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实验室的全息投影上,一串绿色的光点正在缓慢闪烁。这是银河望远镜第一步“空间谐振基座”的进度条,10个次级步骤的光点已经亮起,像一串镶嵌在虚拟图纸上的翡翠,在暗金色的设计图背景下格外醒目。薛逸辰的指尖划过第10个光点,那里标注着“基座应力测试完成”,测试数据显示,注入暗物质粉末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了理论值的112%,足以承受木星引力3倍的空间张力。
“外界时间才过去3个月,换算成加速时间是3x30x24÷10=2160小时,刚好90天。”林教授的虚拟形象悬浮在进度条旁,她调出华夏境内的施工画面,青藏高原的工地上,巨型起重机正在吊装基座的环形轨道,机械臂的动作快得像振翅的蜂鸟,却精准得如同手术刀——这是加速时间里的常态,外界的90天,足够工程队完成常规状态下9年才能做完的精细活。
薛逸辰的目光落在投影角落的时间换算器上。科技空间内的时钟显示,他们暂停虫洞技术研发才过去90天,而外界的华夏已经历了3个月的加速时光。这种奇妙的割裂感在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前一天刚通过通讯系统指导工人调试浇筑设备,第二天监控画面就显示设备已经完成了1000次浇筑实验;早上才发送的传感器校准参数,傍晚就收到了“已完成10万次测试”的报告。
“第10个次级步骤的应力测试,发现了什么异常?”他点开测试报告的详细记录,报告末尾用红色标注着一组奇怪的数据:在模拟空间震颤时,基座的某个区域出现了0.01秒的“应力滞后”,就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反应速度比其他区域慢了一瞬。
林教授的指尖立刻点向那个区域的三维模型:“是暗物质粉末的分布不均。”模型放大后,能看到基座混凝土内部,暗紫色的粉末在某个截面形成了细微的聚集,“加速时间虽然没影响材料强度,却让粉末在凝固时产生了微小的沉降,这在常规浇筑中需要72小时的静置才能避免,而加速状态下只给了7.2小时。”
薛逸辰调出解决方案库,系统自动匹配出“超声波匀粉技术”——这是暗物质开发时用于混合材料的工艺,能通过高频振动让粉末重新均匀分布。“让工程队立刻加装超声波设备。”他将技术参数发送到外界的施工指挥部,“虽然滞后时间很短,但银河望远镜要观测的是数万光年外的信号,任何微小的误差都会被无限放大。”
通讯系统的指示灯突然闪烁,是外界的工程总指挥发来的全息请求。画面中,总指挥的脸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红晕,他身后的工地上,基座的环形轨道已经初具雏形,暗金色的mAx材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薛先生,林教授,第11个次级步骤的‘轨道谐振校准’准备开始了,按加速时间算,我们还有10小时就要启动设备,需要你们远程指导参数设置。”
林教授接过参数控制台,雪白的长发随着操作的动作轻轻晃动:“把实时监测数据传过来,尤其是轨道的热胀冷缩系数——加速时间里的温度变化比常规状态更剧烈,校准参数要在标准值基础上上浮15%。”
薛逸辰站在一旁,看着林教授与外界工程师的实时互动。科技空间的通讯信号经过时空补偿模块处理,已经完全消除了0.3秒的延迟,画面中的指挥台、设备屏幕、甚至工程师袖口的污渍都清晰可见,仿佛双方就站在同一个实验室里。这种“近在咫尺的遥远”,正是万年时光加速卡最奇妙的地方——他们既享受着时间加速的便利,又能随时介入关键环节,确保每个次级步骤都符合设计标准。
当轨道谐振校准的参数设置完成时,全息投影上的第11个光点终于开始闪烁。这意味着,银河望远镜第一步的11个小步骤,他们已经完成了1个,剩下的10个小步骤和后续的8大步骤,还在加速时间里等待着推进。
“次级步骤1.2.1:mAx材料轨道的分子焊接,准备得怎么样了?”薛逸辰切换到下一个步骤的施工画面,画面中,一台巨型焊接机器人正在预热,它的焊头镶嵌着与虫洞发生器同源的暗物质合金,能在瞬间将mAx材料的分子结构融合。
“材料储备没问题,但焊接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出现了兼容问题。”外界的工程师调出故障代码,“它识别不了加速时间里的时间戳,总认为我们发送的指令是‘来自未来的错误信号’。”
林教授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快速编写了一段时间戳转换程序:“让机器人的系统认为,外界的加速时间才是‘正常时间’。”程序传输的瞬间,焊接机器人的指示灯从红色变成绿色,“试试现在能不能启动?”
监控画面中,焊头喷出淡紫色的火焰,将两段暗金色的轨道精准焊接在一起。冷却后的焊缝平滑得像从未断裂过,检测仪器显示,焊接处的分子融合度达到99.99%,比常规焊接高出3个数量级——这是加速时间带来的意外收获,高频次的焊接实验让机器人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海量经验,操作精度远超预期。
薛逸辰走到科技空间的舷窗前,外面的华夏大地在加速时间里呈现出奇异的活力。青藏高原的观测站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环形轨道的轮廓在群山间不断延伸;江南的材料工厂彻夜灯火通明,巨型熔炉吞吐着暗金色的mAx材料,像一条不知疲倦的金属巨龙;甚至连普通民众的生活都透着细微的变化,新闻里开始报道“新型速凝材料让桥梁建设周期缩短一半”,街头巷尾的人们讨论着“天文观测站的神秘环形建筑”,却没人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天后的那场浩劫。
“护目镜上的倒计时,还在正常跳动吗?”林教授突然问道,她总担心时间加速会影响那个来自三体文明的终极计时器。
薛逸辰抬起手腕,赛博护目镜内侧,天的数字正在稳步减少。这个数字像一个忠诚的哨兵,无视科技空间与外界的时间差异,固执地提醒着他们:真正的威胁,从不会因为时间加速而放慢脚步。
全息投影上,第11个次级步骤的光点彻底亮起,与之前的10个光点连成一串。银河望远镜第一步里的小步骤的次级步骤进度条,已经走完了10\/990的路程。薛逸辰知道,这只是漫长征途的开始,后面还有10个次级步骤、10个小步骤,9个大步骤在等着他们,但当他看到监控画面中,那道在群山间不断延伸的暗金色轨道,突然觉得那些等待不再漫长——因为每一个亮起的光点,都在为华夏文明增加一分生存的希望。
喜欢我以饕餮镇诸天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我以饕餮镇诸天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