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她官拜一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骄傲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春晓已经换回男装,她的脚边放着两个箱子,箱子敞开能看到一排排的黄金和银子。

关行舟视觉受到冲击,稳了稳心神,“姑娘要我去办什么?”

“你以送年礼的名头进京,到京城后买一间茶楼和一个铺子。”

春晓看向两箱金银就想笑,爹爹的封赏不及她,爹爹得百两金,她竟然有两百两!

可见当今也认为爹爹这次功劳全靠她,赏银给的不怎么情愿,要不是需要培养爹爹,赏银只会更少。

关行舟接过姑娘手里的纸张,上面记录着对茶楼的要求,小心的放到怀里收好。

春晓继续道:“买下茶楼,你什么都不用做。”

关行舟一一记下,“姑娘,我需要留在京城吗?”

他记得姑娘得了京城的宅子,需不需要他留在宅子看守?

春晓摇头,“你买完茶楼就立刻启程回来,并不需要留在京城。”

她的宅子是当今赏赐,只要她没进京谁也不会关注她的宅子。

春晓让关行舟选人手,随着进京的商队一起离开。

李侍郎启程的日子已经定下,为了安全起见,许多的商队跟着一起进京,这也算是李侍郎等人的额外收入。

在京城,宣读圣旨的差事都是香饽饽,不仅安全还有额外收入,至于路程的劳累,再苦也不会苦了官员。

一刻钟后,田氏等关行舟离开,她来到正堂,已经拟好送给田文秀的礼单,今年的年礼更正式。

春晓接过礼单浏览一遍,抬头询问,“娘,外公可要添些什么?”

“你外公不想给柳家送年礼,他拿了百两出来捎给你表姐。”田氏话落,掏出银票放到桌子上。

春晓拿起银票失笑,“外公好不容易攒的银钱又没了。”

“这也就是你表姐是个好的,否则,你外公才不会一次次送银子。”

春晓记起七月末送来的信件,“表姐信上没说,我也能猜到,西宁危机时,她在柳家一定受了不少委屈,哪怕表姐不在意庶长子,可庶长子避开不了。”

“呵,柳三郎还是秀才,我看此子未来有限。”田氏气的扇扇子降火。

春晓站起身帮娘亲按肩膀,“消消气,爹爹再次升官,柳家不会再苛待表姐。”

“你不懂,后宅婆母难为儿媳妇是家常便饭,让你挑不出理,你表姐的身份一日不变,她一日不被柳家待见,顶多吃食上不再被苛待。”

田氏在京城见的太多,娘亲顶好的婆婆也会不满嫂子们,婆婆天然压制儿媳妇。

春晓无能为力,“那是表姐的战场。”

田氏拍着闺女的手,不想继续谈糟心事,换了话题,“你的封赏我都封存起来,等你及笄后带去京城。”

春晓回想一箱子的首饰就头疼,“当今明知道我喜武,故意送钗环首饰给我,这是暗示我做个闺秀?”

田氏见婆子都在外面,拉着闺女坐下,忧心忡忡的道:“当今折断淑妃的翅膀,就像是熬鹰成功,我就怕他也想熬你。”

田氏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当今天子就没有恶趣味吗?当今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人性,尤其是站在权力顶端时,恶趣味只会被无限放大。

春晓挑眉,当今的底线的确不高,底线不高有不高的好处,皇上日渐年老,皇子们却如展翅雄鹰,她不怕皇上的恶趣味,反而怕引不起当今的关注。

“娘,我心里有数。”

田氏握着闺女的手,“哎,娘帮不上你什么忙,能做的就是和你爹为你守着后方。”

“已经足够了。”春晓靠在娘亲的肩膀上,反正她会带上外公。

两日后,李侍郎等人归心似箭启程回京,关行舟带上十人跟随商队紧随其后。

转眼又是三日,杨家宴请之日,田氏招待着女眷,姜知府的妻子,任通判的娘子,还有诸位武将的娘子。

姜夫人环视一圈未见春晓,“这么重要的日子,春晓怎么不在?”

