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社区运动会的“乌龙大战“与笑断腰的竞技现场
李淑琴扛着手机支架冲进社区广场时,差点被个滚过来的篮球砸中脑袋。定睛一看,杨永革正抱着个粉色儿童篮球,跟张大爷在拔河绳两端较劲——准确说,是张大爷拽着绳子笑,杨永革憋红了脸往后挣,他脚上的老北京布鞋都快蹭掉了,嘴里还喊着“看我不把你拽进护城河“。
“家人们!社区运动会开幕啦!“李淑琴笑得镜头都在颤,“今天主打一个'老年组行为艺术',错过悔三年!“
弹幕里的“哈哈“快溢出屏幕:
“这篮球是幼儿园借的吧?杨师傅抱着像举个西瓜!“
“拔河绳都快被张大爷笑断了!“
“李奶奶呢?她不应该是裁判长吗?“
说曹操曹操到。李奶奶穿着件印着“冠军“的红色运动背心,手里举着个塑料喇叭,一米七八的个子往主席台上一站,气场直逼当年剧团的导演:“都给我严肃点!这是街道办的正规比赛,谁再胡闹扣积分!“话刚说完,她脚下一滑,差点从台阶上摔下去,幸好抓住了旁边的旗杆——那旗杆是临时插的塑料杆,被她拽得连根拔起,顶端的小红旗飘悠悠落在杨永革头上。
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接着爆发出能掀翻屋顶的哄笑。杨永革顶着小红旗,抱着粉色篮球,活像个刚从庙里跑出来的土地公。李奶奶的脸比运动背心还红,举着喇叭吼:“笑什么笑!这叫'意外惊喜',加十分!“
这场运动会是街道为了给文艺队“拉练“办的,项目全是李奶奶拍板定的,美其名曰“文体结合“。比如“顶碗竞走“,要求头顶着搪瓷碗绕花坛走三圈,碗里还得放三个乒乓球;再比如“跳绳踢毽混合赛“,手里摇绳脚踢毽,据说灵感来自她当年在剧团练的“身段功“。
杨永革报了个“蒙眼贴鼻子“,结果把眼罩戴成了围巾,在画板前转了三圈,径直朝着李奶奶走去,伸手就往她脸上贴——那“鼻子“是用红纸剪的爱心,正好贴在她嘴角。“贴中了!“他扯下围巾得意洋洋,看见李奶奶瞪圆的眼睛才反应过来,“我、我以为您是画板......“
李奶奶抬手就想打,却被他下意识地躲了过去。这一躲不要紧,他后腰的松紧带开了,运动裤“唰“地滑到膝盖,露出里面花秋裤上印的“福“字。全场笑倒一片,连裁判席的王主任都拍着桌子直喊“暂停“,李淑琴举着手机追着拍,弹幕刷成了“福字秋裤yyds“。
最离谱的是“三人两足“项目。杨永革、李奶奶和张大爷一组,腿被红布条绑在一起。李奶奶喊“一二一“,张大爷听成“左右左“,杨永革光顾着看李奶奶的脚,结果三人硬是走出了顺拐,往花坛里冲去。眼看要撞上月季花丛,杨永革猛地往旁边拽,李奶奶被他带得踉跄,张大爷趁机往反方向挣,红布条“嘣“地断了,三人各自摔了个屁股墩。
“都怪你!“李奶奶揉着腰瞪杨永革。
“明明是张大爷顺拐!“杨永革捂着屁股反驳。
张大爷在旁边哼哼:“我的老骨头啊,早知道不跟你们俩'欢喜冤家'一组......“
这一幕被全程直播,有粉丝直接打赏了“嘉年华“,留言说“建议申遗,这比奥运会好看“。李淑琴笑得直抹眼泪,没注意自己踩到了杨永革掉的运动鞋,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机支架正好磕在花坛沿上,镜头对着天空拍了五分钟的白云,弹幕里一群人陪着看云飘,还说“这是老年组的慢生活艺术“。
中午休息时,大家聚在树荫下吃李奶奶烤的桃酥。杨永革的花秋裤成了“团宠“,刘阿姨非要借去拍个抖音,说“这福字能辟邪“。张大爷捧着搪瓷碗喝绿豆汤,突然指着远处喊:“快看!老杨的福字秋裤上树了!“
众人抬头,只见一只喜鹊叼着条花秋裤,正往树杈上拽——敢情是杨永革换裤子时随手放在石桌上,被鸟当成了筑巢的材料。杨永革急得跳脚,爬树又爬不上去,只能在树下喊:“那是我的本命年秋裤!你给我放下!“
李奶奶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毽子,朝着喜鹊扔过去。毽子没打中鸟,倒把秋裤震了下来,不偏不倚落在她头上。杨永革跑过去帮忙摘,手指勾住了秋裤的松紧带,两人一扯,“刺啦“一声,秋裤撕成了两半。
“这下好了,能改两条红领巾。“李奶奶举着半条秋裤笑得直不起腰。
杨永革看着她手里的碎布,突然说:“改个荷包吧,我放稿纸里当书签。“
下午的“厨艺接力赛“更是笑料百出。规则是三人一组,接力做西红柿炒鸡蛋——杨永革切菜,李奶奶打蛋,张大爷掌勺。杨永革把西红柿切成了块,块块大得能当骰子;李奶奶打鸡蛋时太使劲,蛋清溅到了裁判王主任脸上;张大爷倒油时手一抖,半桶油下去,锅里瞬间腾起三尺高的火,吓得他举着锅铲就跑,杨永革赶紧端起旁边的绿豆汤泼过去,火是灭了,锅里的鸡蛋也成了“黑炭块“。
“这叫'火山爆发'版西红柿炒鸡蛋。“杨永革一本正经地给菜起名。
李奶奶尝了一口,差点没吐出来:“这叫'黑暗料理'界的珠穆朗玛峰。“
运动会结束时,颁奖环节比比赛还热闹。杨永革凭着“福字秋裤上树“的名场面,得了个“最佳喜剧人奖“,奖品是个印着“重在参与“的搪瓷缸;李奶奶的“旗杆惊魂“拿下“最飒裁判奖“,抱回一袋洗衣粉;张大爷的“假牙卡地板“虽然没获奖,却成了全场公认的“隐形冠军“,被一群老太太围着要签名。
回家的路上,杨永革拎着搪瓷缸,李奶奶抱着洗衣粉,两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明天还练不练?“李奶奶踢了踢路上的小石子。
“练!“杨永革把搪瓷缸往她手里塞,“下次咱报'双人跳绳',我保证不踩你脚。“
李淑琴编辑完当天的视频,标题写成《当老年组认真搞笑时,没人能笑着离开》。后台数据显示,这场直播吸引了二十万人观看,有年轻人留言说“看完想给爸妈报个老年大学“,有中年人说“突然不怕退休了“。
她看着窗外,社区广场的灯还亮着,几个老人还在收拾拔河绳,笑声顺着风飘进来。原来最动人的不是青春年少,是老了还能这样——带着点笨拙,带着点疯癫,却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热热闹闹的喜剧。
明天大概还会有新的乌龙吧?李淑琴笑着想。或许是杨永革练跳绳把自己缠成了麻花,或许是李奶奶教大家踢毽结果毽子飞进了垃圾桶,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能一起笑到假牙都掉的人,才是这辈子最该珍惜的“战友“啊。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