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去了南洋,对于康熙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算起来,他和张信缠打了二十来年了。开始是平手,直到最近,他才在一些事上取得了优势。比如袭击了卧龙山张信的老巢,推平了他在堌堆庙设置的窝点。
还有一个更大的胜利,那就是把珍珠也控制在自己手里。
而另外一个张信最倚重的精神领袖三公主,似乎也与他分道扬镳了。
在不了解张信的人看来,他去南洋只是迫不得已,是到了穷途末路,躲避现实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其实康熙可不这样认为。
他的皇宫小档案室里,收集最多的,就是张信的档案,越研究,越认为这个人不简单。
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服输的那一种人。
事实上,他也并没有输,他还有很多牌可以打。
他和朝廷作对的本钱,主要是民间组织,这些力量并没受到打击。
骨干力量还在,如马武,吕魁,黑龙等,反而比以前藏的更隐蔽了。
还有那个极具危险性的张龙,也没有归案,这才是最大的祸害。
张信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不会轻易言输,而他这个时候选择去了南洋,一定有其自己的考虑。
当然,他不会被康熙的强大攻势吓走,这不是他的风格。
皇叔多布则认为,张信是在寻找新的据点,来代替卧龙山,为未来做准备。
把据点安置在国外,任他康熙努力再大,也有鞭长莫及的感觉。
而康熙认为,他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出洋,可能和方静有关。
青年时的恋人,晚年又相遇,并且走到了一起,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可是环境的恶化,又让张信没时间享受这份花前月下的浪漫。一旦被抓,等待他的将是严历的审判。
现在的他,不但不能给方静幸福,反而会给她带来杀身之祸,这是他最担忧的。
因此,给方静一个稳定安全的住所,成了当务之急。
在国内不能够满足安全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把目光转向国外了。
他做人还是很有底线的,这也正是他能成为江湖领袖的原因。
他把方静安排好了,没有了后顾之忧,一定还会卷土重来。
他和康熙之间的斗争,是个死局,不分个输赢,不会罢休。
所以,张信的出走,康熙认为是短期的,说不定某天某时,他又回归了,又把中原大地搅得鸡犬不宁。
现在康熙要做的,是集中精力,加大对张信手下的打击力度。
并尽可能找到三公主,从她那儿了解太子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发誓,一定不能让太子和张信串联在一起。如果他们合作成功,那对康熙来说,简直是塌了天。
他们一个有能力,一个有声望,天下岂不又要大乱。
康熙的心情,又陷入焦虑之中。
他现在除了继续从王拴俊嘴里挖东西之外,开始把精干力量,向西北倾斜,试图找到朱慈娘。
但同时,他也知道,这绝非一件易事。
太子藏身民间多年,一定拥有极高的警惕性,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不被发现了。
最后,他决定还是把这个差事交给于虎去办。
随着对张信等人打击力度的加大,他们这些人再也没闲功夫那么随便地进出城门,到京里闹事了。于虎明显感觉外部帮力对家庭的干忧变小了,因此也想在寻找太子上,再帮康熙一把。
他感觉康熙在对待他的问题上,真的是照顾到家了。
比如这次,他从卧龙山运回了十箱财宝,不知那个环节出了问题,竟然传到了康熙耳里。
某天,康熙半真半假地问于虎,是否有其事?
于虎承认了此事,并准备接受责罚。
私藏金银,肯定犯了皇家大忌,弄不好要被治罪。
康熙帝却哈哈大笑,不但一点责怪的意思没有,反而十分大度地说:“你为帝国的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财物是你应该得到的。先前那些,我还要返还给你。”
一点责怪的意思也没有,虚惊一场。
尽管康熙表现的如此友善,于虎却表示近期不准备外出了。
原因是他的妻子珍珠,己身怀六甲,不久就要临盆。初为人父的的他,对孩子的到来特别地期待,因此想请一段时间的假,好好地陪伴妻子一段时间。
现在的珍珠,除了有一段时间记忆模糊之外,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而她丢失的那段记忆,又恰好是她和于虎最初相识的日子,至关重要。
可是无论于虎怎么提醒她,她都回忆不起来,好像那段经历从没发生过一样。
这年十月,珍珠顺利产下一个男婴。
孩子的出生,对于虎来说,是一件大事,他赶快把这一喜悦告诉了父亲于平。
于平赶忙来到京都,为儿子贺喜。
并应儿子的要求,为孙子起名。
他掐指一算,按照老于家辈份排序,孩子是庆字辈,于是给他起大名于庆文。意思是老于家几代人习武,但缺少文化人。希望这孩子长大后多修习文化课,改变家族武盛文衰的局面。
孩子办过生日宴之后,于虎开始继续追查张信等人。
这时候王拴俊已经病死狱中,在没抓到更重量级的反叛人员之前,想得到更有价值的线索,纯粹是痴心妄想。
在庆文三岁的时侯,于虎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于虎给他起名庆武。
两个孩子的降生,给于虎带来了极大的欢乐。这段时间,他极少外出,没事就在家逗孩子玩。小日子过得温馨浪漫,真正体验了初做人父的快乐。
《他是奸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他是奸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