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不管是隔壁无人的周家,还是有人的蒋家,都无比的安静。
此时此刻,远在京都过着平静而安稳的生活的许诺和两个孩子,还不知道周怀义已经牺牲了,更加不知道在部队里有一个人正想往她这边扔一个大麻烦呢。
而现在,纺织厂内一片欢呼,原来是那一批新修的家属院,已经完工,纺织厂的三告栏处贴出了分房标准。
这一消息一出,整个厂里的职工都欢呼雀跃,有些早就得到消息的职工也面露喜色。
而在角落,有三个女人在,在那里探讨着。
莹莹高兴的拉着许诺的胳膊,声音非常兴奋的说道:“诺诺,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芬芳要求跟你说的那个条件是一模一样的,一点都不带差的,要不是你提前跟我们说,我们到现在肯定和其他人一样了。”
莹莹一想到这里,脸上是庆幸的神色。
幸亏许诺早就把消息打听到告诉了她们,让她跟玲玲两家比其他职工分房,要有把握得多。
玲玲也在旁边有些激动的点点头:“对对对!得多亏有诺诺提前告诉我们消息,刚才我都看了广告栏那里的分房标准,按照我和莹莹这一段时间努力,这一次分房肯定有我们两家的。”
“到时候咱们再也不用挤在那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了,我家那俩小孩也能有自己的床了,再也不用和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挤在一铺床上睡觉。”
玲玲说到这里,回想起家里的生活条件以及对孩子的亏待,眼角都忍不住湿润了起来。
虽然说她们是纺织厂的职工,生活水平算得上是中等了,比那些临时工或者是没有工作,在老家种地的农民生活上要好了很多。
但是职工也有职工的难处,就比如像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虽然说每天要忙着做农活,但是家里住的房子是宽敞的,至少是不缺地的。
但是像他们这些厂里的职工就不一样,住的地方狭小不说,稍微好点的家庭一家五六口人挤在一个二三十平方的房间里。
甚至有一家十几口人生活在一个30平方的房间里都有。
吃喝拉撒都在一个空间里,那生活环境可想而知,也许都比不上在农村的生活条件。
所以说不管是城里面的职工还是乡下的农民,都各有各的难处。
而玲玲和莹莹两家,都是双职工,生活上还过得去,但是住的地方被困扰了她们很多年。
一家人都是挤在十来个平方的空间里生活了十来年,夫妻俩想做个啥子事都必须背着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大了点,家里的生活环境越发无法忍受。
她们早就盼着厂里能够早点分房子,所以,在确定厂里分房的消息确定下来后,有住房需求的职工才会这么激动。
许诺看着两个好姐妹这样激动的样子,也跟着她们开心,抿嘴一笑道:“我也是恰巧得到这些消息,反正按照我进厂里的时间,分房这事也轮不到我。”
莹莹拉着她的手,高兴的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但我和玲玲还是得感谢你,这一次多亏有你的帮助。”
“咱们都是姐妹,还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
一个月后,纺织厂的分行名额张贴在广告栏处。
这一次新建的住房一共有两百户,新房都是那着带有小院落的那种小院子。
而里面的格局分别是,七十平方的四室一厅,五十平方的三室一厅,以及四十平方的两室一厅格局。
至于厕所,则是在新房的巷子尽头,有一个公用厕所。
新建的房子比他们在筒子楼的职工宿舍布局不知道好了多少,宽敞了不止一点的问题了。
当纺织厂的分房名额一张贴出来,有人高兴,有人懊恼,也有人没有达到满足条件的,也在为自己鼓气,下一次一定要轮到他们。
反正这一时间,整个纺织厂的气氛都热闹了起来。
而在名额一张贴出来,莹莹和玲玲也是当场去查看了名额,上面果然有她们的名字,顿时使她们高兴不已。
自从新房名额公布以后,紧接着纺织厂又掀起一股搬家风波。
分到新房的职工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搬离狭小的职工宿舍,想要更早的住上条件更好的新房子。
而没有分到房子的职工也不气馁,虽然说这些职工没有分到房子,但是他们退一步的盯上了分到房空出来的职工宿舍。
所以一时间,整个纺织厂的职工们都人心浮动。
搬家的搬家申请职工宿舍的申请职工宿舍,就连人们的聊天内容也变成了婚房的那些事儿。
一个月后,许家。
“妈!妈!我们回来了!”
一条巷子里,两个长相相似的男孩,从巷子的尽头,背着挎包,欢快的跑进院子。
“你们慢点跑,看跑的满头大汗的。”
许诺笑着看着刚放学回来,跑得满头大汗的两个儿子。
周向南和周向北两兄弟一回家就把斜挎在身上的挎包递给他们的母亲。
“快去洗把脸,在换一身衣服,等会儿我带你们去你们莹莹阿姨家做客!”
许诺接过两儿子的书包,嘱咐道。
周向南和周向北两兄弟一听要去别人家做客,顿时高兴的不行。
周向南高兴的询问许诺:“妈!去莹莹阿姨家干啥呀?”
“你莹莹家搬了新家,快点去换衣服。”
“哦!”
两兄弟一听,便欢快地跑进房间里去换衣服了。
十分钟后,两兄弟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手拉着手走出来,跟着自己的母亲身后,朝着纺织厂新修的院子方向走去。
就在许诺带着俩孩子高兴去做客的同时。
西藏,一个处处透着疑惑的任务被上面派到了后勤部,后勤部领导办公室,郑胜利满是苦瓜脸的站在领导办公室里。
“书记!不带这样坑我的啊!咋就是派我去把这群孩子带到京都去!”
刚才,当郑胜利听到领导居然派他带着周家的四个孩子去京都,让他把孩子交给许同志的时候。
郑胜利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怎么可能有这么离谱的事。
“小郑啊!我们这些当领导的也没办法呀,找一圈的人就你跟许同志比较熟悉,这件事只有派你去做了。”
郑胜利满脸为难,脸上表情尽是憋屈:“那为什么是把孩子送给许同志?为啥不干脆点,直接把把孩子送回老家,给人家亲爷奶带,也不至于……”
郑胜利觉得这个任务有些不可理喻,处处都透着不合理的地方。
其实郑胜利对于送曾经团长留下来的遗孤回家这件事没什么的,但问题是………
想到这里,郑胜利就有些怀疑,做下这个决定的领导是不是脑壳有问题了。
但是他作为一个后勤部的底层军官,怎么能质疑领导的决定呢。
但是现在郑胜利作为一个下属,这个任务落在了他的头上,真让人憋屈。
后勤部的书记见郑胜利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安慰道:“这都是上面领导做的决定,咱们这些作为底下的人,只能听从安排……”
听到书记这么说,郑胜利只好妥协的问道:“书记!你也知道,许同志只是周团长的前妻,人家也没义务收养这四个孩子,更重要的是,这四个孩子的身份……是周团长后面妻子生的,万一许同志不愿意收养,那该怎么办?总不能我直接把孩子扔在那里吧!”
后勤部书记想想也是,便说道:“小郑啊!如果许同志愿意收养这四个孩子,那就更好,如果不愿意……就只能把这四个孩子送到他们爷奶那里了!”
“……”
最后,郑胜利只好满脸无奈的接下了这个任务。
郑胜利出了书记办公室后,便领到了一笔不少的任务经费,便来到了周家来看望这次的任务目标任务,就是那四个孩子。
喜欢穿书六零:军婚后的平淡日子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书六零:军婚后的平淡日子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