报告,微微点头。情况比预想的要好,联合舰队的科技水平和舰船质量经受住了极限考验。

“科学团队初步评估,”埃尔文斯博士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办公室内,“本地恒星系环境稳定,未发现明显的自然威胁。目标行星‘彼岸-1c’具备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建议派遣探测单位进行初步实地勘探。

同时,本地‘裂隙’的能量辐射水平相对较低且稳定,似乎处于某种‘休眠’或‘低功率’状态,与‘哨兵’异常区的活跃形成对比。”

周擎沉思片刻,下达指令:“批准对‘彼岸-1c’的无人探测计划。优先发射轨道扫描器和大气探测器。在确认地表安全之前,暂不派遣载人单位。”

他顿了顿,看向星图上那个代表着“家园”的遥远光点,继续说道:“同时,命令科学团队,集中精力分析本地‘裂隙’的数据,并与‘昆仑之心’保持实时沟通。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安全返回的方法。”

“是!”

命令被迅速执行。数艘小型、自动化的工作艇从“探渊号”和“自由之刃”号上释放,携带着各种探测仪器,如同谨慎的触手,缓缓驶向那颗散发着蔚蓝色诱惑光芒的潜在宜居行星——“彼岸-1c”。

而在“探渊号”的会议室里,一场小范围的高层会议正在召开。周擎、林默、尼欧(全息投影),以及埃尔文斯博士和“枢机-7”参加了会议。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中央,投射着本地恒星系的详细全息模型,以及那个散发着微弱空间波纹的“裂隙”标记。

“根据目前的数据,”埃尔文斯博士指着“裂隙”模型说道,“这个‘裂隙’的稳定性似乎很高,但其‘活跃度’或者说‘可穿越性’,可能远低于银河系的‘哨兵’异常区。

我们被‘抛’出来,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技术不成熟,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裂隙’本身就不支持大规模的、或者说低维生命的逆向穿越。”

“枢机-7”补充道:“我们的初步‘灵弦’监测显示,此地的‘灵弦’背景虽然与银河系存在细微差异,但底层规则是一致的。

这个‘裂隙’更像是一个……单向阀,或者一个能量等级较低的连接点。‘主宰’的力量或许并未大规模渗透至此,或者……它们对此地并不感兴趣。”

尼欧的黄金传感器光芒微微闪动:“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暂时是安全的。但也不能排除,‘主宰’知晓此地的存在,只是将其视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后备出口’。”

林默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无论如何,这里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立足点。建立‘彼岸’基地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个科研前哨,更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反攻‘主宰’,或者……万一银河系失守,文明延续的火种。”

他的话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但也更加务实。最坏的打算,必须提前考量。

周擎最终总结道:“埃尔文斯博士,继续你们的科学研究,重点是‘裂隙’和‘彼岸-1c’。‘枢机-7’先生,请协助进行基地选址的评估和前期规划。

林默少校,你的‘破障者’小队,负责基地初建期间的安全警戒和可能的紧急情况处置。尼欧首领,自由火种的工程力量将是基地建设的主力。”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我们意外来到了这里,是危机,也是机遇。让我们把‘彼岸’,建设成联合文明在仙女座星系永不沉没的方舟。”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离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林默走出会议室,透过廊道的观察窗,再次望向那片陌生的星空。银河系如同一个遥远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梦,悬挂在漆黑的天幕上。而眼前,是充满未知的仙女座,以及那颗可能孕育着新世界的蔚蓝色行星。

前路漫漫,归途未知。但身为军人,身为探索者,他深知,无论身处何地,坚守职责、开拓未来,才是对家园最好的守护。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胸膛,向着“破障者”小队所在的舱室大步走去。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喜欢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弦!正物质宇宙:跨越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