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4章 被偷走的人生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京城纪委大楼的玻璃幕墙映着灰蒙蒙的天,周志高站在十二楼的窗前,手里捏着份举报材料。

封面上“山省副省长孔圣言涉嫌冒名顶替”几个字,被红笔圈了三个圈,像三记沉重的惊叹号。

“周部长,刘群已经在会客室等了半小时。”老郑捧着保温杯进来,杯盖碰撞的脆响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这企业家够意思,昨天刚在山省开完会,今天一早就带着证据飞过来了。”

“据说孔圣言的弟弟昨天还在他公司门口堵门,放话说‘三天内不交出股权,就让你在山省待不下去’。”

周志高翻过举报材料的最后一页,附着张泛黄的准考证。照片上的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眼神亮得像星星,右下角的签名“刘群”两个字,笔画里透着股不服输的倔强。

“三十年了,”他轻声说,“从省状元被顶替到百亿老总,这中间的路怕是比蜀道还难。”

会客室的门推开时,刘群正盯着墙上的“为人民服务”匾额出神。

他穿着手工定制的西装,腕上的百达翡丽表链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可鬓角的白发和指节上的老茧,还是暴露了岁月的痕迹。看见周志高进来,他猛地站起来,椅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周部长。”刘群的声音有些沙哑,递过来个牛皮纸袋,“这里面是我找了十年的证据,从乡中学的学籍卡到帝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每一样都能证明,现在的山省副省长孔圣言,本该是我的名字。”

周志高抽出里面的成绩单,1993年的高考成绩单上,刘群的名字后面赫然写着“715分”,备注栏里标着“山省理科状元”。

而另一张帝京大学的报到证上,照片换成了孔圣言那张胖圆脸,名字却依旧是“刘群”。

“他用我的名字读了四年大学。”刘群的手指在报到证上狠狠戳着,“我呢?被孔家扣了顶‘破坏高考纪律’的帽子,在砖窑厂搬了三年砖。”

“等我出来想复读,所有学校都不收我,孔家早就打点好了,说我是‘劣迹考生’。”

窗外的风突然变大,卷起地上的落叶撞在玻璃上,像无数只手在拍打。

刘群从包里掏出个旧铝制饭盒,打开时里面装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泛黄的纸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

“这是我在砖窑厂偷偷写的。”他的声音突然哽咽,“那时候白天搬砖,晚上就着煤油灯自学。有次被工头发现,把我的书全烧了,我抱着这饭盒哭了整整一夜——这里面记着我最后的念想。”

周志高捏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被汗水浸得发皱,却依旧工整。最后一行写着“若有朝一日能平反,必建百所希望小学”,落款是1995年深冬。

“你后来怎么创业的?”他轻声问。

“从修自行车起步。”刘群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股辛酸,“攒了三年钱开了家五金店,又用十年做到全省连锁。”

“去年我的集团上市那天,我去了趟当年的砖窑厂,现在那儿改成了物流园。站在曾经烧我书的地方,我突然想通了,我挣再多钱,也换不回被偷走的那四年。”

他突然前倾身体,眼里的血丝像蛛网般蔓延:“可孔圣言不满足!他弟弟孔圣明开的皮包公司,想以三分之一的价格收购我的新能源项目。”

“我不答应,他们就查我的税务,封我的工厂,甚至在网上造谣说我‘发家靠的是当年偷卖国家机密’!”

老郑推门进来,手里的平板上正播放着段视频。

孔圣言在山省两会的分组讨论上,拍着桌子说“某些企业家发家不忘带歪路,必须依法整治”,镜头扫过他胸前的党徽,闪得人眼疼。

“这是昨天刚发的新闻。”老郑的声音里带着嘲讽,“他还说要‘净化山省的营商环境’,合着就是把你的企业净化到他弟弟手里。”

周志高翻到举报材料的附件,里面有份孔圣言的干部履历。

“帝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他念着上面的字,“毕业后历任山省发改委科员、副主任、主任,2020年任副省长,这路走得够顺的。”

履历的最后附着张家庭关系表,父亲孔令辉的名字被红笔标了出来,旁边写着“曾任山省教育厅厅长”。

“他爸当年是教育厅厅长。”刘群的声音冷得像冰,“我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孔令辉带着公安来我家,说我‘顶替他人身份参加高考’。”

“我妈当场就气晕了,我爸去找他们理论,被打成脑震荡,躺了半年床。等我从砖窑厂出来,我妈已经不在了,她到死都以为我真的犯了错。”

会客室的空调突然停了,闷热的空气里,刘群的手机响了。

他接电话时,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什么?工厂又被查封了?理由是‘环保不达标’?告诉他们,昨天刚通过的环评!……好,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他捏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孔圣言的动作真快。我前脚到京城,他后脚就动手了。”他突然站起来,往门外走,“周部长,要是您觉得这案子难查,我……”

“坐下。”周志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以为纪委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他把份文件推过去,是孔圣言在帝京大学的成绩单,“你看看这个,高等数学三次补考,法律基础差点挂科——这就是当年的‘省状元’?”

