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偷眼观瞧公孙瓒的反应,却见公孙瓒并没有露出什么被打动的模样。公孙瓒巍然长叹一声,说道:“不瞒贵使,我从年少时便在那幽州抵御异族。若说对幽州没有感情,那肯定是假的。若是在我没来并州之前,你此番与我一说,我定然满口答应。”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与感慨,继续说道:“可是来了并州之后,与我师弟相处,见他为人之慷慨豪迈,我才觉得自己这十多年简直是自惭形秽。想我当年在幽州抵御异族时,少年义气,何等畅快。而这后来的十多年,每日里只想着权势,想着争名逐利,参与诸侯之间的内战,却忽略了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与师弟一起,我才有了一丝明悟,懂了我这一生该奋斗的方向。关内诸侯不过是内斗而已,无论谁胜谁败,就像师弟说的那句话,受苦的都是百姓啊。”
公孙瓒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而如今我在并州却不相同,我在并州与师弟一起大破匈奴,那感觉,真是畅快无比。说实话,现在我与诸侯争锋的心已经息了。只要能在这里为百姓出一份力,便已足够。”
司马懿一阵错愕,心中暗自思忖,这还是一方诸侯该说的话吗?在他印象中,诸侯们哪个不是野心勃勃,为了扩大地盘和权势不择手段。公孙瓒这番话,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而一旁的李儒也在暗自考量,目光紧紧盯着公孙瓒,试图从他的神情、语气中分辨出这番话到底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
李儒自打来到并州,便清晰地察觉到如今公孙瓒对马超的感激与敬佩是发自肺腑的,这种情感是他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难以拿捏准公孙瓒此刻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毕竟公孙瓒曾是称霸一方的诸侯,纵横捭阖多年,如今真的就彻底息了争霸天下之心,心甘情愿地为马超牧守一方?这着实让李儒心存疑虑。
司马懿此刻却有些急了,若公孙瓒真没有出兵相助曹操的想法,那他此次前来可就必定铩羽而归了。回去之后,如何向曹操复命,又如何面对众人的质疑,这一系列问题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
司马懿定了定神,决定再做一番努力。他清了清嗓子,又从袁绍逐渐做大对各方势力的威胁说起:“公孙将军,您想想,袁绍如今势力愈发庞大,野心也日益膨胀。此次他联合刘表、袁耀,三路大军直逼许都,一旦他击败曹司空,下一步恐怕就会将矛头指向并州。您与袁绍有旧怨,他怎会轻易放过您?”
司马懿目光紧紧盯着公孙瓒,试图从他脸上捕捉到哪怕一丝松动的迹象,继续说道:“如今您在并州,虽能为百姓谋福祉,但袁绍若得逞,这天下局势必将大变。他行事狠辣,届时恐怕并州百姓也难以幸免。而曹司空与将军结盟,不仅能共抗袁绍,还能为将军提供一个重夺幽州、恢复往日荣光的机会。如此良机,将军切不可错过啊。”
司马懿言辞恳切,滔滔不绝,妄图凭借这一番说辞,再次劝说公孙瓒改变主意,出兵相助曹操。
公孙瓒缓缓摇头,再次拒绝道:“贵使的心意我领了,但我心意已决,实在无意再参与诸侯纷争。还望曹司空能理解。”司马懿心中一阵失落,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无奈之色。此次出使任务如此艰巨,公孙瓒的拒绝让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李儒微微一笑,打破了略显尴尬的沉默:“可贵使不妨在此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说。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李儒心里明白,此刻不能让局面彻底僵住,说不定等司马懿休息几日,再从长计议,还有转机。
司马懿一听,心中暗自警醒,意识到自己不能这般轻易表露焦急。他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情绪,脸上的无奈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稳且城府极深的模样。他收起所有焦急的神色,表情变得滴水不漏,拱手对公孙瓒说道:“既如此,多谢公孙将军的体谅。只是还望将军能再斟酌一番,此事关乎天下局势,对将军而言,或许也是一个机遇。”
公孙瓒微微点头,并未多言。李儒见状,笑着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先不说这些。公孙将军,不如让人先安排贵使去休息。后续的事,咱们再慢慢商议。”公孙瓒应了一声,唤来下人,带着司马懿去了安排好的住处。
待司马懿离去后,营帐内只剩下公孙瓒与李儒二人。李儒微微眯起眼睛,开口道:“将军,难道真的不想夺回幽州,一雪前耻?袁绍当年的所作所为,想必将军至今仍历历在目。”
公孙瓒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怎么,先生还不信我?其实从始至终,我都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早些年,我被权力迷了眼,现在想来,也不过是想位极人臣,光宗耀祖,显赫家族罢了。”
