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有多大饭量,就端多大的碗。
人心不足蛇吞象,最终只会把自己活活撑死!
这般道理看似简单,但即便赵俊臣也是久经宦海沉浮之后,最近才有了初步体会。
作为一名掌权者,当真是朋党越多越好、声势越盛越好吗?
恐怕并不是。
虽然上位者掌握了更多资源、经常可以随意决定下位者的命运,但下位者并不是纯粹的提线木偶,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想法、欲望、以及诉求。
有些人在政治上有野心、希望建功立业,那你作为上位者,就需要给这些人安排一个足以施展拳脚的舞台空间,让他们可以有所作为;
有些人贪恋权势,希望自己可以步步高升,那你作为上位者,就必须给这些人安排一个合理的上升渠道,让他们看到奔头;
又有些人爱财如命,希望自己可以骄奢淫逸的潇洒一生,那你作为上位者,也必须给这些人提供稳定的敛财手段,以满足这些人的贪欲;
若是这些下位者各种各样的诉求皆是迟迟无法得到满足,那他们迟早都会背弃上位者、甚至是背刺上位者。
对于上位者而言,这是一项极为困难的挑战,也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任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道理,并不是只在自己身上有效,对世界上所有人都有效,也包括那些平日里唯你马首是瞻的下位者。
古往今来,多少皇帝权臣的最终败亡,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这一点,只知道索取苛求、颐指气使,最终落得了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所以,作为上位者、掌权者,朋党并不是越多越好、声势也不是越盛越好,反而是应该量力而行,如果你只能提供十分的利益,那最多也只能招收十五分的朋党,如果你招收的朋党远远超过了自己所能提供的利益保障,反而是埋下极大隐患。
赵俊臣曾经就不能理解这般道理,只知道一味的扩张权势,对于朝廷官员的投靠也近乎是来者不拒,结果就是看似“赵党”声势越来越大,但实际上的势力范围依然局限于户部与工部这两个衙门,真正的权势扩增近乎于无,反而是变成了出头鸟召来了各方忌惮,赵俊臣本人在利益分配方面也是逐渐的力不从心。
在这方面,正面表率就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
德庆皇帝乃是天下至尊,他若是想要招收亲信、扩张“帝党”势力,绝对是轻而易举,但德庆皇帝在这方面却是一向谨慎,那几位公认的“帝党”成员皆是集中于勋贵与军方,也几乎从来不把庙堂文臣收为心腹,总是与朝中百官保持着距离,就算赵俊臣最受圣宠的那段时间,也并没有被视为“帝党”成员。
因为德庆皇帝很清楚,把某些朝廷重臣收为心腹看似是加强了自己对于庙堂的掌控力,但实际上也大幅削弱了自己制衡庙堂各方势力的能力,一旦“帝党”成员犯错,自己就必须抛弃皇帝表面上的公正立场亲自下场庇护,反而是损害了威信与形象,还让朝廷权臣们寻到了一个反制自己的手段,可谓是得不偿失。
周尚景亦是如此,他虽然朋党无数,但也只是他经营庙堂时间太久、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必然结果,实际上周尚景在招收朋党心腹之际向来是极为谨慎,一定会仔细调查对方的背景、能力、人际关系、以及政治主张,同时还会认真考量自己派系内部的关系平衡、以及自己是否拥有能力满足对方的利益诉求,以保证对方的忠心效力。
想当年,周尚景极为欣赏霍正源的聪慧才智,一度考虑过把霍正源收入门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仅仅是因为霍正源初入仕途之际心高气傲,对于自己的同辈之人更是不屑一顾,进而是与当时同样年轻气盛的宋启文、宋启礼兄弟产生了诸多矛盾,于是周尚景宁愿错过霍正源这样的人杰,也不肯把他收入门下影响自己派系内部的平衡稳定,由此可见周尚景的收人之严!
这般严格收人,看似是错漏了许多人才,但“周党”的根基也由此是极为稳固,相较于其他派系也更加团结一致,向来是同进同退,极少出现内斗之事,周尚景本人在“周党”内部亦是威望极高,显然是好处更大。
赵俊臣前段时间巡查辽东,目前则是赶来南京坐镇,却发现自己看似是拥有朋党无数、声势浩大,但在辽东与南京这两场困局之中竟然寻不到多少真正的助力,绝大多数“赵党”官员只能在平常时候摇旗呐喊,但遇到真正逆境之际却是屁用没有,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势力严重虚胖,于是就下定决心趁机“瘦身”了。
那么……朱和坚是否明白这个道理呢?
