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谷的雾带着“回家的香”。
接程舟顺着环纹路的念旧环驶入谷中,就见漫谷的石崖上刻着无数“归纹符”——符上的纹是所有已知域的缩影,有的符里星浪纹正往灵脉渠流,有的符中新域异纹在向总脉珠靠,最显眼的那块“归元壁”,壁上的纹绕成个巨大的螺旋,从谷口一直旋到谷心,像条指引回家的路。最小的新接棒人(刚踏入第九个未知域)往符上贴了片归源海的总脉叶,符立刻发亮,在地上映出条通往谷心的光带,他恍然:“是‘全界归’!”
谷中心的归元池里沉着无数半透明的“归元晶”,近看才发现是纹的归缩结晶——有的像总脉纹与环纹的拥抱,裹着团圆的暖;有的像老街灵脉纹与新域异纹的相认,刻着重逢的甜。领头的新接棒人拾起块晶,晶体内的棋路与循环原的全界环球末端严丝合缝。“是‘归元棋’!”她翻着泛黄的《续脉记》,书页上的字随雾流动:“归元谷的纹能归宗,亦能再启,缺的是让归不滞的‘再发心’。”
谷里的原住民“归元灵”从雾中现形,它们的身体是雾与归元纹的混合体,手里捧着“忆甜灯”,灯芯的纹是各域的初纹,照过的地方,散佚的纹会往总脉珠的方向聚。“我们等‘念旧环’很久了,”领头的归元灵用雾手点了点归元壁,壁上浮现出所有纹从出发到归来的轨迹,“但归得太沉会停滞,需用‘再出发’的劲来激活。”
扎羊角辫的新接棒人把总脉珠的再发心撒在归元池,心珠遇水立刻化成无数“再发芽”,芽尖顶着归纹,根须缠着新域痕——有的归纹在池底扎根,却抽出新的枝往未知域探;有的新痕在水面舒展,却把根往总脉珠的方向伸。最妙的是场“全界启”,二十九种已知纹在池里既相拥又相推,你送我去远方,我盼你早还乡,螺旋纹一直旋向谷外的“再发原”,像在说“归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是‘归发衡’!”她望着螺旋,“双丫髻长辈说,‘甜的归元,不是终点的停,是起点的再’。”
最小的新接棒人教归元灵做“归甜芽”——用归元谷的雾、念旧环的粉末、归元晶的碎片调和,埋在土里会先长出归纹根,再抽出新纹芽,永远一半扎在故土,一半伸向远方。归元灵们学得虔诚,它们的雾手种出的芽虽纤细,却能让总脉纹的归与新域纹的发完美共存,与孩子们花籽袋里的归元晶相融,竟在半空拼出会旋转的归元图,像老槐树的暖脉轮在谷里画着螺旋。
孩子们和归元灵摆了场“归元局”。用的是谷里炼的“归发棋”,白棋收旧归,黑棋促新发,落子处的雾里会浮现对应的归发纹,最后在归元池边拼出的“全界归发图”突然发亮,与再发原的甜痕产生共鸣,原上的土开始冒出归发苗,像在回应谷的归。归元灵的小灵往图上撒了把“再发砂”——是归元池底最深的泥与雾的混合物,图上的纹立刻既沉实又轻盈,归的稳,发的劲。
接程舟的忆甜板此刻与全界图的归元谷部分相连,板上浮现出再发原的地图,标着“归纹坪”“再发泉”“新程长廊”。领头的新接棒人往板上放了颗归发芽,芽立刻扎根又抽枝,把归元谷的归与再发原的发连在了一起。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归元壁的螺旋,壁上的纹突然分成两股,一股往谷心聚成总脉珠的影,一股往谷外奔成新域的痕,像群既恋家又爱闯的孩子。归元灵们用归元晶在谷口铺了条“归元路”,路上的每个归纹都刻着一句:“根扎在归元谷,芽探向再发原;归得深,发得远”。最小的新接棒人对着谷里喊“我们会带着更满的甜回来,再带着更新的梦出发”,回声裹着雾的柔、发的劲,像给归元灵们留了个会循环的诺。
灵脉渠的水顺着归发衡的纹往再发原流去,水流过的地方,归的纹在积蓄力量,发的痕在寻找方向,像场永远在准备的启程——归来的孩子擦拭着花籽袋,要装下新的甜;出发的孩子整理着忆甜板,要记下旧的暖。
未知的域,原来甜的归元,从不是结束的停,是归来时带着满袋的故事,出发时揣着不变的初心,一来一往间,甜就永远有新的地方可去,有旧的地方可回。
喜欢棋王林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棋王林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