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影响却留下了。
第一天认购金额连三万都没到。
夜色沉了,城市灯火渐次亮起。
苏晓玥一个人坐在办公室。
她翻着认购名单,一页一页地看。
门轻轻敲了两下。
苏晓玥抬了抬头,还没来得及回应,门已经被推开。
吴海荣端着热茶走进来。
“还没吃饭吧?”
他轻声问,语气里带着关切。
接着,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不锈钢饭盒。
饭菜一开盖,热气混着香味扑面而来。
是家常的炒青菜、红烧排骨和白米饭的香气。
苏晓玥她这才觉出肚子饿得发慌。
她道了声谢,低头就吃。
吴海荣坐在对面的椅子上,静静看着她。
“深建集团,想买十万股。”
他忽然开口。
苏晓玥一口饭卡在嗓子眼。
她猛地咳了两声,抬起通红的脸,难以置信地望着他。
“深建?!”
真要入资,飞裳的信誉立马翻倍。
“他们看上你们厂在设计上的路子。”
吴海荣缓缓说道。
“我跟他们提了你们的新品,尤其是那款环保再生纤维复合材料,他们很感兴趣。”
原来这些天他早出晚归,不是处理自己的事,全是为了飞裳奔波。
苏晓玥心里一热,眼眶微微发烫。
“谢谢你……但这会不会给你惹麻烦?”
她知道,吴海荣在体制内,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被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哪有。”
他笑着摇了摇头,神色坦然。
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文件。
“你看看这个。”
苏晓玥接过文件,一层层打开。
文件上白纸黑字。
深建集团认购书。
金额一栏,清清楚楚写着,人民币贰拾万元整。
更让她震惊的是,底下还加了一条附加条款。
允许飞裳服饰使用深建品牌做市场推广。
这意味着,飞裳能安美正大地打“深建合作伙伴”的旗号去拉客户。
眼下这冷清的认购局面,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太重了。”
苏晓玥手指忍不住抖。
“不是谁欠谁。”
吴海荣语气温和。
“他们要设计,你们要渠道。各取所需,公平交易而已。”
手机突然响了。
吴海荣看了眼屏幕,眉头微皱,接起电话。
他听着,脸色一点一点沉下去。
“有人去举报飞裳虚报。明天,查账的可能就来。”
苏晓玥冷笑一声。
“又是卫成霖那帮人搞鬼。”
那些人虽然暂时逃离了明面上的权力中心,但他们的手并未收回去。
暗地里那张盘根错节的网,依旧在无声无息地张开着。
“账本没问题吧?”
吴海荣侧过头,目光落在对面书桌上的文件上。
“当然没有。”
苏晓玥站起身,走向墙角的保险柜。
她伸手进去,稳稳地搬出几本厚重的账册。
“建厂的第一天起,我都亲笔记着,分毫不差。”
吴海荣默默接过账本,一页页仔细翻看。
突然,他停下动作,眉头微蹙。
“这行‘特别支出’,是什么?”
“那是给贺淑娟女儿医药费。”
苏晓玥轻声回答,语气中多了几分柔和。
“还有几个工人家里突遭变故,临时来借钱的,我也记在上面了。不过我没把这些算进公账里,全都是单独列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吴海荣抬眼望着她。
忽然抬手,动作轻缓地拨开她鬓角垂落的一缕碎发。
苏晓玥静静地站着,任由那粗糙的触感轻轻掠过皮肤。
“明天,我陪你去。”
他收回手,语气重新变得沉稳。
“消息也该正式放出去了。”
“这件事,正好可以压压这口气。不能让他们以为,我们怕了。”
窗外,深市的夜空辽阔深邃。
第一道坎,已经横亘在眼前。
可苏晓玥知道,只要脚步没歪,哪怕荆棘遍布,飞裳,终会涅盘。
早上七点整,三辆印着“工商检查”字样的面包车,停在了厂区门口。
车门打开,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陆续下车。
带头的是个姓姚的科长。
身后跟着人,手里拿着记录本和摄像设备。
“苏厂长,收到匿名举报。”
姚科长大步走进厂办。
他一边说话,一边将《检查通知》甩在了办公桌上。
“麻烦配合我们查账。”
苏晓玥站起身来,从容地将这群人领进了二楼会议室。
会议室里,林美瑶早已把全套账本摆好了。
每一本都编号归类,标签清晰。
小卫和女工则躲在门边,透过门缝偷偷张望。
“这是银行流水,还有过去五年的审计记录。”
苏晓玥站在长桌一端,声音平静。
她伸手将一叠文件轻轻推到姚科长面前。
“每一分钱是怎么进账的,又是怎么支出的,所有凭证都有留存,每一笔账都能对上号。”
姚科长坐下后,一页页地往后翻着。
忽然,他的手指猛地顿住。
“这五万块注资,汇款方写的是‘深市林氏贸易’?”
他抬起头,语气骤然变得严厉。
“可你们的工商注册资料里,根本就没有这个人,也没登记这个投资方。”
“林宴龙先生是我们厂的长期战略投资方。”
林美瑶立刻站出来,神情自信从容。
“我们之间有正式的合作投资合同,不仅盖了双方公章,还经过了法律公证。”
“合同呢?”
姚科长冷声问道。
林美瑶抽出一份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合同封面上,“飞裳厂与深市林氏贸易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一行字清晰可见。
“林先生只负责资金投入,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因此按照约定,暂未列入股东名册。”
她解释道。
一个上午,工商检查组的人把整个厂的财务资料翻了个底朝天。
苏晓玥站在一旁默默观察。
她心里清楚,这些人表面上是在查注册资本,实际上,他们真正的目标,是那些标着“特别开支”的项目。
“这两万块,收款的人是谁?”
姚科长忽然从一堆单据中抽出一张转账凭证。
“这笔钱,转给了一个叫‘吴云丽’的人?她是谁?”
苏晓玥站直了身体,语气平稳地回答。
“吴云丽,是和谐医院的一名小患者。今年才五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笔款项是我们厂设立的困难职工家庭救助项目的一部分,用于支付她的医疗费用。医院开具了正式收据,我们也有完整的申请记录和审批流程。”
姚科长眉头一皱,眼里闪过一丝质疑。
喜欢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