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他们依然低估了阿瑟将军胸中燃烧的野心。一个被放逐海外十余年、晋升无门的将领,心中积压的不甘与渴望,远超常人想象。他比谁都清楚,若继续屈居人下,再大战功都可能被轻易抹杀。
这一次,他寸步不让!要么掌握全部指挥权,要么退出这场博弈。他要凭真本事打一场属于自己的战争,用战绩铸就无人能及的威望与地位。
由于此前,阿瑟将军已率部沿新几内亚东岸发起突袭,成功拿下俾斯麦岛;另一边,Nimizi将军亦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强势突破,撕开了东瀛自诩固若金汤的“绝对防卫圈”。
所以此时会议室里,Nimizi将军率先亮出方案:从印尼直取棉兰老岛,实施终极版“跳岛战术”,跳过其他岛屿直扑宝岛,夺取关键港口与机场。在海军看来,东瀛海上力量已濒临崩溃,此方案将极大加速战争进程。
驻华部队总司令w将军则提出更务实的路线:驻粤部队北上,航空队压制港岛、宝岛,先取闽省再渡海攻台。这般部署,既能有效打击日寇有生力量,又能显着缩短前线到目标区域的进攻距离。
这套方案依托现有兵力,无需大量舰船,符合驻华部队的实际需求。渡海环节无需依赖大船,只要海军牢牢压制滩头、火力打击敌方工事,空军再及时跟进轰炸,登陆作战便可顺利推进。
然而当阿瑟听完这两套方案,竟勃然大怒。作为“跳岛战术”的倡导者,此刻他却全盘否定了这个理念。他厉声指责这是老对手欧内斯特的阴谋,是对成千上万战俘与妇孺的背叛。
面对罗师傅,他饱含深情地陈词:“那里的人民已被我们抛弃过一次,他们承受不起第二次背叛。若想战后在这片土地重树信誉,就必须拿下千岛之国,这是我们对殖民地的交代。”
这番看似强词夺理的发言,却精准触动了对方最敏感的神经。在即将到来的战后格局中,信誉与道义正是花旗担任“世界法官”的基石。阿瑟不仅是在争取一场战役的指挥权,更是在为花旗争取未来的话语权。
作为一名深谙国际政治的政治家,他清楚地看到:在两次大战的硝烟背后,花旗获得的远不止财富,技术和全球地位的跃升,才是真正的王牌。
一战时,花旗作为欧罗巴的“兵工厂”,通过吸收西方工业经验实现了制造业的腾飞;而这一次,其军工体系更是完成了一场彻底的蜕变。参战初期的陆军与空军尚显稚嫩,如今却已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力量。
更重要的是战略地位的根本改变。约翰牛与高卢鸡战后必将衰落,普鲁士与东瀛战败后将受条约束缚,毛熊亦需时日疗伤。未来的国际秩序,将由谁来主导?
阿瑟深知,真正的战略家必须超越单纯的军事考量,要在政治棋盘上先行落子。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主张已打动关键人物,便顺势推出了精心准备的作战方案:
棉兰老岛的进攻计划继续推进,但首先出动战机轰炸其军事基地,同时华夏航空队空袭吕宋岛。这种多点施压将使日寇陷入判断困境,难以把握我军真实意图。
在持续轰炸的压力下,日寇必然分兵增援各处防务。届时,我军可伺机与东瀛残存海军展开决战,彻底消灭其最后的海上力量,而后从容登陆,以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已被分散的守军。
“诸位,”阿瑟带着自信的神情阐述道,“当我们通过持续轰炸摆出主攻姿态,日寇只能从各地抽调兵力。我相信Stillwell将军和w将军会很乐意配合我们发动反攻。到时日寇首尾难顾,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他稍作停顿,不忘彰显自己的远见:“从正面强攻的战术已经过时了。在我军拥有全方位优势的今天,只有平庸的将领才会固步自封,而明智的统帅懂得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尽管遭到一些反驳,但向来温文尔雅的Nimizi将军在阿瑟充满激情的演讲面前渐显词穷,最终在辩论中败下阵来。
会议最终正式批准将进攻棉兰老岛列为下一阶段的核心作战方案。计划书明确规定:加强战略轰炸,摧毁机场设施;实施海上截击,打击运兵船,切断海上交通线;伺机与东瀛海军残部决战;建立桥头堡并建设机场为登陆做准备;同时要求华夏军队积极配合反攻,确保机场安全。
收到计划的阿瑟将军迅速向Stillwell将军发出急电,要求其立即与w将军协同推进作战部署。尽管阿瑟过去一直认为各地联合部队战力有限,但Stillwell的坚持与前线实实在在的战绩,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希望——或许,这片东方战场真能带来惊喜。
接到电报的Stillwell将军没有片刻耽搁,立即飞赴山城。这一次,他目标明确:必须拿下联合指挥权。
在轰鸣的机舱中,他反复审阅手中计划,推敲每一个细节。与山城多次交锋的经验让他深知,随着战局变化,如今的谈判只会更加艰难,但他绝不退让。其核心诉求始终如一:必须严格按战略部署执行。
说白了,他绝不容忍战事推进中再出现“远程遥控指挥”的乱象。过去几乎每一次重大行动都受此干扰,结果无一不是混乱与失利,这是他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完全无法接受的。
Stillwell将军坚信华夏士兵在获得精良装备后所展现的战斗力,但他信不过山城那套迂腐的指挥体系。这一次,他寸步不让,而手中的武器援助配额,依然是他最重要的谈判筹码。
喜欢我的师座林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我的师座林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