公孙瓒目光变得柔和而坚定,继续说道:“而如今,经历了这么多挫折,我也算真正看清了自己。人活一世,要那么大权势干什么呢?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点什么,也算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了。”
李儒心中暗自思忖,从公孙瓒的神情和语气来看,这番话似乎并非作伪。但作为一名久历权谋斗争的谋士,他深知人心难测,公孙瓒如此表态,或许还有其他深意。
“将军有此等胸怀,实在令人敬佩。只是如今这天下局势复杂多变,袁绍势力日益壮大,难保他不会对并州有所图谋。即便将军无心争霸,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李儒缓缓说道,试图从局势的角度,再次触动公孙瓒的心思。
公孙瓒说道:“其实人心都是会变的。从师弟毫无芥蒂地帮我,给我一条退路,我就已感激不尽。没想到师弟辛苦打下的并州,就这样拱手让给我,我公孙瓒何德何能,能得师弟如此相待。我如今别无他想,只想替师弟守好这并州,日后师弟若是觉得不放心,我大可以拱手相让,留我公孙氏一个立足之地便是。”
李儒仔细观察着公孙瓒,见他言辞恳切,神色真诚,不像是在作伪。心思电转之下,李儒问道:“那依将军看,这天下未来谁能在其中脱颖而出?”
公孙瓒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天下诸侯我皆已相熟。若论胸怀、论气度,若论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着想,心存百姓,当然是首推师弟。说句心里话,现在师弟已经有了王霸之姿。若不是此番他执意要去草原走这一遭,又恰逢袁绍大军伐曹,他在其中定能摄取更多的权势。”
李儒暗暗点头,从公孙瓒的言语中,他能感觉到公孙瓒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并非刻意伪装。这也让李儒对公孙瓒的想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李儒眼中眸光闪动,心中一个想法如闪电般涌上心头,赶忙说道:“将军,既然您也看出日后这天下,我家大王(马超)成就霸业的机会极大。将军何不倾力相助,日后也好博个公侯世家的美名。”
公孙瓒微微一怔,说道:“怎么,先生觉得我在并州镇守还不够用心?”
李儒赶忙赔笑道:“非也非也,公孙将军您威名远扬,白马将军的名号早已传遍天下,怎能说不够用心呢。只是,将军您不该只窝在这并州之地。说实话,一时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既然您已认定我家大王日后会脱颖而出,您现在倾心相助,以我家大王的性子,日后又岂会亏待于您?这一点,您心里肯定清楚呀。”
公孙瓒轻叹一声,说道:“哎,话虽如此,可我毕竟曾是一方诸侯……”公孙瓒心中暗道:且不说马超会不会重用我,即便他愿意用我,他麾下那么多派系、将领,肯定也会心有忌惮。
李儒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说道:“将军难道还看不透吗?我此次前来,据我观察,令爱对大王也是倾心至极呀。有了这层关系,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将军若能与我家大王结成更紧密的关系,诸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若是令爱成为王妃的话,又岂会不重用将军?至于大王麾下将领,有这层关系,也定会对将军恭敬有加。”
公孙瓒听了李儒这番话,心中不禁一动。李儒提到的这层关系,确实是他之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女儿对马超的心意他并非毫无察觉,若真能借此与马超的势力紧密相连,似乎出兵相助曹操,进而与马超阵营深度合作,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此事重大,他仍需慎重考虑。
公孙瓒听了李儒这番话,心中不禁一动。李儒提到的这层关系,他又何尝不知女儿的心意。只是女儿毕竟曾经做过先帝的王妃,马超究竟会不会介意呢?公孙瓒面露忧虑,缓缓说道:“只是柔儿当年,哎,曾入皇室,师弟的心意我实在不知,若贸然提出,恐伤了师兄弟之情。”
李儒听闻,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一脸胸有成竹地说道:“只要将军有此心,一切包在我身上。到时候,必定让您达成所愿。”李儒心中暗自思忖:这白马将军虽说得好听,什么现在这般效忠是基于马超慷慨相送并州的感激。可时间一长,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滋生野心。不如趁早用这层关系把他紧紧拴住,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公孙瓒见李儒如此信誓旦旦,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几分,但仍有些迟疑不定。
《东汉不三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东汉不三国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