刘群的眼睛突然亮了:“我就知道!我当年的数学是满分!他一个连三角函数都分不清的货,怎么可能考715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周志高翻到下一页,是份体检报告,“孔圣言有严重的红绿色盲,可你的档案里写着‘色觉正常’。”

“1994年帝京大学组织义务献血,他让同学替的——因为你是A型血,他是o型。”

老郑突然笑出声:“这可真是偷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要是知道三十年后会被血型出卖,当年怕是得把医院的血库都换了。”

周志高没笑,只是拿起电话:“让技术科去山省档案馆,调1993年的高考档案,重点查体检表和试卷笔迹。”

“另外,联系帝京大学,要法律系93级的所有考试试卷,特别是高数和法律基础。”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刘群,你知道为啥孔圣言非要搞你的新能源项目吗?”他点开份内部文件,“山省正在申报国家级新能源基地,这个项目要是落在他弟弟手里,明年他进常委的把握就大了。”

刘群的拳头猛地砸在桌上,咖啡杯震得跳起来:“我就说他怎么突然对个小项目上心!原来是想踩着我的尸骨往上爬!”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U盘,“这里有他弟弟孔圣明在KtV的录音,说‘我哥在省里一句话,就能让刘群变成穷光蛋’。”

录音里的醉话混着重金属音乐,孔圣明的声音格外刺耳:“那老东西当年就该在砖窑厂累死!还敢跟我哥抢?他不知道我哥现在是副省长?别说收他的公司,就算让他蹲大牢,也就是我哥一句话的事!”

周志高把录音笔放在桌上,红色的录音键亮得像只眼睛:“孔圣言可能忘了,现在不是三十年前。他爸当年能一手遮天,不代表他现在也能。”他突然想起什么,“你当年的班主任还在吗?”

“在。”刘群的声音低了下去,“王老师去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大部分事情都忘了,就记得1993年的夏天,她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在孔家门口跪了三天三夜。”

周志高拿起外套:“去山省。”他对着老郑说,“通知办公厅,就说我去山省调研营商环境,让孔圣言准备汇报材料——重点是新能源产业。”

电梯下行时,刘群看着反光镜里的自己,突然轻声说:“其实我早就不在乎什么状元身份了。我就是想让我妈在天之灵看看,当年那个被污蔑的儿子,没给她丢人。”

周志高拍了拍他的肩膀,电梯门打开的瞬间,外面的阳光突然冲破云层,在地上投下道长长的光带。“会的。”他说,“不仅要让她看见,还要让所有人都看见,被偷走的人生,可以找回来,被践踏的正义,终将得伸张。”

山省省政府的会议室里,孔圣言正对着镜子整理领带。他刚接到通知,周志高明天要来调研,特意让秘书把新能源项目的材料改了八遍。

手机响时,他看了眼来电显示,皱着眉接起来:“圣明,我说过别在这时候给我打电话……什么?他去了京城?找的谁?”

电话那头的声音越来越急,孔圣言的脸色一点点变得惨白。

他挂了电话,突然抓起桌上的茶杯往地上砸,骨瓷碎片溅到“清正廉洁”的桌牌上,像朵绽开的黑花。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圣言望着办公桌上那张全家福,照片里的他穿着帝京大学的校服,笑得意气风发。那是他偷来的人生里,最得意的时刻。

可他不知道,几十年的谎言,即将在明天的阳光下,碎得片甲不留。

周志高的专机降落在山省机场时,夜色正浓。

舷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像片铺展开的星海。

他想起刘群说的那句话:“我建希望小学,就是想让每个孩子都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但首先,命运不能被偷走。”

老郑递过来份刚收到的文件,是技术科发来的笔迹鉴定初步结果。

“1993年的高考试卷和孔圣言大学期间的作业,笔迹重合度不到30%。”他的声音里带着兴奋,“更绝的是,我们在帝京大学的档案馆找到了份当年的勤工俭学记录,上面有‘刘群’的签名,跟孔圣言现在的签名,像得不能再像。”

周志高捏着那份鉴定报告,指尖在“孔圣言涉嫌伪造身份”几个字上反复摩挲。

远处的城市渐渐沉入梦乡,而一场关于正义与谎言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知道,明天的山省,注定不会平静!

喜欢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