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天改命最强黄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 战前准备 夜袭匈奴大营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郡守府内,高顺正与戏忠、张晟、祁着静商议对策。

他们知道,面对南匈奴的精锐铁骑,天枢城的守军,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高顺沉着冷静,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必须确保天枢城的安危。

“诸位,南匈奴的铁骑虽然强大,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

高顺环视着在场的将领们,坚定地说道:“我们熟悉地形,城防坚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击退敌军。”

张晟等人,纷纷点头,他们知道戏忠所言非虚。

天枢城虽然兵力不足,但守军的士气和决心,却是不可小觑的力量。

“戏长史,骑兵在野外作战中依旧是最为适合的,但我们的步兵数量确实不足。”高顺皱着眉头说道,“而且,后勤和仆从等非战斗人员并未经过训练,这些兵力是否有些浪费?”

“高都尉所言极是。”

戏忠点头表示同意,随后好奇地看着高顺:“高都尉,是否有什么安排,不妨直言。”

高顺沉思片刻后说:“我曾在古籍中读到一种名为链枷的简易兵器,它是守城时的一大利器,但我未曾见过实物,也不清楚其具体用法。”

张晟有些疑惑的说道:“这种兵器我倒是见过,它是江湖中奇门兵器之一。就是不知道,他还能用来守城?”

戏忠颔首笑着说道:“链枷的确是守城的一大利器,其构造简单,但却极为实用。”

随后,戏忠为三人细细解释起来。

链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周天子要求“国人”履行兵役,但要求他们自行配备武器。

当时的链枷仅是一种农业工具,主要用于捶打谷物,使谷粒与谷壳分离。

由于在西周时期拥有正规兵器的“国人”数量极少,因此“国人”们只能手持镰刀或链枷与敌军作战。

尽管链枷在这一时期使用频率不低,但显然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旦有更好的冷兵器可用,作为农具的链枷,无疑会首先被淘汰出军队的武器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和军队制式武器的变革,链枷逐渐演变成一种守城兵器,专门用于攻击躲在城墙拐角或凹陷处的敌军。

链枷分为两节:下面一节长约六尺,通常为木制,用于手持;上面一节长度约有一尺半,有木制、铜制、铁制之分,更有甚者,会在端头镶嵌上铁球或铁蒺藜;两节之间用牛皮绳或者铁链连接,长度约为半尺。

使用时,守城者站在城头的女墙之后,只需扬起武器的一端,无需探头就能用弯曲的棍棒,攻击攻城的士兵。

即便攻城的士兵,手持盾牌,也无法有效的防备,比较合适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农家子弟。

“如此看来,链枷确实适合我们目前的状况。”

高顺若有所思地说道:“匈奴大军即将到来,若是我们能迅速制作一批链枷,或许能弥补我们步兵不足的劣势。”

祁着静点头表示赞同:“高都尉所言甚是。我们应立即工匠和民夫,按照戏长史所描述的样式,赶制一批链枷。

同时,我们组织辅兵,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让他们熟悉这种兵器的使用方法。”

“然而,我们应当为他们配备更多更厚的牛皮甲,因为匈奴人擅长使用弓箭,因此必要的防护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张晟眼中掠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城外设置一些简易的防御工事,例如木栅栏和陷马坑,以提高敌军攻城的难度。”

戏忠沉吟片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还可以收集城内的人畜粪便,制作金汤,以备不时之需。”

“好主意!”

高顺赞许道:“我们不仅要依靠武力,还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才能确保天枢城的安全。”

于是,众人迅速行动起来。

工匠们日夜赶制链枷,辅兵们在将领们的指导下,进行着紧张的训练。

而在城外,木栅栏、陷马坑等防御工事逐渐成形。

高顺站在城头,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面对即将到来的南匈奴铁骑,天枢城的守军虽然兵力不足,但凭借着团结一心和巧妙的策略,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正当高顺沉浸在感慨之中时,天际突然出现了一条黑线。

他凝神远望,意识到那是于夫罗带领的五万匈奴大军。

他们已经抵达天枢城外十里处,并开始安营扎寨。

张晟也登上城头,观察着匈奴的军队,低声向高顺提议:“高都尉,我们是否应该趁匈奴人立足未稳,出城进行偷袭?”

