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天改命最强黄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章 听闻消息 反应各异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汉光五年的秋天,不知不觉间已经悄然降临。

在这个本应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一则震惊天下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大汉:河东卫家惨遭灭门,世代积累的财富也随之化为乌有。

面对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愤怒者有之,同情者有之,惋惜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也有之。

远在京都洛阳的卫权,凝视着卫昭亲笔书写的信件,心中既愤慨又充满了失望。

作为朝廷中枢的一员,卫权对当前的局势,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因此,他早已警告过,卫家正逐渐走向衰落,绝不能再自视过高。他一再强调,鉴于如今世道的动荡不安,行事必须格外谨慎。

然而,卫昭的为人处世,依旧显得傲慢,卫家的子弟们,也总是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似乎总是居高临下。

以谦谦君子自居的卫权,自然是极为不满,甚至有些厌恶。

不过,尽管再怎么不满,毕竟他是出自河东卫家,他还做不到撒手不管。卫权忍住内心的波动,开始写起奏章了。

与此同时,陈留的卫家家主卫兹,也得知了河东卫家遭遇灭门惨案的消息。

他与卫权持有相同看法,认为此惨案,大抵是卫昭自找麻烦,同时内心对卫昭也抱有一丝同情。

然而,对于卫昭的求援请求,卫兹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热情。

自百余年前卫家内部出现分歧,卫兹的祖先愤然离开,迁至陈留,从此陈留卫家便自成一脉。

在通常情况下,卫兹或许愿意提供一些帮助,但在此刻,他却无法给予太多支援。

能够无声无息地消灭河东卫家的势力,必定是某个强大的地方势力,他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轻易去招惹。

再退一步说,若非走投无路,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迁往他处呢?

卫昭或许忘记了,但卫兹绝不会忘记。即便卫兹能够不计前嫌,陈留卫家的族老们也绝不会同意。

如今的陈留卫家,是卫兹无数先辈忍辱负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财富和地位,绝不会为了并不友善的河东卫家而轻易冒险。

次日一大早,卫权的奏章,就被送到天子刘宏的案头。

刘宏手执卫权的奏章,眉头紧锁。

奏章中,卫权言辞恳切,表达了对家族不幸的愤懑不甘,恳请天子能念及卫家往昔功勋,给予一定的抚恤与庇护,并能下旨彻查此事,还河东卫家一个公道。

刘宏看着奏章,心中五味杂陈,思绪也变得杂乱起来。

卫家,这个显赫一时的世家大族,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他感慨万千。不过,感慨之余,内心竟然有一丝的窃喜。

河东郡由于有卫家,导致政令不通,他曾派遣数位郡守,皆是被卫家挤兑而不得不调任,甚至有一位郡守,直接辞官告老还乡。

这如何不让刘宏震怒,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他深知自己不能仅凭一己之情感行事,更需考虑朝局稳定与各方势力的平衡。

故此,刘宏也只能忍着恶心,将情绪暗暗压在心头。如今卫家终究是自食恶果,他没笑出声音,已是极限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他是一国之君,不能落人话柄。他轻轻放下奏章,召来了心腹宦官张让,询问其对卫家之事的看法。

张让深知刘宏心思,便趁机进言:“陛下,卫家之事,确为可惜。但世事无常,兴衰更替,乃天道循环。

如今之计,陛下不如借此机会,彰显皇恩浩荡,对卫家给予适当抚恤。

同时责令河东郡郡守王邑尽力查办此案,并要求各级官府加强防务,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宏听后,觉得颇有道理,便依言而行。

他下旨赐给卫昭些许金银珠宝,以示皇恩浩荡。同时,他下旨让王邑彻查卫家惨案,给卫家一个交代。

刘宏还下旨,要求各地官府加强防备,并派遣使者前往各地,查探是否有地方势力意图图谋不轨。

然而,刘宏的这番举动,并未能平息朝野上下的议论。

有人称赞他仁德宽厚,有人则批评他软弱无能,未能严惩凶手。

而卫家的衰败,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大汉王朝内部的种种矛盾与危机。

卫权在得知天子对此事的处理后,内心并未掀起任何波澜,他早就料到了。

之所以,还会递上奏章,那是因为作为卫家一员应尽的责任,也是为臣的本分而已,更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罢了。

作为尚书省右丞,他深知天子对世家的真实看法,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易。若再提出额外要求,除了激怒天子,已然别无他用。

而在柳高城的张泛,早已得知卫家的遭遇,心中也在揣测,究竟是谁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劫掠河东卫家。

直到收到戏忠的亲笔信,张泛才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他不得不对夫罗的狠辣手段表示佩服,即便是面对雇主,也毫不留情。这让张泛对南匈奴等异族的凶残,有了新的认识。

假设高顺等人,未能抵御住夫罗的进攻,导致天枢城沦陷,张家的下场,恐怕不会比河东卫家好到哪里去。

而管亥,真不愧被后世誉为黄巾军第一大将,敢想敢做,仅凭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兵,就敢伏击三千匈奴骑兵,并且取得了胜利。

一想到那大量的金银珠宝,张泛也不禁笑了起来。

至于心怀愧疚,或是归还给河东卫家,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他只是劫掠了匈奴人,而非直接对卫家下手。再说了,到手的财物,怎能轻易拱手让人?

再者,河东卫家也是咎由自取,竟然联合其他家族,暗中哄抬物价,导致张泛在短短半个月内,多花费了万余两白银。

据戏忠所言,今年并州各地的收成并不理想,只有往年的七成不到。

若非卫家遭遇劫难,那么该感到忧虑的就该是张泛了。

在当前的形势下,流民只会越来越多,而志在发展壮大的张泛,自然不会错过收拢流民的机会。因此,粮草是他最大的隐患,也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原本张泛也有些发愁,粮草缺口实在是太大了,而经过筑城和连番的攻伐,张泛手中其实也并无多余的钱财了。

如今,这价值巨大的金银珠宝在手,那就大大缓解了张泛的窘境。手中有钱,那就能买到粮草。

毕竟,乱世未至,天下间,还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粮草的重要性。那么张泛就必须趁机大肆购买粮草,俗话说得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而作为大汉第一豪商的无极甄家,手中握有数万顷粮田,背后又有天下产粮大州的支持,俨然是一个巨大的粮仓,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不过,尽管时局动荡,张泛自然不能强取豪夺,那只能选择购买。

张泛思忖至此,认为是时候终止与上谷乌桓的谈判,以便腾出时间前往无极甄家,商讨购买粮草等事宜。

若能达成长期合作,那自然是最佳结果;即便不能,也应尽可能多地购买粮草。

张家与甄家之间本就存在商业往来,按理说,此次谈判应当不难成功。

此外,张泛已久未见到甄姜,回忆起她那迷人的美貌、妖娆的身姿和清冷的气质,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不禁感到一丝心动。

毕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乃是他前生今生最大的梦想了。

美若甄姜之人,张泛岂能错过?

喜欢逆天改命最强黄巾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逆天改命最强黄巾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