田氏见所有人看过来,笑着解释,“她在酒楼。”

姜夫人是以夫为天的女性代表,她虽然不喜杨春晓,因夫君的态度从不会表露出来,这次,听到杨春晓在酒楼,姜夫人维持不住温婉的面容。

姜秋柔坐在娘亲身后,忙找补,“晓晓妹妹是招赘,在酒楼也是应该的。”

姜夫人握着闺女的手,笑的很假,“春晓与我们不同,她要顶门立户。”

心里暗幸,还好杨春晓及笄后进京,不会牵连到闺女的名声,女子身像男儿迎客?

田氏笑不达眼底,轻摇着扇子,“我家晓晓当家做主,老杨什么事都询问晓晓。”

姜夫人攥紧帕子,为了夫君咽下反驳的话,只能尴尬的笑着不应声,这已经是她最大的忍耐。

一时间,院中的气氛有些微妙。

酒楼,春晓一身女装与爹爹站在一起,迎接着每一位前来的客人。

姜知府并没有压轴到,反而提前到酒楼,已经见过杨春晓接圣旨的姿态,姜知府接受良好,大笑着上前,“你们又不是买不起宅子,杨兄,你也该换个大宅了。”

“我闺女说现在的宅子够用,不必浪费银钱。”杨悟延一副我什么都听闺女的模样,让客人没眼看。

任通判摸着胡子摇头,“你什么都听闺女的,纳妾也能听?”

“这父亲的后宅,女儿可不能管。”曹监军别有深意的接话。

杨悟延环视一圈,明知道他靠闺女有今日,依旧有不少人动心思送女人给他,父权下,闺女的功劳自动归功于他,在许多人的眼里理所应当。

春晓才不会蠢的去接话,只是笑盈盈的看向爹爹。

杨悟延拍着额头,“哎,你们可别害我,我对我娘子的心日月可鉴,一生一世一双人,二人的世界可融不进去其他人。”

任通判语气随意,“妾室就是个玩意,又不会破坏夫妻间的琴瑟和鸣。”

春晓心里翻白眼,嘴上说得好听,男人真不懂后宅的斗争?他们什么都懂,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们才懒得管。

杨悟延暗骂任通判,心里清楚这些人的打算,以为生儿子就能掌控他,觉得他喜欢女儿就是嘴硬而已。

杨悟延深知发誓没用,笑的有些嗜血,“我就是武夫,不懂什么弯弯绕绕,我这辈子只在乎妻女,谁要是让她们不痛快,我拼了项上人头也要灭其全家。”

环视一圈,接着道:“别怪我不讲情面,今日我把话放这,谁要是给老子送女人,正好老子手下的穷兵娶妻难,白送又有良好教养的妻子,老子手下的兵不嫌多。”

任通判被噎住,侧头看向曹监军,他拿了曹监军好处才开口,自家后院还有个杨悟延的外甥女,张山死前只见过杨悟延,张山全身骨头断裂是被抬去的刑场。

任通判打了个冷颤,干笑一声,“我开玩笑,你还当真了。”

曹监军没看出杨悟延有表演的痕迹,杨悟延的确只爱妻子,并不是为了让当今安心装出来的名声,杨悟延有些聪明,却也在可控的范围内。

曹监军并不遗憾没送人成功,至少确认杨悟延并不是心机深沉之辈。

姜知府见气氛有些僵硬,上前一步,“你们肚子不饿,我这肚子可等着吃饭,你们慢聊,我先进去等你们。”

任通判急忙接话,“人老了不抗饿,走,进去吃饭。”

春晓走在前面带路,“姜伯伯,任大人里面请。”

任通判,“......”

什么时候姜知府和杨家关系这么好了?

曹监军等门口只剩下他,对杨悟延拱手,“恭喜杨兄未来可期。”

“同喜,恭喜监军明年能回京复命。”

曹监军笑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

“那也监军无意隐瞒,监军对我颇有照顾,今日可要好好喝上两杯。”杨悟延语气诚恳,真心感谢曹监军的帮扶。

“你啊,就是太重感情,儿女情长些,不过,你要是改变就不是你,重情的你才让人放心。”曹监军话里有话。

杨悟延装作听不懂,挠着头,“监军,你的话太绕,哈哈,我们进去喝酒。”

曹监军失笑的摇头,“走,今日不醉不归。”

春晓在文官这边不受欢迎,在武将这边可太受欢迎了,尤其是这次大战活下来的武将们。

冯将军还未到,武将们无拘束聊开。

何生借着东风已经是七品武官,他挥着手,“大侄女,这边。”

春晓几步走过去,笑着问,“叔,叫我过来可是哪里招待不周?”

