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1章 铁网下的余波与微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省第一监狱工场间那场短暂却激烈的二次围殴及其后鲍玉佳(安徽淮南)石破天惊的忏悔,如同一次剧烈的心理地震,其震波持续改造着这片特殊土地的生态。旧有的权力结构和扭曲的生存法则被撼动,新的秩序在废墟与反思中艰难萌芽。

核心人物的蜕变与挣扎

鲍玉佳的公开忏悔,并非事件的终点,而是他个人深度矫治的起点。他变得愈发沉默,但那沉默中不再有以往的麻木与畏缩,而是沉淀下一种近乎苦行僧般的坚韧与清晰。他不再仅仅埋头劳作,开始极其认真地参加每一次心理辅导和团体活动。发言依旧不多,但每次开口,都直指核心,坦诚得令人心惊。他将对魏超(新城场站油料股)的愧疚,转化为一种更广泛、更沉静的保护欲。他不再仅仅关注魏超一人,也会留意车间里其他性格懦弱、易受欺负的犯人,用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提供着默默的支撑。他正在将自己淬炼成一道沉默却可靠的屏障。

魏超的状态是衡量监区氛围最敏感的指标。鲍玉佳那撼人心魄的道歉,虽未能让他立刻理解全部含义,却像一颗种子,在他简单而创伤深重的心灵中植入了一种模糊却真实的“安全”信号。他惊惧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虽然依旧反应迟钝,但眼神中那纯粹的恐惧在缓慢褪去,偶尔甚至会对着鲍玉佳或耐心教他认字的沈舟(浙江嘉定)露出一个极其短暂、几乎难以察觉的怯生生表情。这微小的变化,预示着冰封开始融化。

张帅帅(陕西靖康)经历了彻底的反思。他效仿鲍玉佳,在一次团体活动中,再次深刻剖析了自己,但这次的重点不再是“眼镜”,而是深入挖掘了自己容易被愤怒和利益驱使的深层性格弱点。他的忏悔,从“事”的层面进入了“人”的层面。沈舟则将其“精明”完全投入了“正面赛道”。他不仅帮助魏超,还主动向管教干部提出了几条改善车间劳动效率的合理建议,其动机虽仍有表现成分,但行为已彻底锚定在积极改造的轨道上。

林奉超(四川达州)和付书云(福建闽清)在经历严厉训诫后,被要求撰写深度思想汇报,剖析其“冷漠”与“纵容”对集体环境的危害。这对他们的军官身份认知产生了巨大冲击。马文平(内蒙古)也开始尝试在小组讨论中表达真实想法,尽管声音微弱。

管理系统升级与深层介入

监狱管理层并未满足于表面的平静。他们以此事件为典型案例,启动了更深层次的矫治升级:

专业性介入: 聘请了外部专业的犯罪心理学专家和创伤治疗师团队入驻,对魏超进行系统性脱敏和认知行为治疗,对鲍玉佳、张帅帅等关键人物进行深度心理访谈和干预,旨在根除暴力冲动和修复心理创伤。

环境精细化改造: 进一步优化监区监控布局,确保无死角;建立更灵敏的“情绪气压”监测机制,通过舍友、组长、管教干部多层级汇报,提前预警可能的人际冲突;增加更具建设性的团体活动(如协作性强的生产项目、辩论赛),消耗多余精力,培养健康互动。

价值观重塑: 在常规教育中,引入大量关于“勇气”、“责任”、“同情心”、“独立思考”的案例讨论,批判“丛林法则”和“盲从哲学”,持续强化鲍玉佳行为所代表的正面榜样。

“孙鹏飞”影响的肃清与警示

对孙鹏飞(石家庄)及其残余影响的清算达到空前力度。所有与之有牵连的犯人均受到严格审查和处理,其可能存在的任何隐形指挥渠道被彻底斩断。他本人被完全隔离,几乎与外界断绝联系。他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其名字在监区内成为一种禁忌,象征着一条彻底走不通的、通往黑暗的绝路。

林建奇在评估报告上写道:“此次事件及其后续发展,证明矫治工作已从‘行为管控’阶段,进入‘心理重塑’和‘文化构建’的深水区。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单个的罪犯,更是一个被污染的小型社会生态。净化它,需要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对个体)和生态修复般的耐心(对环境)。鲍玉佳的出现是幸运的,但系统不能依赖幸运,必须建立起能持续产生正向引导、抑制人性之恶的制度和文化。”

高墙之内,阳光洒在放风场上。

鲍玉佳和魏超一前一后地走着,保持着一种无声的默契。

张帅帅在机床前专注操作,额角冒汗。

沈舟正拿着本子,跟管教干部比划着讲解他的建议。

那些曾试图兴风作浪的“软势力”成员,变得低调而收敛。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基因暗码:血色螺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