很显然,朱和坚虽然聪慧,但他隐忍于幕后的时间太长了、登上前台的时间也太短了,再加上他的极端性格,也天然排斥“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他必然是还无法理解这般道理!
若非如此,朱和坚近年来也不会连续吞并清流势力与“沈党”势力,而且在吞并之际可谓是来者不拒,丝毫不加筛选,简直就是当初赵俊臣的翻板!
而赵俊臣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拿出整个“赵党”势力作为鱼饵,引诱朱和坚上钩!
*
江东楼内,看到霍正源终于理解了自己的考量,赵俊臣再一次微笑点头,掰着指头进一步解释道:“是的,让一部分‘赵党’成员改换门庭、投靠七皇子,对我而言也有许多好处,对七皇子而言则是坏处更为明显!
说跟到底,所谓‘朋党’,绝大多数情况下作用就是助壮声势、摇旗呐喊罢了,但当我已经不再需要增涨声势的时候,过多朋党反而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你需要庇护他们、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好处,随着朋党越来越多,即便是我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就更别说是初入庙堂刚刚站稳脚跟的七皇子了!
当大批‘赵党’官员转投七皇子之后,七皇子能否拿出足够好处确保这些人的忠心?恐怕是拿不出来吧?除非……趁着本阁暂时离开庙堂之际,他还想要进一步的侵吞本阁近年来苦心经营的那些核心利益!
然而,无论是‘悦容坊’、‘联合船行’、川盐开发、工部户部,皆是招人眼红的香饽饽,待本阁暂时离开庙堂之后,即便是当今陛下也一定会忍不住下场争夺,七皇子若是也觊觎这些香饽饽,就必然会与庙堂各方势力滋生矛盾,到时候只需是稍稍引导,就足以让他四面树敌!
更何况,本阁苦心经营的这些利益网,又岂是随意就能夺走的?本阁已经完全改变了户部与工部的运作方式与记账手段,无论是谁想要插手户部与工部这两大衙门,皆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摸清楚门道;想要夺走‘联合船行’,就必须争取到徽商集团的信任,还要争取京杭运河与长江航道沿岸各地官府的全力配合;想要插手川盐开发,则是需要赢取晋商集团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提前在四川境内安插大量心腹……”
说到这里,赵俊臣面现冷笑:“这些关键之处,才是本阁立足庙堂的真正根基,想要动摇这些根基,没有大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见效!也正是因为拥有这般自信,本阁才能有底气与周尚景同归于尽、暂时离开庙堂一段时间,不担心自己会彻底的人走茶凉!”
顿了顿后,赵俊臣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待七皇子把大批‘赵党’官员收于门下之后,还有另一处坏处,那就是这些‘赵党’官员皆是贪赃枉法之辈,他们转投于七皇子门下之后,自认为前途无量,就更是得意忘形了!而对于这些人,咱们可谓是知根知底,很清楚他们的过往罪行!所以,只要挑选合适时机把这些‘赵党’旧人的罪行曝光于世,逼着朱和坚不得不亲自下场庇护朋党,他苦心经营的朝野形象就会迅速崩塌,说不定还会引起清流们的激烈反弹!到了那个时候……嘿嘿,必然是有好戏可看!”
这个时候,霍正源已经大致被赵俊臣说服了,思维也受到引导,若有所思道:“确实如此!如此一来,还有另一处关键变量,那就是当今陛下!当初太子殿下声势最盛之际,陛下就不大高兴,储君毕竟只是储君,绝不能风头太盛,这里面的尺度也是极难把握!
而七皇子殿下连续吞并了清流、‘沈党’以及一部分‘赵党’之后,再加上赵阁臣与周首辅的同归于尽,他就会一跃成为庙堂之中最为显赫之人,即便他到时候顺利接任了储位,陛下的心态也一定会发生改变,恐怕就不会像是现在一般尽力扶持了,反而是要暗中打压!”