何生指着这一桌的人,“你去不了兵营,他们只听过你的名,大部分未见过你,都想见见你认认人。”

春晓抱拳,“侄女在这里谢过各位叔伯照顾我爹,战场上没有叔伯们拼命相助,我爹不能平安归来,侄女在这里给叔伯见礼。”

说着,春晓抱拳躬身见礼,她发自内感谢,战场上谁的命都珍贵,爹爹再大的本事也需要护卫拼命守护,多少护卫因此丧生?

周围几桌的武将停下交谈声,对杨春晓多了一份认可,等春晓站直身子,才再次交谈出声。

何生心里佩服的不行,大侄女躬身一拜,为师兄收拢多少人心?

冯将军最后一个到的酒楼,春晓就坐在主桌上。

冯将军对杨春晓不陌生,在王将军的大帐见过,这姑娘的从容和笔迹让他记忆犹深。

冯将军此次来西宁城多方谋划的结果,他并不会在西宁城多停留,思及此处,冯将军笑着举杯,“杨兄弟,我敬你有个麒麟女。”

杨悟延喜笑颜开,他就喜欢听夸奖闺女的话,“我不知修了几世的福分才有的父女缘,我这个当爹的本事不大,却有着护卫闺女的心。”

冯将军知道更多的辛秘,当时杨悟延一心想送闺女离开,真真是爱妻女如命,一切都在酒里,冯将军干了杯中酒。

姜知府的眼里,杨春晓就是他的功绩,去年吏部评上等,本以为大战努力成空,他回京城遥遥无期,现在峰回路转,提纯盐的方子不是他送上去的,却是在他治理下出现,那也是他的功绩。

姜知府端起酒杯,“西宁的未来靠诸位守护,我在这里敬各位一杯。”

言语间的推杯换盏,桌子上的酒水就没断过,春晓夏季酿的果酒最受欢迎。

这种场合没有人真喝醉,果酒是最好的选择。

冯将军喜欢春晓酒楼的菜色,笑着对杨悟延道:“你这闺女还生财有道。”

杨悟延哈哈笑着,“她小时候就爱吃,一个鸡蛋都能吃出花来,我为了让她吃上鸡蛋,寒冬腊月到处跑着买鸡蛋,哎呦,手都冻的裂开,我如珠如宝的养大,晓晓就是我的命。”

冯将军也有女儿,可与女儿相比,有家族,有儿子和传承,女儿反而微不足道,他很难想象自己为了女儿寒冬腊月到处跑。

别说冯将军,主桌的诸位都想象不出来,看着杨春晓,这姑娘也回馈了沉重的父爱。

姜知府突然笑出声,“杨将军未来女婿的日子不好过啊!”

“哈哈。”

主桌爆发出笑声,都想看看未来杨悟延女婿过什么日子。

春晓心里无语极了,谁说男人不八卦稳重的?呸,男人不仅八卦也喜欢包根问底!

一场宴请,杨悟延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只爱妻女,谁惹妻女就是惹到他!

春晓和田氏没少被议论,田氏走到哪里都腰板挺直,那是丈夫给她的底气。

春晓反而不在城内,她回到庄子继续训练孩子们。

当京城的消息再次传到西宁,匈奴议和的队伍也已经回到西宁城,相较于去时只有几辆马车,回来时,十二辆马车装满珍贵的布匹等礼物。

这一次杨悟延负责在城外与京城的兵马交接,随后由杨悟延送匈奴离开西宁城。

两日后,杨悟延来到春晓新建的庄子上,见春晓正教孩子们识字,找到孟州对练。

春晓出来有一会,爹爹和孟州师父依旧打的很凶,等两人累的倒在地上,春晓拎着水壶上前,“痛快了?”

杨悟延躺着没动,“和亲的队伍已经从京城出发,会在西宁城停留一冬,等开春匈奴来接亲。”

“四公主?”

孟州反应剧烈,“他妈的。”

《农女她官拜一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农女她官拜一品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农女她官拜一品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