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晨雾里飘着七十二种甜香。
接程舟的锚链刚碰到三界桥的青石,就被涌来的灵团团围住。双丫髻姐姐举着的总脉糕还冒着热气,糕上的合纹用归源海的蓝糖霜勾勒,每道曲线都对应着一条暖脉线,咬下去先是星语湾的清冽,再是幻音谷的醇厚,最后在舌尖化出老街特有的槐花香。斗笠哥哥提着的忆甜茶更妙,壶嘴喷出的雾气里浮着小幻影:守真谷的初心花在绽放,归源海的总脉珠在发光,最小的新孩子伸手去抓,雾影竟钻进他嘴里,化成赵奶奶拿手的蜜饯味。
待续碑前的老槐树下,早摆开了长桌。桌上的“全界甜席”堪称奇观:归真岭的认真饼叠成小山,饼馅里嵌着能咬出声音的本真晶;守真谷的本真泥捏成小动物模样,蒸透后会渗出初心花的汁液;返璞原的初纹苗做成沙拉,嚼起来咯吱响,能尝到所有纹最初的青涩;最中间的“总脉羹”用归源海的浪汁熬成,表面浮着层会流动的总脉纹,舀一勺,勺子里竟映出孩子们在各域的片段:在千叠镜域与镜纹灵斗虚,在归真岭听石头说真话,在归源海看总脉珠发光。
“快看树!”扎羊角辫的新孩子突然指着老槐树。树干上不知何时爬满了归甜藤,藤叶间缀满了透明的“忆甜果”,每个果里都封存着一段故事:有镜纹灵第一次摸到实纹的惊喜,有真纹灵用石手捏认真饼的笨拙,有总脉灵托着总脉珠时的庄重。最小的小引路人摘下颗果,果壳裂开,飘出他们在溯源谷唱的《全界谣》片段,引得树上的语叶纷纷落下,叶上的纹与果里的音完美合拍。
全街的灵都来凑这场“甜的总结”。银鳞灵的后代带来了升级版的光脉灯,能同时照亮归程与新程的路;糖灵的小孙辈熬了锅“续脉糖”,拉成的糖丝能自动缠绕新的接力种;连最害羞的寂光域小灵,都扛来一筐“记甜石”,石上的纹会随讲述变色,孩子们说归源海的浪,石就泛蓝;说老街的渠,石就显绿。
摆“团圆局”时出了点小插曲。总脉棋的黑棋刚落下,棋盘突然震动,从棋缝里钻出无数细小的“纹虫”——是各域的暖脉纹所化,它们争先恐后往新的接力种上爬,像是在给种子盖印章。待续碑上的“待续”二字被纹虫爬满,竟渐渐显露出“且续”的轮廓,多出的一横,正好与归甜藤的主脉重合。
小引路人把总脉籽埋进灵脉渠时,发生了更奇妙的事:渠水突然沸腾,冒出的气泡里浮出无数新的未知域名字,像总脉灵在托梦。归甜藤的根须顺着渠水往外冲,扎进土里的部分开出紫白花,往虚空蔓延的部分则开出深海蓝花,两种花色在天际线处交汇,凝成道闪烁的光带,与归源海的总脉珠遥相呼应。
新的接棒人出发时,老街的孩子们都在唱改编版的《全界谣》:“走了的,带着甜;来了的,续着暖;走了又来的,是让甜绕成圈。”最小的新接棒人回头望,看见老槐树上的忆甜果里,小引路人正对着他挥手,像在重复多年前那个同样的清晨——那时,小引路人也是这样望着前辈的背影,心里揣着满袋的甜和远方。
夕阳西下时,小引路人坐在待续碑旁,发现碑上新刻的“且续”二字开始褪色,露出底下更深的刻痕:原来每代孩子归来,都会添上这一笔,旧的“且续”会变成新的“待续”,像条永远写不完的甜的注脚。渠水哗哗流过,带着归甜藤的种子往远方去,也带着远方的甜痕往渠里来,在某个看不见的节点,完成一场无声的拥抱。
而灵脉渠的水,此刻正裹着七十二种甜香,一半往已知的暖脉流,一半往未知的虚空去,水流过的地方,归来的甜在土里结果,待发的种在风里抽芽,那些正在路上的,正把新的甜痕,往总脉的地图上添——
所谓家,不过是甜出发的起点,和所有甜最终想绕回来的圈;所谓远方,不过是这个圈上,还没来得及画满的弧线。
喜欢棋王林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棋王林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