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5章 实习生的庆幸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你来试试,注意听左下肺。”

王宇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周逸尘会让他上手。

他有些紧张地接过听诊器,学着周逸尘的样子,把听诊头贴了上去。

可他太紧张了,手有点抖,听诊头在老大爷的背上滑了一下。

“别慌,手拿稳。”周逸尘的声音很平稳,伸手扶住了他的手腕,“把它当成你自己的耳朵,去感受里面的声音。”

王宇深吸一口气,重新放好位置。

这一次,他好像真的听到了一点细微的,咕噜咕噜像水泡破裂一样的声音。

【教学技能熟练度+2】

【医术技能熟练度+1】

周逸尘的脑海里,提示音一闪而过。

他知道,王宇听到了。

查房继续进行。

每到一个病人床前,周逸尘都会先问情况,然后有意识地让两个实习生参与进来。

让刘娟去问问病人胃口怎么样,大小便是否正常。

让王宇去量一量血压,看看病人的腿有没有浮肿。

他则在一旁看着,偶尔出声指点一句。

“问诊的时候,要看着病人的眼睛。”

“按压腹部的时候,记得先把手搓热。”

“跟家属交代病情,话要说明白,但别说得太满。”

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

王宇和刘娟就像两块干燥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这些知识的水分。

从病房出来的时候,他们正好在走廊里碰见了过来查房的内科主任李志国。

李志国一眼就看见了跟在周逸尘身后的两个年轻人。

他看到周逸尘正侧着头,低声对刘娟说着什么,而刘娟则一脸专注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整个画面,透着一股认真和严谨。

李志国没说话,只是对着周逸尘的方向,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然后就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年轻人,果然没让他看错。

一上午的查房结束,三人回到了办公室。

王宇和刘娟都感觉自己的脑子,比昨天下午还要胀。

信息量太大了。

“王宇,你去把7床的病程记录写一下,重点描述肺部啰音的变化。”

“刘娟,你去把12床和15床今天的化验单都贴好。”

周逸尘有条不紊地分配着任务。

他自己则坐下来,开始写今天的大病历。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周逸尘写着字,心里却在复盘刚才的整个过程。

教别人,真的就像是把自己会的知识,拆开了,揉碎了,再一点一点地重新拼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很多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细节,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什么这个病人的药量要多一点?

为什么那个病人的针要扎得深一些?

以前,他只是凭着经验和感觉去做。

但现在,为了给学生讲明白,他必须找到这些操作背后的逻辑和理论依据。

想得越深,理解得就越透彻。

这不仅仅是教,更是一种更高效率的自我学习。

【医术LV4(568\/4000)】

【教学技能熟练度+2】

【教学LV8(113\/800)】

周逸尘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

这条路,走对了。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正在埋头苦干的王宇和刘娟。

这两个实习生,现在在他眼里,已经不只是累赘了。

他们是两块璞玉,也是两块能让自己磨得更快的磨刀石。

“写完了拿来我看看。”周逸尘淡淡地说了一句。

“是,周老师!”

两个声音,异口同声,充满了干劲。

午后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在水泥地上投下了一块明亮的光斑。

王宇把写好的病程记录,双手递给周逸尘,动作有点拘谨。

“周老师,您看看。”

刘娟也紧跟着把贴好了化验单的病历夹送了过来。

周逸尘接过王宇的本子,目光落在纸上。

字写得还算工整。

“对肺部啰音变化的描述很准确,这点不错。”周逸尘先是肯定了一句。

王宇的表情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一些。

“但是,”周逸尘话锋一转,用笔尖点了点纸面,“病程记录不光是客观记录,也要写病人的主观感受。他自己觉得怎么样?是舒服点了,还是跟昨天一样?这些都要问,要记下来。”

【教学技能熟练度+2】

周逸尘又拿起刘娟的病历夹翻了翻。

“化验单贴得很整齐,一目了然。”

“但是你看12床这张,”他指着其中一张化验单,“血钾的数值在正常范围的最低值。这意味着什么?”

刘娟愣了一下,显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意味着我们要注意,防止他出现低钾血症。要去问问他最近是不是胃口不好,或者有没有腹泻。饮食上,可以建议家属给他带点香蕉或者橘子水。”

周逸尘说得不快,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

这些东西,教科书上或许提过一嘴,但绝不会讲得这么细致,这么贴合临床。

王宇和刘娟听得连连点头,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下来。

【教学技能熟练度+3】

康健民在旁边装作看报纸,耳朵却一直竖着。

他心里暗暗点头,这小周,带学生确实有一套。

不像自己,实习生来了,就让他们自己看书,顶多让跟着抄抄病历,哪有这么多耐心去一点点抠细节。

下午,科里不忙。

周逸尘就把一些典型的旧病历翻出来,去掉名字,让王宇和刘娟试着分析。

从诊断思路,到治疗方案,掰开了揉碎了讲。

一个下午下来,王宇和刘娟感觉比自己看一个星期书学到的东西还多。

脑子是累的,心里却是满的。

隔壁办公室的钱伟过来借个东西,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

周逸尘坐在中间,两个实习生一左一右,探着身子,聚精会神地听着,办公室里学习气氛浓得化不开。

钱伟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他手底下也带了个实习生,此刻估计正被他派去给各个科室送会诊单了。

到了快下班的时候,走廊里几个别的科室的实习生聚在一起。

“唉,咱们就是个打杂的命。”

“可不是嘛,我今天就光换药了。”

“你们是没见内科那个王宇和刘娟,他们带教的那个周医生,人年轻,水平高,还愿意教。我刚看见了,人家那是在正儿八经地上小课呢。”

“真羡慕啊……”

这些议论,王宇和刘娟自然是听不到的。

他们正忙着整理今天的笔记,只觉得能跟着周老师学习,是天大的运气。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庆幸,还有一股子要好好学,绝不辜负老师期望的劲头。

喜欢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