赵俊臣依然含笑点头,悠悠道:“你也明白本阁的未来规划!本阁年纪太轻、又是功高震主,所以为了长久考量,就必须设法影响储君太子的更替!谁是储君太子并无所谓,关键是这位储君太子绝对不能是众望所归,更不能像是七皇子这样性格偏激之辈!
从前太子殿下形象好、声势壮,又极为敌视本阁,所以本阁就频频给他下绊子、暗中支持七皇子;而目前在京城中枢那边,太子殿下已经受到陛下禁足,十有八九是要彻底失势,所以咱们也应该及时改变立场,想办法支持现太子、给七皇子下绊子了!
最好的情况是,储君太子的具体人选不断变换更替、皆是无法站稳脚跟,让他们别无选择,必须倚重咱们、信任咱们、受到咱们的极大影响,唯有如此……待新皇继位之际,咱们才是稳如泰山、不可或缺!
这无疑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大事!而欲成大事,也最是考验魄力,必须明白‘舍得’的道理!有舍有得,舍弃越多、收获越多!本阁现在以整个‘赵党’为诱饵,宁愿放弃相当一部分朋党,看似损失惨重,但只要运作得当……本阁的最终收获,也将是前所未有!”
虽然赵俊臣早就向他暗示过这方面的雄心了,霍正源听闻赵俊臣的这般表态,依然是大为震惊,只觉得赵俊臣的野心远比自己预想之中更为庞大!
赵俊臣虽然没有明说,但霍正源的心底深处,依然浮现出了两个字——“窃国”!
操控储君更替、决定新皇人选,这种做法不是窃国,又是什么?
震惊之余,霍正源也不得不承认,赵俊臣的计划确实有着一定的成功机会。
最重要的是,霍正源已经被赵俊臣彻底绑在船上,早就失去了跳船机会。
于是,沉默良久之后,霍正源起身向赵俊臣躬身拱手道:“阁臣洞见,鄙人佩服!也一定会全力以赴,助阁臣成就大计!”
赵俊臣表明心意之际,一直都在暗暗观察霍正源的神态变化。
待赵俊臣暂时脱离庙堂之际,霍正源的位置极为关键,必须要把他彻底绑紧才行,若是霍正源到时候稍有二心,就足以让赵俊臣的大计功败垂成,所以赵俊臣这个时候才会直接表露野心,也是为了试探霍正源的决心。
而霍正源的最终反应,无疑是让赵俊臣极为满意,哈哈大笑着起身扶起了霍正源:“霍大学士放心就是,你全力辅佐于我,我也一定会全力回报于你,而且本阁胆子很小,风险太大的事情一向是敬谢不敏,除非是有极大把握,否则就绝不会轻易拿着咱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犯险的!”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承诺,霍正源的心中忐忑也稍稍减缓了一些,接下来自然是再次表达忠心不提。
但实际上,赵俊臣最后的安抚说法,却完全是睁着眼说瞎话。
赵俊臣想要放弃部分朋党、拱手让给朱和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赵俊臣现在已经拥有了与德庆皇帝掀桌子翻脸的心理准备。
既然是要掀桌子,那赵俊臣的底牌就不再是文官朋党的多寡,而是自己在关键时候可以调用多少军队为自己效力!
事实上,赵俊臣在军队方面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最高预期,也是赵俊臣的真正底气!
赵俊臣的最终图谋,也绝不仅仅是干涉储君更替、操纵新皇人选而已。
但这些事情,赵俊臣现在还不会透漏给霍正源知晓。
不仅是时机未到,他也担心自己会吓坏了霍正源。
*
而就在赵俊臣说服霍正源全力配合自己行事之际,驶向瞻园的马车车厢之内,七皇子朱和坚与吕德的谈话也在继续。
无论朱和坚,还是吕德,皆是绝顶聪明之人,所以他们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察觉到赵俊臣的想法与布局。
至少,朱和坚与吕德皆是可以看明白,赵俊臣的种种许诺恐怕只是为了利用朱和坚的权宜之计罢了,绝不是真心实意的拱手相让自身势力,而且朱和坚就算是事后可以顺利吞并“赵党”,也未必全是好事。
然而,赵俊臣抛下的鱼饵实在是太香太大了。
与此同时,朱和坚禀性方面的缺陷,这个时候也是暴露无疑。
就算明知道是鱼饵,他也必须上钩!
……
……
(本章完)
《摄政大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摄政大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摄政大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