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8章 因为点啥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李靖打仗,不管对面是谁,都像是砍瓜切菜一样。

搞得人还以为对手有多弱一样。

别人打仗,一打三五年,李靖打仗,灭国不过是随手的事儿。

当初在江南打萧铣,四十万大军啊。

就算是拾掇四十万头猪,也得好一阵子吧?

牛逼的战神遇到了牛逼的皇帝,光芒也是被遮盖了不少。

留下的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李靖不死,李二凤都不敢咽气,人到老了,看着功劳泼天的老伙计,越瞅越像司马懿。

一根名为历史的箭擦着李靖的头发过去了,直接戳中了一个叫李善长的脑门。

在得知这次平吐谷浑的将领阵容之后,任谁都知道,这局稳了。

李靖挂帅,打区区吐谷浑.......

不过,越是如此,李复就越是想不明白,伏允到底在发什么颠,敢劫掠大唐........

沙子吃多了,变傻子了?

伏允这个人,也不能说他是个不知兵事的蠢材,在隋朝末年,再到武德年间,他能在乱世中稳住吐谷浑,甚至一度扩张,必然是有他的手段在的。

在大唐平定草原,灭了高昌之后,他怎么着也应该知道大唐是个什么实力了。

非要惹得李靖这个煞神带兵去跟他碰一碰........

人要是犯der,吃药都不治根儿。

或许,伏允就是这样的吧。

九成宫内,李世民在与长孙皇后闲谈。

“伏允老了。”

“昏聩了。”

这样的可汗,容易被身边的人蛊惑,或许,上岁数,也变得更加固执了,觉得人生经验足够丰富,以为大唐内忧不稳,不敢轻易大动干戈,于是乎便心存侥幸,觉得天高皇帝远,抢一把就跑,大唐未必会为了些许边陲的损失就大举兴兵。

“还妄想用和亲之策行缓兵之计。”

“他错了。”李世民淡淡说着:“朕的确会派遣使者谴责他,但是,即便是他的儿子来到长安,这件事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揭过去。”

长孙皇后轻抚着李世民的手。

“如今大唐要打吐谷浑,也不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有李靖在,二郎只在九成宫,坐等着边关传来的捷报就是了。”

长孙皇后心里也清楚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李靖去了,打了,回来。

有这心思去担心战况,不如好好想想,那里要设个什么都护府,要任用哪些官员.......

李世民笑着感慨。

“是啊,此战有李靖在,朕毫不担忧,就是这战后的安排需得费些思量。”

”吐谷浑高原之地,虽说苦寒,但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伏允此次自作孽,也正好是给了大唐机会。”

李世民觉得朝臣们说的有道理,地盘,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更加安心。

此战一开,就断然没有让吐谷浑存国的可能。

所有的漂亮话,场面话,不过是你来我往的相互拉扯,说说而已。

在这个时候,对付番邦之人,就别再提什么君无戏言了。

这四个字,并不适用于番邦。

但凡他们守规矩,那伏允的儿子早就到长安了。

对付这等不守信用的番邦,若是大唐还墨守成规,那边境被他们劫掠的百姓何其无辜?

连自己的子民都保护不了,还想让大唐人丁兴旺?

做梦。

李世民思索着。

“等到李靖拿下吐谷浑,设都护府是必然,名称……或可沿用‘西海’旧称,亦可再议。”

“驻军、屯田、移民、通商……诸般事宜西州都护府已经有了先例,大体上有个章程,剩下的细节,再慢慢完善就是了。”李世民笑道。

“这些都可以等药师他们打完了,再细细商议。现在想这些,就有些着急了。”

长孙皇后柔声笑道:“这算是未雨绸缪了,仗要打赢,地要占稳,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说起来,也不能只指望着朝廷的官员。”李世民想起了泾阳县的书院。

“泾阳县庄子上的书院,不是还有各类分院吗?什么工学,医学,农学之类的,等边境安定下来,或许可以派遣一些先生学子过去,看看高原之上,有何产物可以利用,有何疾病需要防治,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若是真能作出些什么名堂来,也算是功劳一件。”

自去年农学院的师生去广州培育占城稻,李世民发现,书院的这些先生学生们,让他们去研究一些新鲜事物,并且给大唐带来好处,真香。

有了西州都护府,将来还会有西海都护府,这算是新的地盘,新的地盘上,说不定会有新的东西呢。

得研究啊。

“书院开设分院这才多久,二郎就惦记上了?”长孙皇后笑的眉眼弯弯:“去年是农学院成了香饽饽,往后说不定其他学院,在二郎的推动下,也会成为香饽饽。”

“就算是成立的时间短,沿用农学院的模式,先生带着学生们,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教导嘛。”李世民笑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所谓用人之际,用的不是朝廷里的这些官员,而是书院里那些真正能去办事事的,有实在本事的师生。

倒也不是说朝廷的官员没有本事,只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官员治理一方,管理当地是有经验的,但是让他去做其他的,比不得书院里那些接受过教导的学生。

“书院的学生们还没出师呢,二郎就已经给他们找了好去处,苦是苦了些,但是去了,再回来,这就是功劳了。”长孙皇后淡淡说道:“以往读书人的出路,多在朝堂,在地方为官,或是钻研经史子集,现在有了这样一处分门别类的书院,专精一艺,若能学以致用,为国出力,倒也不负所学。”

长孙皇后说话间,语气顿了顿,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语气更是温柔了几分。

““便如丽质,跟着孙道长学医,若将来能在医科有所建树,无论是编纂医书惠泽后人,都是莫大的功德。这比困在深宫只做一个公主,于国于民,更有益处。”

长孙皇后说这话,也是想要为女儿争取到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