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二平结婚脚步更快的是开国大典。
原来传说50年召开的开国大典,正式通知的时候定到了十月一日。
杨福平看着小孙跟二平渴望的眼光。
去隔壁商量了下。
合作社的主任在后面小屋有个办公室,见到杨福平过来还挺热情。
不管怎么说,俩人行政职级是一样的。
寒暄两句,杨福平也就直说了来意:“明儿咱们店怎么安排的?去不去天安门看典礼?”
主任姓王,四十许岁,也是上面降格留用的老人。
闻言也是直搓手:“杨站长,这也没接到闭店的通知啊,再说,典礼下面看的人估计提前几天都占好地方了,咱们也挤不到近处。
可要是不去的话,会不会说咱们思想不积极?”
杨福平沉吟下:“要不派代表去?咱们留守也是为了人民服务。”
王主任寻思下,点头道:“我现在跑趟区公所,看看有什么最新指示没有,不然就按你说的办,门不关,派代表去!”
(北京市军管会于1949年6月30日作出了《关于改革区街政权组织及公安局派出所的决定》,依照决定撤销了街政府和警察分驻所,加强派出所的工作;改区政府为区公所,健全市政府各部门,将原分散在街政府分管的工作改由市政府负责,并在派出所设置一两个民政干事协助完成区公所的有关业务。)
王主任抓起上头分配的破自行车,在杨福平艳羡的目光中飞身上车。
该说不说的,还是供销系统好,粮店就没配自行车。
店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还是那个独轮车,只不过好点儿的是,因为店里人数限制,不用送货上门了。
杨福平背着手回到店里,等王主任好消息。
按理说这一趟往返加上说事儿,怎么也得个把小时。
没等中午热饭呢,也就将将三四十分钟,王主任就找上门来。
人未到,声先到。
“福平,福平,不用发愁,咱们明天歇业!”
一句话把一屋子人的精神头都提起来了。
杨福平三两步走到面前:“真的?”
王主任乐呵呵:“比金子还针,我去的正是时候,区公所正准备通知呢。
除了一些特殊场所,其他政府管控的店铺,全部歇业!
开国大典,举国欢庆啊!”
王主任说完就要告辞:“我领了任务,得去附近的合作社说一声,不多说了啊!”
现如今电话没普及,通知全靠腿。
王主任应该是被抓壮丁了。
真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为了个自行车,还得多出点儿力。
杨福平这会儿不羡慕那辆破自行车了。
扭头打断仨人兴奋的叽叽喳喳:“先别高兴的太早,今儿连中午都没过呐!”
“切······”
扫兴的话迎来了连着福安在内的所有人一致的鄙夷。
今天店里人稀稀拉拉的,估计都在家准备着明天怎么去看庆典的事儿,只要还有隔夜粮,就不打算浪费时间了。
二平不好意思的挤到杨福平跟前儿:“我下午想请半天假。”
杨福平挺奇怪:“明儿都放假了?什么事儿这么着急?”
二平小声道:“我想让我舅舅舅妈也来看看开国大典!”
小孙凑的近,闻言笑道:“是舅妈?还是丈母娘?”
二平脸皮厚:“反正离的近,一块儿通知吧!”
小孙闻言自愧不如。
店里欢快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下班。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杨福平觉着,街上的人脸上,也都洋溢着不自觉的笑意。
开国大典啊,一辈子约莫也就能碰到这一回。
已经在街道劳动就业委员会、卫生委员会、防火队、税务组、宣传队、读报组、房屋修缮委员会身兼数职的积极分子杨远信,当仁不让表示,明天他得跟着街道去维持秩序。
身为社会救济委员会、妇女代表会、妇幼保健组、优抚委员会的积极分子李水仙同志,也接到了通知。
于是光头百姓刘翠芬把渴望的目光投向了杨福平。
杨福平看着四个孩子,三个大人。
眉头紧锁的问福安:“你带着石头跟红妞行不行?”
红妞抢答:“爹,我都一年级了,我能看好自个儿!”
至于石头,人家表示要跟林家小三儿一起去!
为了让爹娘放心,还振振有词道:“我们得去保护玉娟姐!”
得,人家自个儿都能安排自个儿了。
就剩下两个话匣子活宝。
正好,杨福平跟福安俩人,一人扛一个。
天还没亮透,杨福平就被胡同里喧闹声吵醒了。
揉着眼打开大门,只见胡同里已经有人往外走了。
林老师丝毫不顾体面的抓了个窝头一边儿咬一边往外走,看见福平开门还打个招呼:“我得赶紧去学校组织学生去!小三儿他们在家,让石头直接过去就行。”
石头听见动静也跑了出来,看了眼林老师,扭头去磨他娘:“都有人去啦!娘,我不喝稀的,你给我拿俩窝头带上就行!”
刘翠芬被催的头疼:“把眼屎洗干净再出门!你别说不喝稀的,你就是出门喝风我都不管,催魂儿呐!”
各个起来的都挺着急。
看着好好的一锅小米稀饭没人喝,刘翠芬拿眼镇压杨福平哥俩:“一人一碗,吃完再出去!”
福安也有些着急,稀饭这会儿也不烫嘴,三两口倒了进去。
“嫂子,咱也出发吧。”
小锁儿跟小柱儿两个复读机:“出发吧,出发吧!”
刘翠芬投降了:“出发出发!”
一家人出了胡同的时候人还不算很多。
等走到大街上之后,人越来越多,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去。
不时的有口号声此起彼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 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北京城都掀起来。
所有的人被这股热情裹挟着,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今儿的电车是挤不上去了。
七八里的路,一家人裹在人群里走,好像也没那么远。
好不容易挤到天安门附近,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
杨福平踮起脚尖,远远地能看到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的巨幅毛主席画像,画像下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的横幅。
可熙熙攘攘的都是人,没见阅兵还有群众代表游行。
杨福平问了下周边的红袖章才知道,正式的典礼要到下午才开始。
这会儿刚过十点!
杨福平扛着小锁儿对福安俩手一摊:“看看,这就是不听你嫂子话的结果,来早了!”
福安抓着小柱儿不安分的两只小手不愤道:“你也没听!”
听着这俩半斤对八两的对话,刘翠芬扯着红妞留下句:“我带孩子去逛逛去,一会儿还在这儿碰面啊!”
人家不接话茬,走啦!
《活在民国当顺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活在民国当顺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