高顺审视了匈奴军营前,已经布阵的骑兵队形,以及在四周巡逻的斥候,摇了摇头回答:“于夫罗是经验丰富的战场老手,现在我们不宜轻举妄动。等到深夜,让王剑圣前去观察一番,看是否有可乘之机。”

张晟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点头同意。

随着夜幕的降临,匈奴人的营地已经布置完毕,但仍有数支巡逻队,在营寨周围警戒,甚至还有不少斥候盯着天枢城的一举一动。

但是高顺依旧是派出王越,前去观察一番,他就不信了,于夫罗真能防备的滴水不漏。

与此同时,徐晃所率领的援军,正迅速接近天枢城。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在深夜抵达了城北的一片密林。

徐晃在进行了一番潜伏观察后,立即派遣一名擅长潜伏的亲信,趁着夜色潜入城内,并成功与高顺建立了联系。

而此时的王越,也恰好侦察返回城内。

王越发现了一个关键之处,尽管匈奴人的巡逻监察看似严密,实际上却存在空隙。

特别是在匈奴大营的西面,既没有设置斥候,巡逻队也很少巡视此区域,这便为暗中偷袭,提供了可乘之机。

高顺与戏忠密谋之后,决定利用匈奴人防守的薄弱环节,发动一次突袭。

他们计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顺则率领城内骑兵从正面发起佯攻,以分散匈奴人的注意力;而徐晃率领的三千援军,则从西面突入敌营,不求多大杀伤,只有焚烧工程器械与粮草。

在夜色的掩护下,徐晃带领着精锐的骑兵部队,利用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成功避开了巡逻队,悄无声息地来到匈奴大营的西面。

与此同时,高顺也率领城内约有万余骑兵,从大营正面,列好阵型,准备佯攻匈奴大营。

由于高顺并未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踪,因此很快便被一名匈奴斥候发现。只见他迅速调转马头,一边向大营疾驰,一边大声呼喊:“敌袭!敌袭!”

然而未等他跑到大营门口,一支箭雨就稳稳的命中他的胸口,高顺收起弓箭,拿起长枪,大声呼喊道:“随我前去破门!”

随着高顺的呼喊,骑兵阵型中,出来约有百余骑兵,紧随高顺而去。

高顺来到,大营寨门外十步开外,将手中的油罐扔向大门处,百余骑兵也将油罐扔在门寨口附近。

随着“嘭”的一声,黄橙色的油脂,瞬间四散开来。

高顺扔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火焰瞬间腾起,将木制的寨门,吞噬在熊熊烈火之中。

守门的匈奴士兵见状,纷纷高呼:“走水了!走水了!”

突如其来的大火及叫喊声,让匈奴大营陷入一片慌乱之中。而巡逻队则是闻声赶来,急忙救火。

然而,在大火的烘烤下,木制的寨门,片刻间就被燃烧损坏,重重的砸在地上。

“兄弟们,随我冲啊!”

高顺见状,率领着万余骑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入匈奴大营。

“杀!”

高顺一声怒吼,长枪如游龙般在敌阵中穿梭,所到之处,匈奴士兵纷纷倒下。

他的部下们也毫不示弱,个个奋勇争先,刀光剑影中,敌军的防线逐渐崩溃。

被惊醒的于夫罗见状,急忙调集精锐部队前来围追堵截。

然而,高顺早已料到这一招,他迅速指挥手下分散开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不断穿插,使得匈奴的包围圈,始终无法形成。

而已然披坚执锐的于夫罗见状,亲率精锐骑兵,开始围堵高顺。然而,他并未料到,真正的威胁,正从西面悄然逼近。

徐晃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三千精骑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入匈奴大营。

他们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直插敌人心脏,目标直指攻城器械与粮草的囤积处。

负责守备的千余匈奴骑兵,尽管反应迅速,但在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仍然显得措手不及,很快便溃散。

与此同时,匈奴的主力部队正被高顺率领的万余骑兵牵制,无法及时回援。

在徐晃的指挥下,近三千骑兵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旋风,不断突进。他们所过之处,火光冲天,大量攻城器械被摧毁,就连粮草也被焚烧不少。

于夫罗见状,意识到形势危急,立即派出万夫长侗祥,带领数千骑兵前往救援。

徐晃见目的已经达到,便下令撤退,两千余骑兵迅速沿原路返回,路上正好遇见堵截的一队匈奴骑兵。

徐晃见状,带着两千余骑兵,如同鬼魅一般,来去无踪,让试图围追堵截的匈奴骑兵,难以捉摸其动向,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徐晃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这队匈奴骑兵本来还想出营追击徐晃,然而,却被万夫长侗祥及时喝止,因为还有比追击徐晃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救火!

喜欢逆天改命最强黄巾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逆天改命最强黄巾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