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9章 棘手的燧发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内容之详尽,远远比之前陈平所讲解的每一堂课都要详细!

等到朱棣和朱雄英看着眼前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内容的燧发枪设计图纸时,已经是目瞪口呆,满脸的震撼了。

以至于他们看向陈平的目光之中,还透露出深深的意外和难以置信。

过去陈平虽然也给他们讲解各种知识点,拿出一些稀罕之物的制造办法,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详细,实在是让他们两个当学生的有点不适应。

陈平自然明白他们这些人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可他总不能说自己穿越前还是半个军迷吧!

后世的国家禁枪械,但是没禁止你当成个爱好去了解和研究。

何况对枪械越是了解,陈平就越是明白,这种东西乃是集工业发展的集大成者才能制造得出来,一些地方稍稍差了点,那造出来的东西必定会差强人意,到时候付出的诸多代价,如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就算白费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大明已经计划去攻打倭国了,试问陈平怎么能不出点力?

后世,他听闻先辈奋战,只恨此生已无机会手刃仇敌,如今他虽然同样被关在监牢不能亲自动手,可若是大明军队用自己给的燧发枪图纸生产燧发枪反手灭掉倭国,对他来说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是不是觉得这燧发枪的制作难度很高?”

陈平问道。

“是,是有点。”

朱棣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实话实说。

他如今关于理工科的天赋已经被陈平开发出来,几个月的时间都在和高炉、匠人打交道,对于大明的工业水平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燧发枪涉及的技术实在是太多太多,以至于他光是看着就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你会这样想也属于正常,毕竟在燧发枪之前,还有一代武器叫做火绳枪,是介乎于手铳和燧发枪之间的火器,只不过我考虑到以后你们大明工业发展起来,武器迭代的速度也会很快,所以就自作主张省略火绳枪这一步,直接让你们造燧发枪好了。虽然此举会让你们难度倍增,但是一旦成功造出来,好处也是意想不到的。”

陈平解释道。

火绳枪其实和手铳有着类似的毛病,下雨天完全不能用。

考虑到大明未来要用火器开始征战模式,陈平自然是要给他们尽可能安排最好的。

燧发枪作为早期工业发展起来的巅峰武器,自然成了陈平的最好选择,至于火绳枪虽然制造容易,但考虑到威力等多种因素,就被陈平给否决了。

陈平又讲解了一些关于燧发枪的注意事项和质量问题,这才挥挥手让朱棣和朱雄英带着图纸离开。

至于他自己,则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开始休息了。

本来他讲完课就该休息了的,是朱棣和朱雄英求着他火器改良之法,这才有破例讲了许久。

饶是陈平平日里精气神不错,这会儿也累了。

等到朱棣和朱雄英离开遭遇,迎面就遇到赶过来的朱元璋、朱标等人。

“老四,图纸呢?”

朱元璋一看见朱棣,就火急火燎地要燧发枪的设计图纸。

“在这儿,父皇可是要在此地细看?”

朱棣将装好的图纸双手奉上,但为了保密,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朱元璋这会儿已经将手伸出去了,闻言动作一僵,脸色有些犹豫。

他看了一眼左右,发现众人都在盯着自己,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太过激动了。

“咳咳!我的意思是,你可要保管好燧发枪图纸,等到回去就让你召集工匠秘密开始研究此物!”

朱元璋咳嗽一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

毕竟,他真把图纸要过来,八成也是看不明白。

如今在理工科这一块子,没有比朱棣更强的了!

“是,儿臣遵命!”

朱棣恭敬应道。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众人并没有多少意外。

如今的朱棣在理工科的造诣已经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不让他负责的话,真就没有人适合了。

……

应天府,一处秘密的工坊之中。

此地搭建着陈平此前传给朱棣的高炉,此外还有大量的工匠一同汇聚于此。

这些可都是应天府技艺最好的工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打铁匠。

“这个焊接技术和多层嵌套,你们听明白了吗?”

朱棣正在给这些工匠讲解制作枪管的步骤。

“听明白了,只是……”

为首的一名铁匠乃是一名技艺非凡的铁匠大师,曾经锻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剑,也因此颇为得到朱棣的重视。

“只是什么?老先生但说无妨。”

朱棣客气地回答道。

“哎哟喂!老朽何德何能,能得到燕王殿下如此客气相待?当真是折煞老朽了。”

这名铁匠大师如今年岁已高,在铁匠之中也颇有一些威望,甚至当年还有一段从军的经历,为军中的武器生产和保养出个力,是有军功在身的。

饶是如此,他还是对燕王朱棣的客气感到有几分无所适从。

“呵呵,老先生客气了,我的先生教导过我达者为先,老先生在锻铁这一行技艺无人能与之相比,此物的锻造正是需要老先生出力的时候,我又岂能轻视怠慢?”

朱棣呵呵一笑,语气温和,丝毫没有做作的解释一下。

这下不光是老铁匠,就是其他的铁匠也是颇为意外和感动。

他们作为匠人,过去社会地位也就那样,从来都是不得到他人重视的职位,根本入不了达官贵人们的法眼,也就朱棣愿意以礼相待了。

‘看来那个传言是真的了。’

老铁匠想起了之前一批匠人的传言,心中一下子也活络起来。

随着布厂和琉璃作坊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相关的匠人,如制造织布机的木匠,亦或是吹塑玻璃的工人,都得到许多奖赏。

更有传闻朝廷要对匠籍进行改革,不再有过去那么多的限制。

本来这名老铁匠还不怎么相信,毕竟这些信息都是捕风捉影,也没有看见什么真凭实据。

可如今看见朱棣对待他们这些匠人的态度,却又让老铁匠心思活络起来。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