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皇帝是在点哀家呢。”太后心气不顺,但脾气却压了下去:“女官不做后妃备选的确是规矩,可皇后破例在前,贵妃才有此心,哀家以为,这规矩不大重要呢。”
皇后看着她们没有说话,明帝已经开口了:“母后说的是刘武的闺女吗?莫非皇后何时说了要那孩子入宫的话?”
这把太后问住了,贵妃也没顾着哭,认真想了想,还真说不出皇后坏了规矩的证据。
她只是格外抬举刘熙而已,刘熙和李长恭走得近是他们自己的事,皇后压根没插手,更没有明确的说过让刘熙嫁给李长恭的话。
“陛下。”皇后知道自己该说话了:“此事也是臣妾做的不对,让太后与贵妃误会了,还请陛下看在贵妃伺候您十几年的份上,宽恕于她,就当是为了太子。”
贵妃低着头啜泣不知,耳朵却认真的听着明帝的动静。
“皇后求情,朕便饶了你,往后宫中若再有仗势冒犯皇后的,朕决不轻饶。”
贵妃感激涕零:“妾身谢陛下,谢娘娘,往后妾身定谨言慎行。”
“起来吧。”明帝不再看她。
太后心里的气实在不顺,自己说那么多,都不如皇后劝一句有用,这让她心里很是不忿:“哀家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若是哪天去了,又得耽搁三年,皇子就算了,皇帝不许他们过早亲近女色也是为了他们好,但公主可耽搁不起,奉华也要十七了,皇帝也该对她的婚事上心吧。”
提起李长昭,明帝眼底多了几分慈爱温情:“女孩子多留几年也无妨,年纪小了,被欺负了也不知如何应对,且阅历不够,分不清良人孽缘,与其误了一生,不如多留几年。”
“她都快十七了还小?人家姑娘十三四岁就定下亲事,十五岁及笄就嫁人,她这个年纪,早有生儿育女的了。”太后非常不赞同这话:“年纪再大些,容颜不再,夫妻也不会和睦。”
明帝很不喜欢这话:“儿臣金尊玉贵的养大她,不是让她用美色去讨好男人的,若是夫妻因此不睦,那就换个驸马,换到夫妻和睦为止。”
这明显就是气话,但太后还是被气到了:“皇帝爱女也要有个限度。”
“奉华知礼,不会恃宠生娇,便是儿臣溺爱,她也是个懂事孩子。”明帝一句软话都不肯说。
前些日子,太子提出让李长昭和亲的事他火气还没消呢,现在太后又来催婚,他不得不怀疑太后这是要为太子出头。
李长昭是他亲自养大的,谁都不许惦记欺负。
太后气的心口疼,实在顺不上气了:“你真是哀家的好儿子。”
“母后身子不好,还是安心疗养才是,小辈们的事往后就别管了,儿臣子嗣稀薄,自然是会为每个孩子都安排好前路的。”明帝态度好了很多,但说出的话意思明确。
不许太后插手皇嗣的婚事。
说完,他拉起皇后的手:“既然母后这么上心,你就多留意着些,若太子有心仪之人,就好好教导,其他的不着急。”
皇后含笑:“是,臣妾会留意的。”
她有自知之明,李长昭的驸马轮不到她来安排,至于太子妃的人选,明帝肯定会亲自把关,说这话也只是为了让其他人明白,中宫不可冒犯。
请太后好生歇着后,明帝拉着皇后一块离开,其余后妃走不走明帝也不管,伺候的人也识趣的离着他们好几步远。
“贵妃小家气,她若是做了太后,与母后便是一样的性子,全然不顾规矩尊卑。”明帝话里全是对贵妃的嫌弃:“太子又是个耳根子软的,虽然做事勤勉果断,但母子情深,难免会被裹挟。”
皇后知道他又在思念明贞皇后。
先帝驾崩前,太后只是个嫔,并不得宠,是无子的明贞皇后提拔,明帝才有了夺嫡的资格,可惜明贞皇后命薄,先帝驾崩前突发疾病去了。
她在时,赏罚分明,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即便是纪王生母淑贵妃,在她跟前也老实本分不敢造次,太后更是谨小慎微,压根不敢给明帝惹事。
明帝能与纪王一较高下,少不得明贞皇后的教导,对于这位嫡母,明帝从心底敬重,以至于发现太后所为比明贞皇后差太多时,失望累积之下,对亲生母亲都不怎么亲近了。
皇后宽慰他:“贵妃也只是关心则乱,太子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太子的忙碌贵妃是看在眼里的,她只是想着东宫能多个人照顾太子,她是个做母亲的,万事都是为了照顾好孩子出发,也不算大错。”
“她若只是想寻个稳妥细心的照顾太子,何必瞄准储英馆?”明帝不信这番说辞:“他们母子打的什么主意,你我心里清楚。”
皇后挽住他的胳膊:“三哥怎么能这样揣测自己的孩子呢?”
“贵妃心思野的很呢。”明帝握住她的手:“她小妹对王家干的那些事,朕不信她不知道,要么是不在乎,要么就是觉得理所应当,一个亲娘死了十几年的女娃娃,抢不了家产争不了地位都容不下去,若是儿子还能有活路?
朕并非只有太子一个孩子,纵使以贤能为重,但也要容得下手足才行,朕自己也有姑娘,一想到奉华和丽华有可能遇到这些事,朕这心里就不痛快。”
皇后轻声道:“陛下爱女,自然是揪心的,可王思岚只是死了娘,又不是死了爹,若没有王澍这个亲爹纵容,张氏再狂妄,也不敢闹到人前。”
“你说的在理。”明帝目光幽深了许多:“王澍这个亲爹才是张氏害人这事得元凶。”
成功祸水东引,皇后适时转移话题:“今日要不是太后和贵妃说出来,我也不知自己对刘熙的喜欢会让她们误会,这件事,说来也是我的错。”
“她们这胡乱揣度的毛病早该吃个亏了。”明帝并不介意:“况且贵妃也是糊涂,若非你力荐,朕实在不愿意再让太子监国,她不仅不感激,竟然还敢对你不敬。”
皇后笑了笑:“太子是太子,贵妃是贵妃,臣妾是只是想给太子一个机会,孩子平日里努力用功,没必要因为张家的事受委屈。”
喜欢佞娇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佞娇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