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 把冬笋制作成其他美味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爸,我回来了。”

夏国文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走出来,看到女儿一脸愁容,不由得关切地问道:

“闺女,回来了?看你这愁眉苦脸的,遇上什么事了?”

看到父亲,夏沐紧绷的神经松懈了几分。

她叹了口气,将这些天冬笋堆积的越来越多的情况说了出来

“……就是这样,爸,冬笋收得太多了,店里根本卖不完。

新鲜的又放不久,再过两天就得全扔了,这太浪费了。”

夏国文听完,非但没有愁容,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夏国文一听,乐了。

“我当是什么大事呢。”

他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这还不简单?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多了去了。”

“最简单的,就是做成笋干。”

“把笋壳剥了,切掉老的根,放到大锅里煮透,然后拿出来压掉水分,放在太阳底下晒,或者用火慢慢烘干。

这样处理过的笋干,放个一年半载都不会坏,想吃的时候拿水泡开,炖肉烧汤,味道好得很。”

笋干!

夏沐的眼睛亮了。

对啊!她怎么把这么经典的方法给忘了!

晒干或者烘干,脱水处理,这不就是最基础的食品保存技术吗?

这个方法简单粗暴,而且极易规模化操作。

难民营里人力充足,只要搭起足够的灶台和晾晒架,处理上千斤冬笋完全不是问题。

“还有呢?”夏沐追问道。

“还有?”夏国文看了女儿一眼,笑道:

“那就得是进阶版的了,做成腌笋或者酸笋。”

“特别是酸笋,把笋子放进坛子里,加水加料,让它自个儿发酵。

搞好了,那味道又酸又脆,开胃得很。

而且发酵过的东西,比笋干更值钱,是另一番风味了。”

酸笋!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夏沐脑海中的迷雾!

她的呼吸,在这一刻都停滞了。

脑海里,一个词疯狂地涌现出来。

螺蛳粉!

那酸爽冲天、让人欲罢不能的独特气味!

那q弹的米粉,配上金黄的腐竹、香脆的花生,以及灵魂所在的——酸笋!

在这个食盐都算得上是硬通货,调味品极度匮乏的大明朝,如果……如果她能把螺蛳粉复刻出来!

那独特的,霸道的,极具成瘾性的味道,将会是怎样一种降维打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意了!

这是一座尚未被发掘的金矿!是一片彻彻底底的商业蓝海!

一股巨大的狂喜,瞬间冲上了她的天灵盖。

冬笋危机?

不!

这不是危机!

这是老天爷追着往她怀里塞的泼天富贵!

“爸!你真是我的亲爹!”

夏沐激动地抱住夏国文,在他脸上狠狠亲了一口。

夏国文被女儿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一头雾水,哭笑不得:

“这孩子,疯疯癫癫的……”

夏沐哪里还顾得上解释,她像一阵风似的冲回自己的房间,一把抓起手机,双眼放光。

她颤抖着手指,在搜索框里输入了几个字。

“笋干批量制作方法”。

以及……

“正宗酸笋制作教程”。

手机屏幕上,无数的链接和视频瞬间弹了出来。

夏沐先点开了笋干的制作方法。

【工业化笋干制作流程详解】

【第一步:高温蒸煮。

杀青,灭活内源酶,防止褐变,同时软化纤维,便于后续压榨。】

【第二步:压榨脱水。

使用机械压榨,将含水量从90%降至60%左右,缩短烘干时间。】

【第三步:烘干\/晾晒。

控制温度与湿度,进行热风循环烘干,最终含水量控制在12%以下,确保储存期。】

……

流程清晰,原理明确。

夏沐看得连连点头,将这些关键步骤和数据,一字不差地抄录在笔记本上。

这个方案,可行!

只要将机械压榨换成石磨或者杠杆重物按压,热风烘干改成炭火慢烘,完全可以在明朝复现!

搞定了笋干,夏沐信心满满地点开了关于酸笋的搜索结果。

然而,屏幕上的画风,陡然一变。

【广西阿婆祖传三代酸笋秘方,好吃的关键是那口老坛子!】

【震惊!不用一滴醋,只用淘米水就能做出黄金酸笋?】

【山泉水才是酸笋的灵魂!城里自来水做的没有那个味儿!】

【独家揭秘:发酵酸笋必须加入‘母水’,没有母水一切白搭!】

众说纷纭,五花八门。

有的强调水质,有的强调坛子,还有的把“母水”说得神乎其神,仿佛是什么传家之宝。

整个过程,充满了经验主义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学”色彩。

夏沐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些方法太依赖个人经验和不确定因素了,根本不适合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

她耐着性子,不断地翻找,终于,一个标题吸引了她的注意。

【食品工程博士带你解构酸笋发酵:乳酸菌的奇妙之旅】

就是这个!

夏沐立刻点了进去。

视频里,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十分专业的博主,正站在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里。

“大家好,今天我们不讲玄学,只讲科学。”

“酸笋发酵的本质,是利用竹笋表皮自带的,以及环境中的优势菌种:乳酸菌。

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从而达到防腐和增添风味的目的。”

“所以,成功的关键有三点。”

“第一,无油无菌!所有接触竹笋的容器、工具、包括你的手,都必须严格清洗消毒,避免杂菌污染,导致腐败。”

“第二,密封隔氧!乳酸菌是厌氧菌,必须保证发酵环境的无氧状态,才能让它成为优势菌种。”

“第三,温度恒定!乳酸菌发酵的最佳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率和风味。”

博主用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发酵过程,拆解成了几个可以严格控制的变量。

科学!

严谨!

这才是她想要的答案!

夏沐眼神大亮,如同找到了武功秘籍,迅速将博主提到的每一个要点,每一个细节,都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

无菌操作,可以用沸水煮沸所有器具来解决。

密封隔氧,可以用厚重的陶坛加上水封来做到。

恒温环境,可以挖一个地窖,或者用温水控温。

所有问题,似乎都有了科学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两套方案在手,夏沐感觉自己已经胜券在握。

喜欢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